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心理学原理》作者:威廉·詹姆斯

 灵藏阁 2015-05-23

一说到心理学家,我就下意识的要给他们分门别类,是人本主义的,是行为主义的,还是格式塔的……荣格师从弗洛伊德,自然是精神分析的;那么,接下来要介绍的威廉·詹姆斯是属于哪个派别的呢?

威廉·詹姆斯,1842年出生于纽约。从小,他在艺术和科学方面表现出相当的天赋。18岁,开始艺术生涯。可是视力问题,让他走上了科学道路,在哈佛大学学医学。可是,他身体很差,染上了天花,不断发作有自杀倾向的抑郁。他只能通过阅读来保持活力。

他最大的成就是用12年时间写成的《心理学原理》。这本书被看成心理学上最有影响力和最清楚易懂的教科书。

关于意识,詹姆斯针对德国构造主义(冯特为代表)认为意识并没有元素,而是一条溪流。第一,意识是个人的——他反映的是个体的经验,因此任何想要找到一群对于所有人的心理而言是共同元素的尝试是站不住脚的。第二,意识是持续的,不能通过实验的方法将其分离。第三,意识是不断变化的。第四,意识是选择性的——进入意识的许多事情,只有一些会被选择出来进行详细的考虑。第五,意识是机能的——有意识的存在,人们才能适应环境。

詹姆斯认为行为是遗传的,是一种本能,但是习惯,在有机体的一生中是可以习得和改变的。他认为当一种行为得到重复时,大脑中的神经通路就会一次又一次地被激活,而且随着时间的推移,这些行为操作起来就会更容易和流畅。对该动物而言,机能的增强涉及疲劳程度的下降,操作他们所需要的意识水平的降低。

如何习得好习惯和消除不好的习惯,詹姆斯提出了几点建议:

1、让自己置身于有可能操作那些希望获得的习惯的情境中。

2、尽力避免陷入与你希望养成的习惯相反的行为中。

3、一心一意而不是三心二意地操作新习惯。

4、实践一些特定行为,而不只是想要操作它们。这样做会导致新习惯的习得。

5、尽力以对自己有利的方式来做出行动,要认识到这在一开始的时候可能需要相当大的努力——不要放弃。

这几点建议,可以看出机能主义的端倪:所有行为都必须根据其结果来加以判断。詹姆斯受实用主义哲学的影响,成为机能主义心理学派的创始人之一。与他同派别的还有很有名的杜威。

这几点建议,对我们当老师有什么启发呢?

6、当你想获得新习惯,最好的办法是置身于有可能操作那些希望获得的习惯的情境中。有的孩子习惯运动,有的孩子习惯读书,这不是天生的,而是家庭环境使然,从小受到熏陶的结果。班级文化建设的个性体现了班主任对本班学生的教育要求,反过来说,如果想让学生养成一种新习惯,就应该为学生营建一个有效的情境。想让学生安静阅读,少玩闹,就不要在教室里放置过多的运动器材,而应该摆放大量的书籍。

7、想要养成阅读的习惯,就应该避免大量时间置身于与阅读无关甚至相反的环境里。有的家长埋怨自己的孩子不爱阅读,可是一回到家,自己就把电视机打开。一边吃饭一边看电视,吃晚饭没事干,还是看电视,这样孩子的阅读习惯怎么养成得了呢?

8、特定行为要让他变成习惯,就应该去实践,去实际运用。在习惯养成阶段,总会遇到一定的挫折诱惑,要努力克服,不要放弃。

詹姆斯虽然在心理学上没有提出自己独到的见解,没有建立一种崭新的心理学框架,就连他提出的“情绪外周理论”也被人所摒弃(我也觉得没有道理),但是他说的那一句话,却非常有用——心理学的进步通常是以它所提问题为标志,而不是以它所给答案的完整性为标准。如果用这句话来衡量一个学生的真正学习能力,同样适用——一个学生的真正学习能力,不以他所能回答问题的正确性为标准,而应该看他能提出怎样的问题。

 

喜欢威廉·詹姆斯在《心理学原理》一书最后的那句话:“一个人越是真诚地试图追溯心理发生的真实进程,一步步探询我们所拥有的心理属性,他就越清楚地感知到‘从微亮的黄昏逐渐变成了完全的黑夜’。”在人生的探索道路上,有多少人遇到过这样的现象呢?刚确定目标的时候,目标隐隐约约,似乎就在前方,触手可及。但是进行一段时间后,却发现目标不见了,眼前一片迷茫。这是不是卡尔·荣格所说的原型,否则,中国古代《诗经》怎么会有《蒹葭》一章呢?“所谓伊人”本是清清楚楚地“在水一方”,可“溯洄从之,道阻且长。”“溯洄从之,道阻且跻。”“溯洄从之,道阻且右。”越是追寻,越是飘渺。

只想祝此刻有所追求者,在经历完全黑夜之后,都能迎来光辉灿烂的黎明!!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