在我的印象中,山里人应该是纯朴、善良、正直 ,具有豁达的个性和宽广的胸怀,他们从不计较眼前的利益的。但相处半个多学期来,丕地两位工友给我的印象截然不同,从她们身上看不到这些朴实的品质,称她们为“小肚鸡肠,见利忘义”都不为过。 最初接触她们时,感觉到她们挺热情的,虽然不太会说普通话,但用壮话和我们叽哩呱啦地聊当地的风俗人情,还说这里的鱼多,自家酿的酒好、香,酿出来都不够卖等等。我和潘老师听后,心里直痒痒的,感觉这样的酒难得,有一种想买的冲动。于是,潘老师就对丕地工友说下次酿时,多酿一点,她想买二十斤左右回家给老人。可是刚过几天,竟然听到这里老师说,如果她买肯定后悔,酒不但不香不醇,而且酿酒的米饭是她从学校拿回的学生的剩饭,洗过后晒在自家楼顶上干后才发酵成酒的,这点有老师亲自目睹过,不是乱吹的。我们听后,大吃一惊,也感觉有点不可思议,下决心不买了,但又找不出更好的理由拒绝。她知道潘老师不买后,心生怨气,在背后找她的茬,有一次竟然告到校长那说:”一年级是不是因为换老师问题,现在班级管理,学生学习习惯太不如前了。”言外之意是说潘老师管理不好,对工作不够积极。(她的外甥在一年级就读)。害得潘老师被校长凭着酒壮胆乱批了一顿,挺冤的。还有一次,我要买她的香蕉一事,差点重蹈覆辙。唉,就是知人知面不知心,就为一点酒卖不出去而小题大作,真是“小肚鸡肠,见利忘义”啊!我们真是惹不起,还躲不起吗? 今天又发生一件让我们大跌眼镜的事情,更让我们在心里对她们的为人大打折扣。中午吃饭时,在闲聊中,有好个学生对平时她们分饭菜,饭堂清洁抱有不满,向我们说出了她们的心声,认为她们分得不公平,石排学生分得多,其他学生得少。饭堂工作不讲卫生,饭菜里经常发现有苍绳,头发。她们都觉得恶心,吃不下,宁可倒掉去买零食充饥。听到学生这样说,我们心里觉得过意不去,就在饭桌上随意一说有学生这样反应,原以为她们能够乐于接受,以后改进。没想到,晚饭时,石排工友竟然一路怒气冲冲吼到女生宿舍门前:“谁跟支教老师说分菜不公平的?哪个说哪个就去分,或者叫你们老师去分也行。”表面上是对学生吼,我们知道她是说给我们听的,给我们和学生一个下马威,搞得学生人心惶惶,都相互猜疑是谁说的。饭堂走廊外,学生排成两排长长队伍都没人去分菜。有些学生着急向我们求救,我们告诉她们找副校长,事情才得到解决。 舍得舍得 ,有舍才有得。做人不应该只看见眼前一点利益而斤斤计较,应该为长远利益着想。做人应该坦坦荡荡,你敬人一分,别人才会敬你十分,这样的人生才过得舒坦。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