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八卦】医疗器械背后暗藏哪些骗术

 医渡天下 2015-05-22




在社区内,经常可见一些关于理疗仪的“免费体验”活动,宣称这些理疗产品可以包治百病,而社区老人多是商家促销的对象,厂商的贴心服务也常让他们动心,毫不犹豫花几千元甚至几万元买“神器”回家。

包治百病的承诺可信吗?价格高的医疗器械产品就一定好吗?所有保健器材都属于医疗器械吗?对此,市食品药品监管局在食药安全“科技活动周”宣传活动期间,为大家揭开医疗器械的骗术—

  “医疗器械”就在我们身边

  解读:创可贴、体温计、刮痧板都是医疗器械


医疗器械究竟是什么?是不是只有医院才可以使用?其实,这并不是很深奥的名词,小到一个创可贴、医用棉签、退热贴、隐形眼镜,大到B超、心脏支架、透析机,都统称为医疗器械。特别是近年来,家庭式医疗器械更是一改传统印象中“高深莫测、坚硬冰冷”的面孔,逐步走入寻常人家。

我国对医疗器械按照风险程度实行分类管理,第一类是风险程度低的,大家通过学习和查阅说明书就可以保障使用基本安全,如:外科用手术器械(刀、剪、钳、镊、钩)、刮痧板、医用X光胶片、手术衣、手术帽、检查手套、纱布绷带、引流袋等。第二类具有中度风险,部分可以家用,如:医用缝合针、血压计、体温计、心电图机、脑电图机、显微镜、针灸针、生化分析系统、助听器、超声消毒设备、不可吸收缝合线、避孕套等。第三类具有较高风险,大多需要在医院使用,如:植入式心脏起搏器、角膜接触镜、人工晶体、超声肿瘤聚焦刀、血液透析装置、植入器材、血管支架、综合麻醉机、齿科植入材料、医用可吸收缝合线、血管内导管等。

很多人习惯把健身俱乐部里的健身器材、小区里的运动器械、体育用品商店里的各种运动器械、按摩器具、康复治疗仪等统称为“保健器材”,保健器材都属于医疗器械吗?最直接的辨别方法就是,非医疗器械没有医疗器械注册文号。医疗器械是特殊产品,其生产和销售需要经过严格的审批管理,具有其一定的使用功能和适应人群。非医疗器械的适应范围更为广泛,主要功能不是针对医疗目的,而是产品各自的功效。

  自测数值不准挺吓人

  解读:必须在专业医生指导下购买


如今,糖尿病、高血压等慢性病患者逐渐增多,而血糖仪、血压计等家用医疗器械也越来越多。因为使用方便,所以不少患者都购置了这些常见的家用医疗器械,这样一来,想知道血压、血糖的状况也就不必非得去医院了。

家用医疗器械都能自行购买使用吗?王先生的经历告诉我们不可以。王先生患有多年的糖尿病,为了方便,自行购买了一台便携式血糖检测仪在家自测血糖。近日,他自我感觉身体明显好了许多,但自测仍有13.7mmol/L。于是来到医院,抽血验血糖结果只有5.8mmol/L。

为何家用血糖仪检测结果与医院抽血的结果存在这么大的差异?目前,不少医疗器械产品都向着“家用”的方向推销,也有越来越多人认可其“家用”的方便性。但实际上,一些使用条件比较严格的医疗器械应该在专业医生的指导下购买使用,不能贪图方便。比如使用血糖仪测血糖就需要扎破手指取血液测试,同时对血糖检测器的技术要求也比较高,在购买和使用时要充分考虑。还有部分植入体内的医疗器械,如人工耳蜗、助听器、人工喉及直接接触角膜的隐形眼镜等,都需要患者在专业医生的指导培训下使用,不可自行配置使用。

消费者在购买医疗器械时,除查看产品相关资质之外,还要仔细阅读产品说明书,弄清产品的作用机理、适用范围、使用方法、注意事项、禁忌证等,结合医生的建议和自身情况选择产品。

  “神器”带回家却失灵了

  解读:买前看证照,买后留发票


先免费体验,感觉有效再购买,“免费体验”这种推销方式让消费者往往容易放松警惕。60岁的李阿姨就曾在自己小区里上了当—体验时是“神器”,买回家却失灵了。

一天,李阿姨看到楼下有个“免费理疗”摊点,好奇的她凑了上去,销售人员给她佩戴上了一款宣称能治高血压、脑动脉硬化、中风等21种疾病的头部理疗仪。体验后,感觉头部明显轻松,再加上自己和老伴都患有高血压,就花了1000元买了一台。没想到一个月后,实际效果没有反而出现了失眠。“懂行”的专家告诉她,简单按摩能够促进血液循环,一两次体验都能让人感到放松,但不会有他们说的那么“神”。

李阿姨的遭遇告诉我们,这种医疗器械“体验式销售”方式,具有一定的消费和健康风险。当消费者接触医疗器械“体验式销售”时,首先要看经营企业是否取得医疗器械经营许可证,所售的产品是否有医疗器械产品注册证,仔细查看产品说明书、标签、标识,分析销售人员对产品的宣传是否超出了医疗器械许可证标示的适用范围。如果有夸大、虚假宣传现象,不要购买。对流动销售、临时设摊销售的产品要慎重购买。

如果您发现所购的医疗器械产品是不合格产品,建议及时维权。若产品没有使用,或使用了没有造成伤害,您可以直接找商家索赔,或者寻求当地“消费者协会”帮助。如果已经造成了伤害,您需要保存就医病历、伤残报告等证据,选择诉讼途径。同时还可以向当地食品药品监管部门投诉,让职能部门来调查处理。需要注意的是,消费者在购买医疗器械时一定要索取购物发票,因为正式发票是购买凭证,在产品保修、质量投诉中用处很大。消费者千万不能图省事贪便宜购买没有正式票据的产品,否则难以维权。

  包治百病、专家推荐能信吗?

  解读:这些都是骗人的“老套路”

现在虚假的医疗器械广告铺天盖地,医疗器械推销方式也五花八门,很多老年人往往是这些虚假广告的受害者,那么如何去识破真面目呢?教给大家一个简单的方法,记住以下关键词,若医疗器械广告或宣传语中出现此类词语,请慎重购买。

家庭必备、热销、抢购、试用。医疗器械广告不得含有不科学的表述或者通过渲染、夸大某种健康状况或者疾病所导致的危害,引起公众对所处健康状况或所患疾病产生担忧和恐惧,或使公众误解不使用该产品会患某种疾病或加重病情。比如“家庭必备”或者类似内容,评比、排序、推荐、指定、选用、获奖等综合性评价内容,表述该产品处于“热销”、“抢购”、“试用”等。

医药科研单位、学术机构、专家、医生。国家明文规定,医疗器械广告中不得含有利用医药科研单位、学术机构、医疗机构或者专家、医生、患者的名义和形象作证明的内容;不得含有医疗机构的名称、地址、联系办法、诊疗项目、诊疗方法以及有关义诊、医疗(热线)咨询、开设特约门诊等医疗服务的内容;不得含有军队单位或者军队人员的名义、形象;不得利用军队装备、设施从事医疗器械广告宣传;不得在未成年人出版物和频道、节目、栏目上发布;不得以儿童为诉求对象,不得以儿童的名义介绍医疗器械;不得含有涉及公共信息、公共事件或其他与公共利益相关联的内容,如各类疾病信息、经济社会发展成果或医疗科学以外的科技成果。

疗效神奇、包治百病。医疗器械在注册审批时,其适用范围需经过监管部门严格认证。而有的商家在推销产品时不按照批准的适用范围进行宣传,甚至任意夸大产品疗效,宣传“疗效神奇”、“包医百病”,当遇到这种情况时消费者要特别留神。另外,健身器材以及一些含“保健”功能的衣服、帽子、鞋、袜、手镯、耳环等都不属于医疗器械,它们只是普通商品,不具有治疗功能,且未经过任何的临床验证。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