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与学生的零碎事(7)

 向日葵书屋520 2015-05-24

与学生的零碎事(7)

 (2010-12-26 09:50:04)
标签: 

教育

 

随想

 

杂谈

分类: 教有所悟

与学生的零碎事(7

 

柳永忠

 

一早上去教室找小亚,问她要“畅想世博、拥抱太湖”的征文,小亚轻描淡写地回答道:“我忘记了……”我一时简直无语。

教导处给每个班参加征文比赛的两个名额,隔周周五,我郑重其事地找来了小亚和另一位作文写得比较出色的学生,跟他们讲了这次比赛的背景,细致地指导了怎么写好这次征文。因为教导处规定的时间比较紧,我要求他们一定要利用双休日把征文完成,我甚至把自己的QQ号和电子邮箱都给了他们,如果要在双休日把作文给我,就通过网络传递。另一位学生在双休日通过QQ传给了我,而小亚的没有给我。我决定周一一早问小亚拿了以后修改了上交。现在小亚竟然给我这样一个结果,我怎会不哑口无言?

小亚在我的心目中一直是个全面发展的学生,她除了学习成绩优异,还有着一定的艺术修养,在学校书画兴趣小组小有名气。在跟家长及其他教师交流的时候,我一直用小亚这个例子表达这样的观点:参加书画兴趣小组,有一定艺术修养的孩子综合素养一般都较高。但这次小亚的表现着实让我吃了一惊,我不禁想到:或许有着艺术天赋、艺术修养的孩子,在性格上也和很多艺术家一样,有着多重性和复杂性的。小亚没有完成我交给的任务,竟然表现得如此无所谓,这是否也和她喜欢艺术有关呢?

所以,我也没有过多地责怪她,也以“艺术的态度”,跟她简单地讲了一下利害关系,就那样“宽容”地过去了。

 

单元测试卷刚发下去,小新就悄悄地来到我身边对我说:“老师,我想重考一次。”我看着他20来分的卷子,大声回答他:“不行!”小新被我的决绝态度吓了一跳。我是故意给他这样的“刺激”的,因为我已经意识到了“重考”对于小新的“双刃效应”。

好几次,单元测试过后,当看到小新的成绩比较低的时候,我都会让小新重考一次,重考的时候我还会采取一些“特别措施”,直到成绩让小新满意为止。很多次重考过后,小新还会很兴奋地到我那里索取卷子,说要带回家去,我知道小新“带回家”的意思。在《第56号教室的奇迹》这本书里,我也看到了 雷夫老师同样的做法,这样做确实能唤起“后进生”的自信。但是,我渐渐发现,就这样简单地让小新“重考”,让小新获取“满意成绩”,小新的学习自信是有了,但同时使他养成了一个不良习惯:平时学习马虎,反正测验过后老师会“想办法”让他获得“好成绩”。“重考”成了“双刃剑”,这不得不引起我的反思,我应该采取科学的措施实施“重考”策略“。这次“刺激”一下小新,就是重新实施“重考策略”的第一招。以后,我要让小新逐步明白老师给他机会“重考”的用意,要和他一起,向着“不再重考,也能取得理想成绩”的目标迈进。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