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柯岩十臣(吴寿昌)

 chenaiping1965 2015-05-24

屏山迭迭水迢迢,十里春风送画桡。  

杨柳沿堤箫鼓传,烟波无数夕阳桥。  

这是晚清绍兴名士、“越缦老人”李慈铭咏赞柯岩美丽风光的一首诗。  

柯岩,是一块古老而神奇的土地——柯岩风光,遐尔闻名;稽山鉴水,风情殊胜;文物古迹,星罗棋布;名人辈出,群星璀灿。特别是梅墅祁家与州山吴家在明、清两朝出过许多先贤名人。本文从众多的柯岩先贤名人中,选取10名,简介他们的生平和成就。  

1、疆臣吴环洲  

吴环洲(15251596),名兑,字君泽,号环洲,明山阴州山人州山吴氏一支大分八世孙。  

嘉靖三十八年进士,授兵部主事。隆庆五年超擢右佥都御史,万历二年加兵部侍郎,兼右佥都御史。万历七年后,先后任兵部左侍郎,右都御史,蓟、辽总督,兵部尚书等职,万历十年后进封太子太保。明朝边疆守卫重臣,御边有方,镇抚西北边疆十余年,烽烟无警,系促成“蒙汉互市”的重要人物。《明史》有其传。  

隆庆五年,吴兑任右佥都御史,巡抚宣府时,奏请朝廷批准,在明、蒙边境大同、宣府等地开马市11处,同时又开设了便于蒙汉人民自由贸易的月市或小市,史称“蒙汉互市”。从而,“东自海冶,西尽甘州,延袤五千里,无烽火警”。明朝的西北边境得到了难得的安宁,汉、蒙两族人民得到了一段较长的休养生息时期。  

当时,蒙族有一个王子桀骜不驯,经常抢劫马匹,破坏“蒙汉互市”。一次,吴兑效“关云长单刀赴会”,带领五骑直闯敌营,训斥这个王子,以大智大勇镇服了敌人,保障了“蒙汉互市”的顺利开设。  

环洲十分重视族中子弟的教育。州山联谊村“陪风馆” 台门内,有一个“培风书塾”,就是他所建的一个书塾,专供吴氏子孙读书;“培风”二字,取“培养子孙勤学风气”之意。此书塾至今保存完好  

2、忠臣祁彪佳  

祁彪佳(16021645),字幼文,又字弘吉,小名虎子,号世培,别号远山堂主人。明天启三年(1623)进士,明末殉国忠臣,曾任福建兴化府推官、福建都御史、苏松巡按、计典、大理寺丞、右佥都御史等职。故居柯岩梅墅,在柯山东麓建有私家园林寓园。  

祁彪佳自幼聪颖,少年才俊,十七岁中举,二十岁中进士。次年,任福建兴化府推官,上任之初,当地吏民因其年少而轻视他。处理了几件事后,剖决精明,下皆畏服。崇祯四年授福建都御史,任上屡次上疏,直言谏诤,条陈民间疾苦。六年,出任苏、松巡按。其间,革弊政,兴良法,惩治无赖、豪族。宰相周延儒弄权,百姓苦不堪言,宜兴民众掘了周的祖坟。祁彪佳虽然依法捕治了掘墓之人,对周也不稍徇情,致为周所恨,遭“降俸一级”报复。祁彪佳愤恨至极,辞官还乡。  

回乡后,祁彪佳设粥厂,开药局,赈济灾民,救治在瘟疫中无钱医治的乡亲,做了许多有益于家乡人民的事,深得百姓爱戴。  

41岁应召赴京,担任考察官吏的计典,公正廉明,无敢以一钱一简至其门,舆论大服。北京为农民起义军攻破,福王入南都。他奉命于危难之时,出任大理寺丞、右佥都御史,巡抚江南,力撑危局。清军陷南京,执福王。璐王监国,彪佳再度出任苏松巡按,亲赴前沿,日夜督战。五月,杭州失陷,璐王降清,彪佳重返故里。清军陷绍兴,以高官厚禄招降祁彪佳。祁彪佳恪守“忠臣不事二主”节义,决定以死报国,写了绝命书和“含笑入九泉,浩气留天地”诗句,自沉于寓园梅花阁前水池中,以身殉国,时年四十四岁南明朝廷追赠其为少保、兵部尚书,谥“忠敏”;清乾隆时追谥“忠惠”。  

祁彪佳著作甚丰,主要有戏曲理论著作《远山堂曲名》、《远山堂剧品》、《曲品》、《剧品》等,为后人留下了宝贵的精神财富。  

其妻商景兰,一代才女,有诗词集《锦囊集》等传世。  

3、重臣吴兴祚  

吴兴祚(16321697),山阴州山人,州山吴氏二支三分九世孙,字伯成,号留村,清朝著名军事理论家。其祖吴大圭,教授辽东,后隶汉军正红旗;父吴执忠,官御史,后迁湖广参政。  

吴兴祚18岁任江西萍乡县知县,康熙十四年任福建按察使,十七年任福建巡抚,二十年任兵部尚书,提督福建等处军务,二十一年总督两广等处军务。他为官四十余年,位在封疆大吏,宦迹所至的山西、江苏、福建、山东,当地都把他列入名宦祠享祭。《清史稿》有传。  

顺治七年(1650),兴祚以贡生授江西萍乡知县。时金声桓叛,江西郡县多被占,萍乡以有备独完。旋以守御有功,授山西大宁知县。  

十八年,迁山东沂州知州。不久以驿务迟误,镇压白莲教起义不力,康熙二年(1663)降补无锡知县。清丈全县田亩,编号绘图,因田征赋,行“摊丁入亩”之策,飞诡隐匿,皆不得行。县徭役不均,兴祚以入官田征租雇役,民害得除。遇灾,赈济施粥。八旗兵驻防苏州,民受其扰,兴祚请于领兵固山,单骑弹压。兵或取民鸡,立加鞭笞,皆奉约束。  

康熙十四年(1675)四月,以漕运总督帅颜保荐,擢福建按察使。时耿精忠部有朱统锠者,自称明后裔,号宜春王,据贵溪,与福建错壤。兴祚轻骑至光泽,招抚其部将陈龙等,遣降将蔡淑回营为内应,并命陈龙率部直入,其将冯珩等率兵3000以降。  

康熙十七年,吴兴祚晋升福建巡抚。时郑锦(郑成功之子)据台湾,以厦门为门户,遣骁将刘国轩等攻占漳州、泉州属县,复围泉州。七月,兴祚率兵自兴化赴援,至仙游,郑锦部将黄球等拥众万余屯白鸽岭。兴祚分兵三路,自当中路,派兵自间道袭夺白鸽岭关口。斩首六百,堕岸溺水死者甚众。复追败国轩部于岭头湾,克复永春、德化两县。国轩自泉州入海,以巨舰数百出没赤屿、黄崎等处。兴祚派总兵林贤等统率水师出海,分三路夹攻,焚其舰60余艘,歼敌6000余名。十八年,国轩率兵2000至郭塘、欧溪头,欲断江东桥后进攻长泰,兴祚与都统吉勒塔布、总督姚启圣会师击败刘军。兴祚派驿传道王国泰等招降锦将蔡冲、林忠等385人,兵12500余人,招回岛民1200人,得舟六十有七。叙前后功,进秩正一品。  

十九年,渡海克厦门,朝廷颁奖吴兴祚骑都尉、云骑尉两世职(世职:子孙可荫袭的职位)。  

二十年,擢两广总督,上疏言前督尚之信在广东横征苛敛,民受其害已有数十年,请罢除盐埠、渡税、总店、渔课等苛捐杂税。奏准悉行免除。又奏自迁界令下,广东沿海居民多失业,请允开海禁,俾百姓得捕采耕种。尚书杜臻、内阁学士石柱会同兴祚巡历规划,海禁得弛,粤兵民乃各得其所。  

三十一年,授归化城副都统。三十四年六月,兵部疏劾,以八旗拨送马匹,不即察收,致虚糜钱粮,降三级调用。  

康熙三十五年(1696),康熙帝亲征噶尔丹,吴兴祚随军效力,坐事遭贬。次年事平,复原官。二月病卒。    

吴兴祚文武双全,工诗文,擅音律。好结交海内名士,暇则诗文觞咏,往往倾囊箧赠之。所得禄赐尽以养战士,在广州时,曾散万金于族属,以故常困乏。著有《粤东舆图》、《巡海诗章》、《宋元诗声律选》、《史迁句解》等。  

古文选双璧之一的《古文观止》,系其族中子弟吴楚材、吴调侯编撰。兴祚极赞之,为之序,并出资刊行。此书得以流传于世,兴祚功不可没。  

4、节臣吴从鲁  

吴从鲁,生卒年不详,明山阴州山里庄人,州山吴氏一支大分九世孙,字秉礼,号金堂。登万历卯科乡荐、丙辰科(1616)进士,授河南南阳令。  

左迁江西按察司知事,升福建□□令。擢刑部贵州司主事,转工部虞衡司主事。  

奉敕提督湖广荆关,以刚直触忤权贵,降职为长芦盐运司运判。后调任都察院经历,  

提升为兵部武库司员。再外迁,任本部车驾司郎中。出任四川布政司右参议,分守上川南道。不久,以养病归州山故里。疾愈,出任四川通政使。  

1644年,清军入关,北京大明政权灭亡。福王即位南京,建立南明小朝廷。南明福王败后,从鲁公迎鲁王监国绍兴,继续抗清。及绍兴陷落,鲁王从海上遁,从鲁公归州山里庄故里,痛于抗清复明大局已经无望,不久即自尽殉国。清初,赐谥“襄敏”。  

5、直臣吴孟明  

吴孟明,生卒年不详,号文徵,明山阴州山人,兵部尚书吴兑之曾孙。由邑庠生荫袭锦衣卫正千户,升镇抚司副理刑。  

天启初年,太监魏忠贤专权,为构兴大狱,除灭朝臣高攀龙、杨涟、左光斗等异己,他诬告内阁中书汪文言下狱。授意其亲信许显纯逼取口供。  

许显纯禀承魏忠贤旨意,三堂会审中,对汪文言严刑逼供。汪文言受不住酷刑,供认高攀龙、杨涟、左光斗等二十六人是其同党。  

吴孟明当时参加了会审。他接过供词一看,厉声斥责汪文言诬告,并将这篇供词扯得粉碎。许显纯眼看功亏一篑,对吴孟明恨之入骨。  

此后,许显纯又设阴谋,计划趁汪文言受刑痛绝时,让人模拟汪的声音,供认朝臣高攀龙等数十人是其同党,妄图以此为据,尽除高攀龙等人,以遂魏忠贤之愿。吴孟明又当场义正词严地说:“凡昏绝中语,不足为据,理当再审。”使许显纯的阴谋再次没有得逞。  

不久,吴孟明由此获祸,削职回乡。崇祯皇帝登位,尽除魏忠贤奸党,吴孟明起复原官。后升掌锦衣卫,累官至指挥使同知,进阶为荣禄大夫。  

6、智臣吴显忠  

吴显忠,明山阴州山人,以智谋经略南疆,功绩卓著,时人誉为“诸葛武侯第二”。  

他自小聪颖,10岁就能写出一手好文章,但三次应试都名落孙山。他于是弃文习武,“究黄石韬略,为万人敌”,隆庆元年中武进士。  

隆庆三年,吴显忠任江西万安守备,逢江西流寇频发,江西、广西、福建等地戒严,朝廷令吴显忠节制万安、吉永诸部。吴显忠治军严明,分兵围剿,很快就平定了江西南部。万历辛卯年,贵州少数民族叛乱,官军屡屡受挫。廷议推荐吴显忠提督清浪、铜平官兵,率军平叛。吴显忠入黔的首战安排在一个叫偏桥的地方,打了一场漂亮的伏击战,俘虏了叛乱的为首分子。后又在黎平、普安等地发动战事,把余部歼灭。万历甲午年,广西岑溪少数民族叛乱,当地驻军不能守,皇上命吴显忠守浔梧。吴显忠联络两粤军队共同作战,很快取得了军事上的胜利。  

万历乙未年,云南边患连发,吴显忠奉命经略云南腾卫。因刚到云南,部队的情况还不清楚,吴显忠就下命令分兵严守关隘,对叛乱者采取安抚的政策,使事态暂时得到控制。万历庚子年,因父亲病重,吴显忠告假回州山。他刚走两个月,边境烽烟又起,朝廷震惊。吴显忠奉旨星夜兼程赶回,迅速控制了局势。朝廷彰显忠之功,升其为云南副总兵。  

万历壬寅年,云南边境十三寨的酋长,因慑于吴显忠的兵威,自愿向明廷纳土称臣,为大明开辟疆土一千余里,从此南疆再无战事。  

吴显忠军旅生涯三十余年,所到之处清廉爱民,深受当地军民的爱戴。  

7、能臣吴子贤  

州山吴氏三世孙木庵公吴英,字子贤,年青时常与同邑读书人交游,学问大进。时任大理寺少卿的绍兴人吕升了解他的才能,延揽为幕宾。吴英不负所望,所经办的刑事案件没有一个是冤案,很快被提升为天曹。明成化丁酉年,选任福建安溪县知县。  

吴英到任后,以扬善去恶为首务,发展农桑,兴办学校。庠生郑仁应因母亲年老,请求回家去赡养老人。吴英高兴地同意了他的请求,并把他的孝行上报朝廷,郑仁应由此被旌为“孝子”。  

安溪有萧丙三、卢钦两名强徒啸聚山林,打家劫舍。吴英就组织镇、村遍筑木栅,选练壮丁,又得官军支援,很快就把两人俘获,余寇就土崩瓦解了。  

因盗贼猖獗,安溪县有许多土地得不到耕种,老百姓受饥挨饿。吴英就按丁口发给农具,每人垦田二十亩,同时订立奖勤罚懒的条令,民生问题得到了很好的解决。于是吴英就办乡校,请贤师,推行道德教化。安溪民风日淳,乡里大治,政声传遍周边的州县,以至于外县的老百姓但有诉讼,都喜欢来安溪县投诉审理。  

成化壬寅年,适逢六年一次的地方官考察。未考察前,吴英就推说身体不好,提上辞呈。在离开安溪到泉州府的路上,安溪的父老遮道挽留,要求吴英继续留任。没办法,吴英只好暂时住在泉州城里。郡守劝他:“自古功成身退的人没有象你的,这么多白发苍苍的人挽留你,你就不能再考虑一下?”过了十来天,郡守看吴英去意已决,就派人把他悄悄地送出泉州城。  

回到州山后,吴英就放情山水,再也不问政事。于辛酉年十二月十六日去世,葬于州山乌石山东麓。墓铭上说:“乌石山左,有封若堂。”  

8、烈臣吴睿玉   

吴睿玉,生卒年不详,名邦睿字睿玉,号乾则。明山阴州山人,吴兑之曾孙。少自负,学兵法。崇祯八年,出塞数千里,纵观九边要塞。大同总兵贺鼎对他评价很高,把他视作韩信、彭越之类的人才,刚要用他的时候,邦睿却因母病,驰归州山。  

清兵攻入山海关,北京大明政权灭亡,福王在江南建立南明政权。阁臣少师、统兵主帅朱大典荐吴睿玉为参将。  

顺治三年,清兵已攻入越,睿玉以都督同知衔,协同朱大典守卫金衢。时,清兵以乘胜之师将攻衢州。大典令睿玉出战。睿玉曰:“军势万不能支,誓以此身与城俱存亡!”  

此前数日,吴睿玉常以硎石磨砺所佩之刀,虽宾朋来访,谈议时亦不辍,已有饮此刀以尽忠之意。与敌相持二十日后,势孤食尽,取胜无望,因至城隍火药局,南向拜朝廷后,举火发炮,与朱大典等同死节,以殉大明。  

其妻傅氏闻夫之丧,自缢于家中。一年后,其子懿祯赴战场寻父尸骸,于灰烬中得一履,识是其父所着履,于是收捡残骸,滴血负骨归葬。懿祯后由恩贡生授锦衣卫选东宫侍卫领班。  

《嘉庆山阴县志》等有载。  

9、儒臣吴寿昌  

吴寿昌,生卒年不详,字泰交,号蓉塘,清山阴州山人。幼承家学。乾隆二十四年中举。三十年以举人应例召试,取为第二,授内阁中书。时应试者众,而山阴县取者仅寿昌一人,自此名声大振。  

乾隆三十四年中进士,选庶常,授翰林院编修。旋升翰林院侍讲,入直尚书房,预修《玉牒方略》,又多次受命分校乡、会试闱。四十八年,典试广西。乾隆五十一年,为贵州提学,督学黔中,俱以廉明称。任满辞官还乡,年七十五卒。  

吴寿昌学识广博,才思富捷,一生著述甚丰,尤工于山水咏物诗,有《虚白斋稿》、《馆阁诗赋稿》等集。其诗作以《乡物十咏》最为世人称道。  

其祖居在今州山联谊村翰林第台门。旧时,此台门内曾悬有一匾,上书“祖孙父子进士”六个大字。  

10、诗臣沈晓湖  

沈晓湖,生卒年不详,山阴州山寿胜埠头人,名宝森,字晓湖,清咸丰二年(1852)举人,曾任平湖、龙泉教谕。  

沈晓湖毕生究心诗词,作品丰富。身后,弟子校刊其所作诗词,辑成《因树书屋诗稿》12卷,计古今体诗1335首,于清光绪年间刊行于世。  

《湖塘即事》是《因树书屋诗稿》开卷之作,描写了清新的故乡风景:  

纵棹秋江远,  平田落涨痕。  

村烟连水晚,  山雨隔湖昏。  

稻积高于屋,  菱残浮到门。  

比邻新酒熟,  留客倒清樽。  

十里湖塘与寿胜埠头相距不远,古鉴湖一水相通。这里稽山青青,鉴水滔滔,平田沃野,山色湖光,已令诗人陶醉,更何况菱香酒熟,共话年丰,邻里乡情,其乐融融。这是一首田园诗,也是一卷风俗风情图。  

《有怀鉴湖春事》一诗,写的是鉴湖风光:  

五里人家十里塘,  画帘人影对湖光。  

桃花水满分秧早,  楝子风来煮茧忙。  

临水小门通酒市,  转桥深树出茶樯。  

当年只道寻常事,  客里相思为断肠。  

诗人作本诗时,已远赴浦江为官,“当年只道寻常事,客里相思为断肠”,抒发了他对故乡深深的怀念和眷恋。  

《晓起》一诗是写在寿胜埠头老家村居光景的:  

晓梦入啼鸟,  清晖漾窗户。  

岚气交花光,  窥帘相媚妩。  

倦眼眩山绿,  知有夜来雨。  

忽报海棠开,  杖藜枉春圃。  

寿胜埠头这个水乡古村,依山临水,江流穿村而过,桥头小市,水涯人家,岚气花光,窥帘相妩,恬淡安宁犹如桃花源。沈晓湖笔下的寿圣埠头往日图景,曼妙无比,令人神往。  

书剑南诗后  

形胜中原弃不收,年年家祭拜松楸。  

荆襄未及留雄镇,关洛谁能扼上游?  

天水至今无片土,临安终古有高楼。  

衰年勿为南园诮,北伐原来为复仇。  

   

剑南崛起东坡后,杨范尤萧合就删。  

史笔居然追杜曲,诗情漫说衍茶山。  

人归红树晴川外,家在杏花春雨间。  

听说沈园频易主,惊鸿影里水潺潺。  

“剑南诗”:陆游有《剑南诗稿》一书。读此诗,可以感知沈氏胸中自有一股磊落之气。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