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物恋 | JIC周末书单

 真友书屋 2015-05-24
旅行是为了拍照,消费是为了Logo。我们的身体成为陈列架,而形形色色的物则是想象与灵魂本身。在这个时代,恋物如何成为一种信仰?
1
《时尚感官三部曲》
作者:李欣频
出版社:暖暖书屋
副标题:情欲料理+食物恋+恋物百科全书
出版年月:2014年12月
ISBN:9789869068543


书评:

“没有了灵魂的浮士德,不论得到多少东西都不会满足。”
对于物的迷恋,是一场无尽的追逐。李欣频在这本看似彻底华丽彻底沉溺的恋物百科书中,呈现出的却是对物的困惑与冷静,而她自己,及其笔下的文字,则组成了一个关于物的寓言。

书摘:
旅行时,我以shopping掠夺所有一见钟情的物件,以扩充自己的恋物版图。
这是依据阳光法案所公布:我的恋物情节,我的收藏型录,我的财产清单 ,我的百科全书。我以收藏这些物品作为中年后最大的慰藉,一如拥兵自重的诸侯,对外面的大环境进行一场无言的抗争,对内则在自己的国度内进行着宰制、却互相拥有的行为。
旅行仍在继续,收藏尚未停止,我体内的博物馆依然索求无度。

2
《永不褪色的时光》
作者: [美]克里斯托弗·博纳诺斯
出版社: 重庆大学出版社
副标题: 宝丽来的故事
译者: 胡玥
出版年月: 2015年5月
ISBN:
9787562488521

书评:
“它不只是一部相机,它还拥有生命。”
追踪宝丽来的前世今生,我们甚至可以清晰地看到上个世纪技术对人们理解与认识世界所产生的巨大影响:照相术的发明,重新定义了艺术与真实的概念与关系,而宝丽来,正如今天的iPhone,人们通过购买行为所消费的,不仅仅是一件商品,而是一种生活、一个时代。


书摘:

正如苹果的故事几乎都会追溯到乔布斯,宝丽来的传说也似乎始终聚焦于兰德。在兰德时代,他的知名度不逊于今天的乔布斯。柯达的主管们习惯用“他”来指称宝丽来,比如“他接下来会做什么?”就这样,在长达40多年的时间里,兰德和他的公司犹如一个整体。1972年sx-70相机系列问世(sx-70折叠式相机拍出的宽白边照片,正是公认的经典宝丽来照片),兰德登上了时代杂志(Time)和生活杂志(Life)封面。

3
《旅行箱》
作者: [法] 维罗妮卡·奥瓦尔黛 等
出版社: 浦睿文化/湖南文艺出版社
译者: 飒飒
出版年月: 2014年8月
ISBN:
9787540468217
书评:

本书列举了11个与旅行箱相关的小故事。曾经,一个坚不可摧的旅行箱是人们在追寻诗与远方时最重要的依仗,而关于旅行箱的故事,其实就是关于人生与传奇的故事。丢失与获得,现实与梦幻,过去与未来,路易威登(Louis Vuitton)首度公开家传档案库,打开探险家、画家、魔术师、流浪者、收藏家,以及时空旅人的旅行箱,揭示一段段不为人知的秘密。


书摘:
我们这里谈及的故事发生在一个“古老”的年代,那时的人们可以将整幅身家交付于一只坚不可摧的旅行箱,带着它走南闯北。在银行卡尚未面世的当时,富人们都会拖上万贯家财四处行走。威登是兼具美感与商业头脑的人(这并非没有可能),奢华的旅行箱是他的看家本领,但他很快便意识到,旅行箱安全是当下人们关注的首要问题(其实时至今日,情况依然如此,从未有过改变)。
4
《奢侈品策略》
作者: 尚.诺埃尔.凯费洛(Jean-Noel Kapferer)
/ 文森.白斯汀(Vincent Bastien)
出版社: 商周出版
出版年月: 2014年10月
ISBN:
9789862726303
书评:

这个时代为何如此需要奢侈品?为何物的消费成为一种介定身份与区隔人群的方法?如果脱离以价格所代表的消费能力的不同档次,对“奢侈品”的追逐,究其本质,是建立在一种竞争的社会关系之上的物的体现——人们通过对“物”的占有,来实现对他人和自我的无尽的超越。


书摘:
无论是珠宝还是汽车,意大利的奢侈品品牌都将国家的特质发挥到极致:美的技艺、拉丁式的感性和不断创新、不断给人惊喜的创造力。兰博基尼是科技的艺术作品,它们的美能让人停止呼吸,就像车身的流线外形能划破空气一样。因此,它们并非单纯的机械产品,更是一种艺术作品。每辆新车款都保持了意大利品牌的神秘特质:一方面,是情绪、敏感的感知和纯粹的感官体验(车轮的设计能给人强烈的感官体验),另一方面,是创意和源源不断的创造力。
5
《奢侈的!》
作者: [美] 黛娜·托马斯
出版社: 重庆大学出版社
原作名: Deluxe:How luxury lost its luster
译者: 李孟苏 崔薇
出版年月: 2011年12月
ISBN:
9787562463542
书评:
通过品牌,我们究竟在购买什么?
“奢侈”一词所包覆的另一个重要概念,是历史。因此,奢侈品并不仅仅只是一类商品,而往往成为历史的传统、优良品质的象征。如今,中国已成为全球最重要的奢侈品消费市场,“奢侈”一词已经成为利润转化的绝佳母体,然而,对利润的单一追逐,其结果只能是摧毁品质和历史本身。

书摘:
奢侈品行业已经改变了人们的着装方式,对经济阶层进行了重新洗牌,它改变了我们互相影响的方式,成为社会结构的一部分,奢侈品牺牲诚信,降低品质,玷污历史,蒙骗消费者,终于达到了上述目的。为了让奢侈品“唾手可得”,商界大亨们剥掉了所有让它们与众不同的特质。
奢侈品已经失去了风华光彩。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