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话说这一天,大诗人李白正在阴间酒肆喝酒,忽见一人进来,对他拱手问候。李白想了想,并不认识此人,一问方知,这乃是刚刚到阴间的四川江油老乡海灯法师。
海灯说:“久闻诗仙大名,今日得以相见,荣幸,荣幸!”于是向李白介绍了如今天府的繁荣。说者无心,听者有意。这李白一听,外面的世界变化这么大呀,就萌发了去阳间走一回的想法。 李白是个想到做到的人,立即就去向自己的好友判官讨教。判官听了,一个劲摇脑袋,说:“这阴阳两隔,岂是说通就能通的,别开玩笑了!” 李白不甘心,边磨缠边随意翻弄着判官桌上的“生死簿”。也真是芝麻掉进针眼里,巧极了。这一翻正好翻到自己那一页,他一看不由火冒三丈,你道为啥?原来他的阳寿应该是64岁,可那小鬼在他61岁那年就把他给索命到了阴间,这还了得? 李白立即就去找阎王理论。阎王自知理亏,只好答应李白再去阳间走三年。 李白是二十世纪的最后一年来到了神州大地。他一看,头都晕了,什么天上飞的,地下跑的,手里拿的,身上穿的,甭说他没看过,他连想都没想过。不过李白就是李白,对于这些新事物,他不去费心思琢磨。他唯一关注的事情就是好好地喝上三年的酒,把天底下的美酒喝遍喝够。 李白重返人间的消息经过记者的报道,一下子全中国都知道了。各地的酒厂纷纷找上门来,热情地邀请李白去免费喝酒,为的是利用李白的名气为酒厂做广告。要知道这可比上中央电视台的影响大了去了。 李白呢,对于广告不广告并不放在心上,他关心的是酒,有酒就行。于是,他今天在山西,明儿又到了四川,天天有人陪着他喝。而且这些喝酒的个个是海量,特别是一些女人,酒量往往比男人还大,喝得李白心花怒放,喜笑颜开。暗自想,如果当年杨贵妃杨玉环有这些女人酒量的一小半,自己也不会犯了调戏贵妃娘娘的罪。他就问:“尔等何以如此海量?” 一个四川妹子“格格”笑着说:“这有么子奇怪的哟。我们的职业就是‘三陪’呀,如果不能喝酒那还有哪个客人要我们咯,我们岂不要‘下岗’了!” 一席话说得李白云里雾里,什么“三陪”、“下岗”......但他不愿露怯,就一个劲地点头,并要来纸笔,趁着酒兴,赋诗一首:“昨日是仙今亦仙,弹指沧桑已千年;何时饮尽琼浆液,不枉重走人世间。” 话说这一天,又有人来请李白赴宴,说是江油乡下李白的后代要办喜事儿,请老祖宗无论如何得赏个脸儿。李白一听,焉有不去之理?去! 李白人还没到江油,全国各地的酒厂厂长早已蜂拥而至到了江油。 办喜事儿的主儿还挺有个性,对哪家酒厂也不买账。说要喝自己村酒厂酿出来的酒。酒厂厂长们一听,对李白说“诗仙,您可不能喝这乡村自制的酒,没名,跌份儿!” “什么叫跌份儿?” 得,酒厂厂长们又得给李白进行启蒙教育。到了末末了,李白也没听酒厂厂长们的,还是随乡入俗,客随主便,听从主人的安排吧。 这酒喝的,真像是倒退了五百年,怎么呢?上的都不是瓶装酒,一律是半人高的坛子,酒杯也没有,一律是粗海碗,李白一看,来了兴趣,像是回到了当年唐朝,便开怀畅饮。 这天夜里,李白觉得不舒服。第二天天亮了,他睁开眼,什么也看不见,他使劲用手揉,没用,急得他用脑袋撞墙。没了眼睛,这可如何是好?我李白今后岂不是不能写字作诗了吗?眼睛还没好,接着就是肚子疼,疼得他冷汗直冒,疼得他肝肠寸断,从床上滚到了地下,一个劲喊爹叫娘都无济于事。李氏家族的人可吓坏了,连忙把李白送到了医院。李白虽然看不见东西,可他听得见。他听到有人说:“不得了喽,发生了假酒案了,昨晚上死了好几十口人。”紧接着就听到有人大呼小叫:“哎呀,这不是大诗仙李白吗,怎么他也喝假酒了?” 再后来,李白就什么也不知道了,就看见黑白无常来到了自己面前,把他又带回了阴间。 阎王一看,咦。怎么李白又回来了?就说:“诗仙,你还有两年阳寿呢!” 李白已经什么也看不见了。他拖着哭腔吟道:“本欲阳间逍遥走,谁知瞬间成盲叟;造假风行堪可悲,太白从今不喝酒。”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