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棒喝”以后“广长舌”

 向日葵书屋520 2015-05-24

“棒喝”以后“广长舌”

 (2011-01-16 10:10:51)
标签: 

林清玄

 

小林

 

杂谈

分类: 得意一笔


 

柳永忠

 

在林清玄的记忆中,有两位印象深刻的老师。

一位叫郑人贵,学生们给他一个绰号“死人面”。有一次晚上林清玄和其他6个同学翻越学校围墙出去吃面,再次翻越围墙回校的时候,正遇上“死人面”。老规矩,林清玄和几个同学站成一排,逐个由“死人面”武力解决——木棍像暴雨一样打在每个人的左手心,直到血流不止。然后“死人面”丢下一句话:像你们这种人能考上大学,我把脑袋割下来给你们当椅子坐。后来翻越围墙出去吃面的7个人中有6个人考取了大学,但一个人都没有去割“死人面”的脑袋当椅子。反而后来听说“死人面”因癌症痛苦死去的情景,林清玄心痛了好久好久。因为林清玄还记着“死人面”的那句口头禅:“几年以后,你们就会知道我打你们,都是为你们好!”

林清玄记得的另一位老师是 王雨苍先生,他是林清玄高二的导师。林清玄当时是一个顽固不化、总是犯错的学生,几乎所有的老师都已经放弃了他。王雨苍先生不但没有放弃他,还一直跟林清玄说:“我教了50年书,第一眼就看出你是会成器的学生。”王雨苍先生一直给林清玄的作文打最高的分数,推荐林清玄参加各种作文比赛,有时王雨苍先生请假的时候,还让林清玄代他上国文课。在王雨苍先生的感化下,林清玄觉得再使坏就对不起先生了,于是刻苦努力,到今天果然成器。林清玄说,当听说王雨苍先生过世,比失去亲人还要伤心。

据说,禅师教育佛弟子一般有两种方法。一种以慈悲为基础,在生活的细节里找智慧来教化弟子,使弟子在如沐春风中得到开悟,使学生在无形中找到自己的理想和道路。这也被称为“广长舌”。还有一种是用极端严厉的方法来逼迫弟子,让弟子回到原始的自我,激发出非凡的潜力,这被称为“棒喝”。林清玄难以忘记的两位老师,王雨苍先生就属于“广长舌”,郑人贵先生就属于“棒喝”。不过,不管是“棒喝”还是“广长舌”,两者都是以“爱”为基础的,“死人面”的口头禅便是最好的阐释。

如今中国的教育提倡的是“广长舌”,要求教师要苦口婆心、不厌其烦地对学生进行引导教育,每个教师都要以慈悲为怀。甚至在某个法规中很幽默地提出班主任有“批评学生的权利”。不禁想到,教育学中最基本的原则——因材施教怎么实施呢?每个孩子都是不一样的,有些孩子需要春风般的语言进行教育,而有些学生不达到一定的“刺激”程度,再“广长舌”也是无济于事的。怎么来确定哪种学生用哪种方法,这就是需要教师修炼的。不过,最需要修炼的莫过于教师的“爱心”和“慧心”。

班级中的小林,调皮得要命。复习阶段,总是少做作业,我苦口婆心对他进行了很多次教育,他总是以孩子狡黠的目光朝我一望,然后故伎重演。那次,我在他少做作业的后面写上一句话:复习阶段要认真,请在下午第一节课之前把少做的作业补上。但小林并没有付诸行动。第二天小林不仅没有补好作业,又少做了作业。语文课上,我在表扬了几位作业认真的学生之后,点名批评了小林。看看小林,满不在乎的样子。我猜得出来,小林依然不会把少做的作业补好。第三天一早我走进教室,让小林把回家作业本交到我手中,和他一起看了前面两次作业,再看当天的作业仍然少做。我怒目圆睁,大声喝道:“整理书包,我送你回家!”小林望了我一眼,在我强大的攻势面前,忽然就蔫了。小林赖着不肯整理书包,我再次大喝,小林才慢吞吞地回到座位旁,还是不肯整理书包回家。我来到小林身旁,继续大声问道:“那你说该怎么办?”小林的眼圈红了:“下午第一节课之前一定把所有的作业都补好……”“补好还不够,我还要看你作业的字迹,如果写得马虎,还要惩罚!”我大声宣布。小林认真地点点头。回到办公室,我觉得小林在我的“棒喝”中有点可怜,不过,一年半的接触使我敢作这样的肯定:这样的刺激一定有助于小林的进步。

不过,我马上有了另一个想法:接下来,我应该扮演“广长舌”的角色。小林把补做的作业交来的时候我正好不在办公室。到放晚学前我回到办公室,打开小林补做的作业,见到的是小林本学期最认真的一次作业。于是,我在小林的作业后面写上了这样一句话:“这样工整漂亮的字迹,这样正确率高的作业,老师看了心里感到舒服,相信你在做作业的过程中也享受到了认真作业的乐趣了吧。加油,老师相信,期末考试你会取得理想成绩的!”学生马上要放学回家了,我匆匆赶到教室,微笑着把作业本递给了小林。我走出教室,还偷偷回头看了一眼小林,见到的是小林甜甜的微笑。最近几天的作业,小林没有少做过,而且做得特别认真。

“棒喝”以后“广长舌”,这样的教育效果真好!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