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以太:无趣的人互相替代,有趣的人各有各的怪|新媒派

 haosunzhe 2015-05-22
野马君原创
以太:基金行业观察家,微信公众号“基民甲”运营者。用敏感、细腻、癫狂、麻辣的笔调,向你揭示不一样的基金圈生活
近期,随着微信公众账号活跃度的下降,有不少人认为自媒体的红利正在逐渐减少,未来微信被其他新平台取代的风险正在加大。对此,我觉得,只要有足够新奇、足够大胆、足够有影响力的内容,在任何平台上都会获得认可。 ——以太 节选自《新媒体时代》P262
“基民甲”作为非媒体从业者、非基金从业者开设的基金账号,其运营者以太显然更具有与基金刻板枯燥不同的“感性”气质。在谈到“基民甲”公众号由籍籍无名到为上海所有基金公司所熟知时:他认为这显然不仅仅是运营两个字能代表的。

1
自媒体应当是个人的延伸
越来越多的公众号,规定好了栏目、内容和推送时间。远远看去像传统媒体挪了个窝,嫁接在公众号平台上,失去了个人色彩的趣味和性格。

我认为自媒体就应该是个人的延伸。在处处是局限的环境里,将账号做成一个全知全能的新媒体实在困难,也不讨好。不如以个性取胜,更符合自媒体的定位。形象一点来说就是把自己再创造一遍。
2
在内容上大胆试错,成就40倍转换率
自媒体运营人可以结合自身的特点和受众的阅读需求,不断在文章内容上进行创新尝试,开发自己的潜能。

在自己运营的公众号——基民甲里,我一开始结合市场热门的男性审美及高富帅题材做了《比明星还养眼的男神基金经理》和《公交车里邂逅年薪百万的高富帅》两篇文章,受到很多同行的好评和模仿。

独到的视角和表达方式让这篇文章在基民甲只有500多粉丝的时候,一天之内创造了2万的阅读量,而后更是不断被各媒体转载和引用。
3
结合偏好和观察,击中受众好奇点
值得一提的是,接下来我写的《摩根大通,摩根士丹利,上投摩根,摩根士丹利华鑫,到底什么关系?》等文章,完全不是从市场热点出发,而是我作为一个普通投资者真正好奇这些常见金融名词之间的联系,从而自己找资料写出来的内容。没想到我的好奇点,也切中了受众的好奇点,这三篇文章成为基民甲今年最受欢迎的内容,阅读量最高的一篇为逾3万人次观看。
从一年多的自媒体写作运营来看,更印证了那句话:无趣的人可以互相替代,而有趣的人则各有各自独特的怪。越是彰显个性化的,有意思的自媒体,越容易在复制粘贴满天飞的时代脱颖而出。大胆试错,将自己的观察和受众的喜好不断尝试做结合,总能碰到灵魂共鸣的时刻。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