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如何提高学生历史记忆能力

 mxb08 2015-05-22

如何提高学生历史记忆能力


提高历史教学水平,记忆力是非常重要的一环。初中历史古代史内容纷繁庞杂,史实浩如烟海。时间、地点、人物、事件、概念纵横交错,学生往往感到难记。怎样才能提高学生的记忆力呢?

一、趣味记忆法。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在历史教学中,学生对知识感兴趣,注意力就能集中,集中就能提高教学水平;另:有趣味的知识学生印象较深刻,记得也牢。因此,可根据七年级的学生特点,教学时联系教材内容,采用讲述历史故事,引用诗词对联,编成谜语或用谐音等方法,使学生产生一种新奇的感觉,以引起学生的兴趣,来提高记忆效果。如讲赤壁之战时,朗诵苏轼的《赤壁怀古》等诗篇引起学生的兴趣,这样做能起到良好的效果。

二、串线记忆法。

通过串线,使同一类型的历史事件或同一人物在不同时期的活动,按历史发展的线索,呈现于学生面前,便于学生理解和巩固。

三、歌诀记忆法。

历史年代、历史朝代、政权名称或某一朝代的封建帝王等,用一般方法学生很难记住,有的则可编成歌诀的形式以加快记忆。如:记战国七雄各国的方位可编为:“齐楚秦燕赵魏韩,东南西北到中间”。

四、归类记忆法。

整理、归类历史知识,可使知识条理化、系统化,不仅便于学生记忆,而且还能培养学生的归纳能力。例如,在讲中国古代文化内容时,可按数学、农学、地理学、书法、绘画、雕刻、科技著作等线索归类。通过归类,对学生巩固知识能起到事半功倍的作用。

五、规律记忆法。

历史发展有其规律性。提示历史发展的规律,能为预示未来发展的方向提供借鉴,能帮助学生形成历史唯物主义的立场、观点和方法。例如,讲新课前我都要求学生重视其目录,明确课本内容中的社会发展规律。另外,重大历史事件,我们都可以从背景、经过、结果、影响等方面进行分析比较,找出规律。

六、理解记忆法。

在帮助学生巩固知识的过程中,要使他们在理解的基础上加以记忆,在记忆的过程中加深理解 ,这不仅有利于掌握历史基础知识,而且有利于学生能力的培养,克服死记硬背的弊端。

七、比较记忆法。

有比较,才有鉴别。所谓比较,就是对性质相同或相似的历史事件进行对比,找出异同,然后对不同的内容进行记忆,对相同的内容联合记忆;或将容易混淆的部分列出来进行对比记忆。通过对比搞清不同问题之间的相互区别和联系。这样既便于理解,又便于记忆。

八、重复记忆法。

孔子曰:“温故而知新”。复习是巩固知识的重要手段之一。教学时,教师应该:第一,在课堂中指导学生抓重点,攻难点,反复强调历史诸因素。创造各种条件,让时间、地点、人物、事件的内容、性质、意义、因果等要素牢牢地印在学生脑海中。第二,课后练,要求学生能用自己的语言简要叙述课堂所学的内容,完整地回答课后面的问题及教师根据教材内容所提出的问题。第三,单元练,即对学生进行单元复习,对部分教材内容进行重点练习。使学生进一步加深对教材的理解,巩固所学的知识。第四,综合练,就是某一断代史教学结束后对学生进行综合复习和训练。目的是使学生了解历史发展的基本线索,把所学知识分类归纳、比较、分析并运用历史唯物主义的观点对重要的历史事件和历史人物进行分析评价,进一步增强学生的记忆、表达、观察、分析问题的能力。

九、多渠道记忆法。

该方法是指利用多种感官通道进行合作记忆。实践告诉我们,学习时若只有一种感官器官单通道地记忆,效果远不如多种感官协调参与记得好。有人做过统计:人从视觉获得的知识能记住25﹪,从听觉获得的知识能记住15﹪,而若把二者结合起来能记住65﹪。所以学习时除了眼看、耳听、脑子想外,还应动口、动手,以增强记忆效果。



总之,帮助学生记忆的方法很多,教学时应该灵活运用,决不能千人一面、千篇一律,目标只有一个,那就是让每一个学生都以最便捷的方法理解、巩固所学的知识,提高教学质量。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