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代时梁、晋争夺中原,经多年征战,晋军势力渐盛,占据了黄河以北广大地区。梁军固守黄河以南,与晋军隔河对峙。梁军为防御晋军渡河,派大将河阳节度使谢彦章带甲兵三千,戍守黄河重镇杨柳城(今东阿境),“缘黄数十里,列栅相望”。
后梁贞明三年(917年),晋王李存勖履冰过河,攻取杨柳城,遂沿河南犯,向郓州及开封方向进击。谢彦章为阻击晋军南侵,在今吴坝乡晋城村修筑军垒,固守阵地,扼制晋兵。次年又决开黄河,水淹晋军,时“河水弥侵数里”。后黄河水落,晋王李存勖率军涉水渡河,一日攻取沿河4个营寨。经过激战,梁军这一军事营垒被晋军占领。李存勖在此长期筑垒屯兵,使该营垒增大了规模,后人称晋王城。因此地是通往郓州和东都(汶上)及开封的重要交通要冲,可做为向两翼进攻的战略根据地,战略位置十分重要,因此成为梁、晋必争之地。 唐庄宗姓李名存勖,本沙陀部人,其父李克用因唐末镇压黄巢起义军,功封晋王。死后存勖继位,仍称晋王。公元923年四月,李存勖于魏州(今大名县)即皇帝位,自认为继唐之后,而国号唐(史称后唐),是为唐庄宗。 李存勖称帝后,即率军进攻后梁重镇郓州,取得大捷。但梁军也不示弱,梁末帝遣大将王彦章往御(去抵御敌人)。帝问克敌日期,王彦章答:“三日。”众皆笑。谓三日不能至河上,焉能克敌。彦章出兵,两田至滑州,置酒大会,暗地里遣彦章出兵,两日至滑州,置酒大会,暗地里遣人到杨村(今内黄县中召北)备舟,令甲士六百,特巨斧炭火,顺水东下。时酒会未散,产章佯起更衣,引精兵顺黄河南岸直奔得胜城。天微雨,唐守将不备,梁军猝至,烧断船链,砍断浮桥,得胜城(在今濮阳县城南)遂陷,时受命恰三日。 关于晋王城还有这样一种说法。彦章得胜后,挥军东下,直趋杨柳。杨柳守将李周势不可支,告急李存勖,请日行百里赴援。李存勖于926年6月至杨柳,见梁军堑垒重复,严不可入,问计郭崇韬。崇韬献计:于博州(今山东聊城)东岸要津马家口筑新城,以分梁军兵力。崇韬筑新城,日夜督监,六日粗成。彦章闻之,将兵数万去攻。郭崇韬慰劳将士,身先士卒,四面拒战,并遣使向李存勖告急。李存勖引兵往救,陈兵新城西,烟火相望。城中守卒望救兵到,士气大增。此时,彦章料难攻克新城,撤军屯守邹家口。因此新城得保。因城系晋王李存勖所建,故后人称其晋王城,沿袭至今。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