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随李白一起穿越壶口观瀑

 黄建伟882 2015-05-24

马婧婧
    只因唐代诗人李白诗云“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对世界第一条黄色瀑布——黄河壶口瀑布的威名又多了一份久慕,只是今年才有缘得见其真实的面目。
    赶到陕西宜川县壶口乡,我们急切地沿着架在河床上的石桥奔向瀑布。从岸上只能看到远处白色的水雾隐隐升腾,越走越近,涛声越来越大,渐渐地我听到了隆隆的风雷声。我的心跳加速,步子加快,终于我站到黄河边上,一幅壮丽的画面骤然出现在我的眼前。上游宽阔的江面在壶口处猛然收缩,浑浊的大水在狭窄的河道上速度越来越快,终于万马奔腾般地一泻而下,激起漫天水雾,随风飘散。我默默地站在滚滚的黄水边,闭上双眼,耳边是黄河咆哮的声音,脚下分明感觉到大地的颤抖!此时的我,思绪早已直飞云天;俯瞰现实的我,在奔腾的黄河边,显得多么的渺小和脆弱!
    壶口之名,得来已久。《禹贡》曰:“盖河漩涡,如一壶然”,壶口即因此而得名。《古今图书集成》谓:“山西崖之脚,尽受黄河之水,倾泻奔放,自上而下,势如投壶。”
    世人习惯把壶口与其他瀑布比较,雁荡山大龙湫瀑布落差大,可惜水量不足;九寨沟瀑布虽多,且多变化,但又过于分散,气势上也显得不足;而美国的尼亚加拉瀑布有速度少强度,论水势不小于壶口,论声势则稍逊于此;赞比亚的维多利亚瀑布分散而不集中,何况前几者为白色瀑布,而壶口瀑布呈黄色,世上一绝。尤为不同的是,前几者都是山形水势自然形成,而壶口瀑布是人工开挖出来的,而且是在远古的大禹年代。
    《水经注》说:“孟门即龙门上口也,实乃黄河之巨扼,此石经始禹凿。”历史上“三过家门而不入”的大禹是从壶口开始治黄河的,历数年凿通孟门山,于是黄河始通。
    在壶口瀑布下游5公里处,有古香古色的孟门山牌坊,在这里,可以看到在右侧的黄河谷底河床中,有两块梭形巨石小岛,巍然屹立在巨流之中,这就是古代被称为“九河之蹬”的孟门山。河水至此分成两路,从巨石两侧飞泻而过,至孟门山又合流为一。今有人在孟门山上修建了高达25米的大禹石雕塑像,供人瞻仰。大禹似向后人诉说4000多年前大禹治水时凿石导河的那段往事。
    壶口边上,头上戴着白羊肚手巾的老大爷,手拿长杆儿烟袋锅儿,牵着小毛驴在揽生意,那略带秦腔的口音粗犷洪亮,给我讲述着与壶口有渊源的名人故事:抗日战争时期,革命诗人光未然,音乐家冼星海,就是在黄河壮丽情景的激励下,在壶口瀑布谱写出鼓舞人民斗志的《黄河大合唱》;1997年6月1日为迎接香港回归,“亚洲第一飞人”柯受良驾车飞越壶口,创下世界跨度最大
的飞车世界纪录;1999年6月20日,山西吉县青年农民朱朝辉骑摩托车飞越壶口,又创下了新的奇迹。这些奇迹的创造,和壶口瀑布的惊世气魄相得益彰。
    壶口这“一壶酒”是经年陈酿,当年醉倒了李白、王之涣,后来醉倒了光未然、冼星海,今天又醉倒了我辈。
    秦俑不再守护赢政的亡灵,阿房宫早已灰飞烟灭,周秦汉唐辉煌不再,多少怒发冲冠壮怀激烈的英豪消融于岁月的波涛,壶口瀑布却跨越历史的时空,日复一日、年复一年地暴发着野性的怒吼,没有什么东西能把它扼住,它的精神蕴藏在奔腾不息的激流中。黄皮肤衬着黄土地,黄种人看着黄河水,那日夜不息流淌的黄河,向着大海奔去,一泻千里,一去不复回……(本文图片均由马婧婧摄)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