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关于人际关系的哲学:【美】卡尔·罗杰斯《论人的成长》

 行知了 2015-05-22

我特别容易太过狂热。另外还有一件事情我想在这里提及。这个想法首先来自于李奥·泰勒,她在私人信件中指出,我的一些想法和行为看来起来像是连接东西方思想的桥梁。这是个令人惊奇的观点,但是我发现,最近我很欣赏一些佛学和禅宗的内容,特别是老子的一些话。老子是约2500 年前中国的一名智者。让我引用几行他的话,这些话引起了我的高度共鸣:

致虚极,守静笃,万物并作,吾以观复。夫物芸芸,各归其根。

一句话将我最喜欢的两个思想家结合了起来。马丁·布伯努力解释道家的“无为”思想,无为是整体的行动,但是最有效的是顺其自然的状态,所以经常被称为(无为),听起来有点让人误解。布伯这样解释这个概念:

对生命中的事物施加干预,意味着同时伤害它们和自己……突出自己的人拥有微小且显著的力量,不突出自己的人拥有强大且神秘的力量……

完美的人……不会干涉生命中的个体,他不会将自己强加于其上,但是他会“帮助所有生命获得自由”。通过他的合一,他也带领大家达到合一,他解放了万事万物的本性和命运,也将其中的“道”解放。



我想,我对人们所做的努力,也是越来越朝向解放“他们的本性和命运”这个目标。如果有人寻找一个高效的团体促进者,那么他需要进一步看看老子的思想:

最好的领导,是人们很少知道他的存在,人们服从和称赞的领导次之,人们鄙视的领导更次……好的领导,说得很少,当工作做完,目标就实现了,他们总会说:“这事儿我们自己做。”(宾纳,1962

但是我最喜欢的句子,总结了我深层的理念,出自老子:

如果我不干预他人,他们会关心自己,

如果我不指挥他人,他们会自己行动,

如果我不教育他人,他们会自己进步,

如果我不强求他人,他们会成为自己。 (弗里德曼,1972

我承认,上述引句过于简化,但是对我来说,它包含了一些真理,而这些真理却是我们西方文化还没有给予重视的。



结 论

我相信,我已经清楚地讲述了这些年来自己信念变化的漫长道路。早些时候,我认为:这个人是个彻底的坏人;专业上看,这个人最好被看成物品;只有通过专业知识才能给予帮助;专家可以建议、操作和改变个体,使其产生期望的结果。

相反地,让我总结一下我现在的观点,这些观点是我想一直引以为生的。就如我已经说明的,我经常不能从这些学到的信念中汲取经验教训,很多时候是小的方面,有时候也会犯大错。我会将学到的观点一一列出,不是按照我学习的顺序,而是以一种更加自然的顺序来呈现。

我开始珍惜自己经历所展现的方方面面。我珍惜生气、温柔、羞愧、受伤、爱、焦虑、给予和害怕等各种情感——各种突然出现的正面的或者负面的反应。我会珍惜涌现的各种想法——愚蠢的、有创意的、怪异的、明智的、琐碎的。我喜欢各种行为冲动——恰当的、疯狂的、成就取向的、性欲的、凶残的。我希望接受所有这些情感、想法和冲动作为自我丰富的一部分。我不期望按照所有这些行事,但是当我全部接受它们,我能变得更加真实;因此,我的行为会在当下的环境下更加合适。

基于我的经验,我已经发现,如果我能够引发一种真诚、珍视以及理解的氛围,那么就会发生令人兴奋的事情。在这种氛围中的个体和团体,会由刻板变得更加灵活,远离静止的生活而朝向流动的生活,远离依赖而朝向自主,远离防御而朝向自我接受,远离可预测而朝向出乎意料的创造性。他们是自我实现倾向的活生生的证据。


我已经明白,在任何有意义的或者持续的关系中,持续的感情应该被表达出来。如果它们作为属于我自己的感情被表达出来,那么结果可能会有短暂的失望,不过最终会比拒绝感情或者隐藏起来更加有益。

我发现对我来说,人际关系最好以一种节奏存在:开放和表达,然后同化;流动和变化,然后得到暂时的安静;冒险和焦虑,然后得到暂时的安全感。我不会留在一个持续的会心小组中。

对我来说,彻底的开放比防御受益更多。但这一点很难实现,即使是部分实现也很难,不过对一段关系来说,是巨大的充实。

对我来说,与真实经验的质朴保持亲近是非常有必要的。我不能生活在抽象中。所以,与人们的真实关系、插入土壤中的脏手、对花朵的观察,或是欣赏日落,是我生活的必需品。至少,有一只脚需要站在现实的土壤中。

我喜欢生活的大部分时间朝向外部世界。我珍惜那些自我内省的时光——探索自己、冥想和思考。不过这必须通过其他事情来平衡——与人交流、创造(无论是种一朵花,或是写一本书,甚至是制造一件木器)。

最后,我有一个观点,虽然只是个假设:此书中写到的、我参与形成的这个关于人际关系的哲学,可以应用于任何关于人的领域中。我相信它可以用于治疗、婚姻,适用于父母和儿童、老师和学生,适用于地位高的人,也适用于地位低的人,适用于不同种族的人之间的关系。我甚至很大胆地认为,这在原始力量掌控的条件下也同样有效——比如在政治中,特别是在与其他种族的关系上。我用尽全力挑战当今的美国信念,“强权就是公理”——这一点在我们的对外政策中展露无遗,在我们不明智的战争中表达得更是淋漓尽致。按照我的估计,这是一条自我毁灭的道路。我赞同马丁·布伯,还有古老的东方智者所说的:“对生命中的事物施加干预意味着同时伤害它们和自己,突出自己的人拥有微小且显著的力量,不突出自己的人拥有强大且神秘的力量。”


书 名:《论人的成长》

作 者:卡尔·罗杰斯(1902—1987),美国著名心理学家、人本主义心理学的理论家和发起者、心理治疗家,被誉为“人本主义心理学之父”。他从事心理咨询和治疗的实践与研究,并因“以当事人为中心”的心理治疗方法而驰名。他曾当选为美国心理学会主席,也曾担任临床和变态心理学分会主席,1956年获美国心理学会颁发的杰出科学贡献奖。

翻 译:石孟磊 邹 丹 张瑶瑶

图书责编:张瑶瑶 于 彬

书 系:“世图心理”大师彩虹书系006

出版社:世界图书出版公司2015年1月出版

鸣 谢:世界图书出版公司心理学编辑部提供书稿。

世界图书出版公司是中宣部直属的中国出版集团成员单位,也是中国出版界唯一一家下设北京、广州、上海、西安四家分公司的跨地域、集约经营型出版公司。世界图书出版公司以“把世界介绍给中国,把中国介绍给世界”为理念,定位于专业出版与专业教育出版,海外权威购权与自主选题出版同时进行,形成购权影印原版专业期刊与图书,各语种学习、心理学、对外汉语、人文社科系列图书、多媒体音像电子产品等六大品牌发展板块。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