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霸菌曰 后台有许多小伙伴总会跟学霸菌吐槽:为什么身边的同学并不是那么努力,可总是比自己考得好?总感觉有些不公平。学霸菌想说的是,其实这部分小伙伴只是比较会考试,恰好地运用了考试技巧而已。今天,学霸菌带来一篇来自北京师范大学学霸的学习技巧,主要是关于数学的,希望小伙伴们能够吸收精华,并运用在考试中。 刘佳敏 北京师范大学法学专业 数学科学学院 “数学这个科目呀,平时很努力的学,就是考不了高分。但是为啥有些同学还没我努力呢,但每次考试都考得不错?”“悄悄告诉你,那些同学是有考试技巧的!你不知道吧?” 对,就是这样:有些同学平时学习也不见得怎么好,但是一到考试的时候,都像学神附身一样。他们学习轻松不说,考试成绩也是让大家羡慕嫉妒恨呀!这类的学生是属于考试型的选手,当然,这与学生本身的素质有关,但是有一些也是我们可以借来用用的,比如说:考试技巧。 下面我这类考试型选手透漏给广大学子们数学的考试技巧,针对即将高考的同学们。 功在平时 多做题总结题型 虽然总结的是考试技巧,但是考试总是要有平时做铺垫的吧。数学的学习平时最主要的就在于掌握知识点,多做类型题,用题目来巩固知识点。 在很多同学看来,我做了这个题,他却考那个题,题目多变,一变我就不会做了。数学的题目其实不那么灵活,不那么多变,题目都有一定的通法。比如说数列求和部分:也就那么几个方法,构造等差等比、裂项求和、错位相减、倒序相加。有时候拿到一个题目你知道这样做,但是你不一定知道为什么要这样做,你知道这个套路就可以了。比如:你知道为什么a*b+a*c=a*(b+c)吗?但是当你遇到分配的时候,你知道我要把它合并。 考试试卷 学会宏观把握 对于数学的考试卷,在考试之前,很必要有一个对于试卷的宏观把握。你怎么着都要知道试卷的结构是怎样的吧?对于数学来说,大部分地区的考试卷结构依次是选择题、填空题、大题。然后对于自己要考的高考试卷,需要熟记于心的:总共几道选择题,每道题几分的分值,几道填空题,每道题几分的分值等等。最好的还需要知道:选择题前几道是比较简单的,会考集合、复数、算法等(举例,仅限于个别地区试卷);从第几道题开始是比较难的,一般会考什么内容;第几道题是最难的题目:比如说一般会考查函数的周期性、单调性综合类型的题目;填空题、大题也是类似的,大题会考解三角形、立体几何、概率、函数、圆锥曲线等(举例,仅限于个别地区试卷)。诸如这样的对于试卷的宏观把握,这样到了考场才能心里有数,并且针对自己的情况,作出具体的应对考试的对策。 考试时间分配 多拿分才是王道 有些学生是碰到一道题目,只要做不出来,就不甘心,非要把它做出来不可;还有一类学生是:一看题,不会,算了,下一道。这两类学生都是考试的两种极端分子,咱么没必要和考试过不去,平时做题按部就班,一道一道的来,但是考试的时候以多拿分为原则。针对这两种情况,一定要计划好自己考试的分配时间。一般来说:选择题和填空题为35-40分钟,大题一个小时15-20分钟,最后剩5-10分钟浏览考试卷,稍作检查,防止小粗心而失分。 选择+填空+大题 每种题型解题方法不一样 选择题排除,填空题猜测,大题写知识点和公式。 下面说到具体的应试技巧,当你面对一道题时,真的不知道准确答案,对于不同的题型也有不同的方法。 选择题有一个好处就是我们有四分之一对的概率,我们要做的就是提高这个概率,当然,排除肯定不可能对的答案是一个很好使的方法。 填空题可以根据题干进行猜测,当然是在你不会的情况下。比如:题干给出了双曲线的离心率e=√3,不会做题的时候就可以猜测,c=√3,a=1,寻找捷径解决问题。 对于大题,完全无从下手,也可以把你知道的知识点,比如这道题是考数列的,可以写个通项公式、等差数列前n项和公式上去等等,不一定就用到了,也能赚两分。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