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转载]史上最残暴的刽子手

 文化龙乡 2015-05-22


    后人对历史上的每位皇帝评价都不一样,如李世民被人称为明君;李煜虽软弱,但是个绝好的诗人;明武宗朱厚照则是个不折不扣的流氓,而朱厚照的祖祖太爷朱元璋不但是明朝的开国皇帝,而且还是个残暴十足,特别血腥的刽子手。

    朱元璋出身贫寒,生于乱世,曾在小寺庙里当过专职和尚,放过牛,发家的过程中,没靠过关系,没走过后门,全靠自己聪明能干,才成就了帝业。

    登基之后,朱元璋励精图治,将国家治理得有条不紊,百姓安居乐业,如果仅仅是这样的话,朱元璋无疑会像刘德华刘天王一样,拥有不少的粉丝。

    但是,实际情况并不如此,朱元璋的努力与后人的评价完全不成正比,直到今天,人们谈起朱元璋,仍然感到他是一个残暴的,十分可恨的人,为什么会这样呢?

 

两个冤死鬼

   

    公元1368年,朱元璋登基,此后,他逐渐感觉到自己的左右丞相是个威胁,一旦左右丞相专权,那么后果就非常严重。正是在这样的考虑之下,朱元璋先后杀死了左丞相杨宪、右丞相汪广洋。

    汪广洋之前和胡惟庸同任右丞相,后来朱元璋以“汪广洋无能”为由,将他贬到了广东。但是汪广洋一离职,胡惟庸的势力便大大增强,这让朱元璋很是担心。

    当然,汪广洋被贬职之后,心里也憋着一口闷气,于是他暗中收集以前的左丞相李善长的罪行,然后向朱元璋汇报。

    朱元璋正想把汪广洋再调回来,此时恰巧汪广洋来举报李善长,这正中朱元璋的下怀,于是他又将汪广洋提升为右丞相,这样就可以牵制胡惟庸了。

    朱元璋是这样考虑的,但人算不如天算,汪广洋这家伙重新当上右丞相之后,整天喝酒,游乐,根本就起不到牵制胡惟庸的作用,反而事事从当老好人。朱元璋再也看不下去了,就找了个借口,把汪广洋贬到了广南地区,这样还不解恨,于是又派人去杀死了汪广洋。

 

撞到枪口上的人

 

[转载]史上最残暴的刽子手

胡惟庸

 

    汪广洋刚刚被杀死仅仅一个多月,胡惟庸的大祸就临头了。

    胡惟庸是个很有野心的人,随着自己的权力越来越大,开始强悍起来,他随便决定官员的职位升降。一些给他走后门送礼的地方官,他便随意提拔。而送给朱元璋的一些奏章先得他来过目,当看到一些对自己不利的奏折时,他就私自扣押了。

    胡惟庸知道大将军徐达对他不满,于是就在朱元璋面前说徐达的坏话,同时还收买了徐达家的一个看门人,让他杀死徐达。这个看门人做人比较厚道,不但没杀徐达,而且还揭发了胡惟庸的阴谋。

    胡惟庸的野心越来越膨胀,他勾结朝中要人,企图谋反,但这一切都被朱元璋看在眼里。

    1380年的一天,有人向朱元璋汇报,说胡惟庸要勾结当时的大日本帝国,蓄意谋反,准备在宴会上派人杀死他。

    朱元璋听后大吃一惊,赶忙下令杀死胡惟庸,并诛灭三族。

    杀死胡惟庸之后,朱元璋杀戒大开,此后对周围的众多功臣、老友伸出了血淋淋的杀手。

    1390年,朱元璋忽然神经兮兮地对身边的重臣说,他又发现已经死去的胡惟庸,有了新的同党,他们又有新的阴谋,想要篡权夺位。随后,朱元璋命人在全国展开大规模的围捕,一共杀死有两万多人,这次,就连朱元璋最为尊敬的开国元老,当时已77岁的丞相李善长,也没有幸免于难。

    胡惟庸事件后,朱元璋的大屠杀停止了一段时间。此时,许多人正跟着命运的脚步走向朱元璋,走向死亡。

    蓝玉是开平王常遇春的内弟,作战英勇,而且很有头脑。公元1381年,蓝玉升为大将军,然而,常言道“祸兮福之所倚,福兮祸之所伏”,蓝玉升职并没有给他带来好运气,反而,杀身大祸正在等着他。

    1393年,有人向朱元璋告发,说蓝玉要造反,试图发动叛变。朱元璋闻言马上命人逮捕了蓝玉。在监狱中,蓝玉受尽严刑拷打,牢头狱霸更是对他狠下毒手,无奈之下,蓝玉承认了自己谋反的罪名,最后被人千刀万剐,像肢解动物一样杀死。

    蓝玉死后,他的口供成为阎王殿中的生死薄,一万五千多人受蓝玉牵连,被杀死;即使已经死去,但口供中提及的人,朱元璋仍然不放过,命人刨坟掘墓,并让他们的后代子孙抵罪。

 

捅朋友一刀

 

[转载]史上最残暴的刽子手[转载]史上最残暴的刽子手[转载]史上最残暴的刽子手[转载]史上最残暴的刽子手

伴君如伴虎,臣子们的生死均悬于一线间

 

    朱元璋在胡蓝党狱中屠杀了很多他曾经的老朋友,这些人年轻的时候同朱元璋出生入死,而当一切都功成名就之时,却惨遭朱元璋的毒手。

    朱元璋大儿子的老师宋濂在朝中德高望重,朱元璋一直尊称他为“圣人”。宋濂学识渊博,非常有才,朱元璋登基后的第二年就让他主编了《元史》。

    后来,宋濂见朱元璋残忍凶暴,就以年纪大了,不能再从政了的名义告老还乡。然而,这并不能逃避灾难,因为他的大孙子宋慎卷入了胡惟庸的案子中,所以朱元璋冷血无情地将年老体衰的宋濂和他的家人发放到四川的山区。

    在去往四川的途中,宋濂伤心绝望,再加上长途奔袭,最终病死在重庆境内。

    与宋濂的病死相比,大臣李仕鲁的死更有戏剧效果。

    一日,在朱元璋上朝的时候,李仕鲁感到跟着朱元璋很恐怖,不想再在朱元璋的手下当官了,于是坚决请求辞职。

    朱元璋一听李仕鲁要辞职,非常生气,就说是李仕鲁看不起他,于是让几个武士将李仕鲁高高举起,然后把他摔到大雄宝殿的台阶下,活活摔死。

    在所有与朱元璋同甘苦,共患难的老友中,只有三个人保全生命,即常遇春、汤和、徐达。

    常遇春这家伙福大命大,他早早就病死了,于是就省下让朱元璋去动手。汤和是个例外,唯有他活得最久,而且还是自然死,朱元璋没有对他下手。

    徐达的死事实上朱元璋一手造成的,只不过没有像杀死李仕鲁那样,赤裸裸地。徐达得病了,而且得的还是一种疽疮,这种病需要忌口,不能随便乱吃,而且绝对不能吃鹅肉。

    得知这一消息后,朱元璋专门派人给徐达送去一碗鹅肉,而且还让送鹅肉的人监督着徐达,一定让他吃完。徐达一边吃鹅肉,一边流泪,场面十分凄惨。吃完鹅肉的当晚,徐达就毒发去世了。

 

    朱元璋毫无人味儿的屠杀,一方面给他的专制政权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另一方面也背上了残忍,阴毒的骂名。正所谓:千秋功过谁与说,留作话题论古今。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