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护肤迷信背后的逻辑(看完这10种真相,再也不会被护肤品忽悠了)

 haosunzhe 2015-05-24

| 微信第一风尚自媒体 |



范主说:护肤迷信你中了几条

(文|麦青Mandy,授权商务范发布)


几百年来的行业努力,却不为大众所知,无数代科学家的心血,都被纷繁忽悠的营销迷信给埋没了。


作为行内人,我经常会被人问到:给推荐个产品吧?也经常会被一些品牌或广告公司联系,给做个达人推荐吧?


一般,我就礼貌的“哈哈”或“呵呵”回应,不轻易推荐品牌或产品。为什么?因为1,我在行内多年,熟知肌肤问题往往非常复杂,必须仔细观察诊断,才能对症下药,不然,汝之蜜糖、彼之砒霜,对人对己,都不负责任。2,我不靠这个赚钱。

所以,我虽然写行内文章,但从不涉及护肤理念、秘籍、推荐等信息。只是最近被闺蜜刺激了一把,我才发觉,原来还有一大波妹子,包括闺蜜,被一些传统的护肤迷信所误导,白白错过了护肤的最佳时机,甚至造成过敏等各种肌肤问题。往往学历越高,妹子越容易执迷不悟,也就越被毁不倦。作为一位资深学霸,我也偶尔感慨,如果没进这个行业,肯定也会被误导。

因为,这些毁人不倦的护肤迷信背后,有不可察觉的文化历史背景和逻辑。原本,此文标题定为《那些诲人不倦的护肤迷信》,后来想想,觉得不妥。我不擅长像圣母或老师一样,撕破嗓子去吆喝、感化、教导、劝说别人,只擅长客观理性的分析归纳。所以,文章改名为《护肤迷信背后的逻辑》,只讲历史、讲逻辑、讲背景,至于对错取舍,还是各人自己拿捏吧。


迷信1: 天然去雕饰、素面朝天最美。

很多人以为这条是自古以来的理念,其实不然。中国从3000年前开始,一直流行涂脂抹粉,只要银子足够,没有哪家姑娘想素面出门。直到建国后,这条理念才真正流行,可以说,这是当时的一项基本国策。


为什么?当时国力太弱、连温饱问题都解决不了,何谈装饰颜面?有了这项基本国策,可以让女人安分守己、不要造反、不要忙乎外表,要和男人一样参与革命生产。所以当时,姑娘们穿着千篇一律的蓝色工服,留着一模一样的齐耳短发,脸上不敢擦任何护肤品,更别提香水。谁要是有一瓶花露水,得要上报组织。


几十年过去,80后还是被如此教育——好女孩就要素面朝天,天然去雕饰的美才是真的美。所以,好姑娘们就无比乖巧的素面朝天,连防晒也不用,因为很多防晒涂上去又油又白,一点都不素颜。好姑娘更不会化妆啦,只有不好好学习的坏女孩才涂脂抹粉呢!


所以,好姑娘们都在不知不觉中,被晒脱皮、被晒黑、皮肤愈来愈干燥、黯淡、长斑,长痘之后置之不理、从不敢进美容院……总之,很多姑娘因此而错过最佳护肤时机,皮肤底子彻底被毁。前段时间,我读到毕淑敏的一篇散文《素面朝天》,才越发了解,这条理念的危险之处,在于它是通过正儿八经的文化教育途径,从而毁人不倦。


有一次吃饭,有一位皮肤暗淡的90后妹子骄傲的告诉我,她平时什么都不用,因为她信奉天然美。我瞧着她脖子上的皮肤并不太黑,就是脸蛋黑,且有起皮过敏症状,于是心里暗叹,真是无知害死人。


什么叫素颜美?不是所有的素颜都叫美。皮肤是生命组织之一,生命无比脆弱,皮肤也一样。如果你置之不理,或者压根不好好保护,只会加速衰老、死亡。任何时候,都不要傻乎乎的裸脸上阵,紫外线空气污染灰尘杂质PM2.5,无一不在凌迟你的皮肤。哪怕你什么都不愿意涂,请一定要涂防晒。在目前的护肤行业里,最有效的品类是防晒,而且如今的行业技术,已经足够发达,防晒不再油腻厚重,且耐水耐汗,非常舒服方便。


迷信2: 化妆会伤害皮肤,不能化妆。


这条理念可以这么翻译“电脑有辐射,不能用电脑”。实际中,除了孕妇,可能没人会因为辐射而放弃用电脑吧?


这其实是一种逻辑缺陷:A是坏的,所以不能做A。问题是:A的范畴很广,层次很多,有好有怀,好坏也会随着时间变化,缺少前提和限定条件,是有致命逻辑缺陷的。为什么这条理念会流行?有两个原因。(1)和迷信1类似: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社会不鼓励化妆,就会创造出很多冠冕堂皇的道理去佐证。(2)中国人往往没有好的化妆品习惯:不彻底卸妆清洁、粉刷粉扑不清洁、化妆品随便放在潮湿的卫生间,这些不良习惯都会造成皮肤损伤。久而久之,就会认为是化妆品造成的损伤。


行业发展至今,技术每年都在进步,在持续提高产品效率的同时,降低过敏率。只要你不是皮肤极度过敏、或者已经被损伤,尽可以放心使用好的化妆品,只要习惯得当,尤其是卸妆彻底,就不会有问题。


但这并不意味着,当前的化妆品同时可以护肤。可能未来技术能够达到这一步,但目前还不是,只能做到不损伤皮肤,暂时还做不到护肤。请注意,含有护肤成分,不一定能真正护肤。从成分到真正发挥作用,中间还有一大截路要走。打个比方,上等鲍鱼,并不等于好吃,中间还有很多步骤要做,对吧?


迷信3:食补才是护肤王道,不要靠护肤品。

如果食补真有用,人类还发明护肤品干嘛?说来好笑,全世界也就中国,喜欢提食补的概念。这背后,一方面有很深的文化痼疾,什么都是吃吃吃,什么问题都想用吃来解决。另一方面,是深受中医影响。


食补本身不错,错的是,人们用食补去替代护肤品,这纯粹属于混淆概念、浆糊思维、以及偷懒思维。皮肤不是藏在身体里不见天日的五脏六腑,而是日日冲在前线的身体组织。食补能够通过调理五脏六腑,进而间接影响皮肤,但无法抵挡外在的环境侵害(氧化)。所以放心,你皮肤不会因为你吃了燕窝人参就怎样,该起皮还起皮、该长皱纹照样长。


换个逻辑想,如果食补有用,慈禧根本不用整那些美容方子吧?


迷信4: 天然的,就是最好的。


这条理念也并非自古就有,而是2003年左右才开始流行,其实是商家推动的理念。


古人根本没有天然的概念,因为所吃所用皆来自于天然。全球真正开始强调“天然”,是从石油的大规模利用开始。而中国人对天然概念的推崇,根源则是商家推动。


早年玉兰油旁氏等国际大品牌进入中国时,全国女性根本不介意什么天然\非天然成分,只关心功效白不白。随着品牌增多、竞争加剧,尤其是韩系品牌涌入,为了追求竞争差异化,各个品牌开始大力推广“天然”概念,久而久之,在消费者脑海中埋下这个理念:天然的,就是最好的。


然而,商家所宣传的“天然”,是经过剔除的概念。他并不会告诉你,这个产品除了有天然植物成分之外,还有其他非天然成分(当然都是非常必要的成分)。而消费者也固执的选择性认为,天然就意味着整个产品都应该是天然的,不应该加入其他非天然成分(哪怕是必要成分)。但实际上,化妆品作为一种要调制、要大规模生产、要存储、要频繁使用的制造业产品,是不可能像自己家熬的绿豆粥一样“纯天然”,必须要加入必要的化学成分,以保证其稳定性、新鲜度、令人愉悦的肤感和味道。


这种买卖双方不约而同的错误认知,会让很多品牌躺枪、也会让很多消费者陷入茫然无措——比如,随便某个大V发出一些耸人听闻的文章:“某某大牌化妆品含有防腐剂”“防腐剂的七宗罪”“某某天然产品并不天然!”接着,就会有无数信徒盲从,也有无数品牌躺枪。


究其根源,知识不够,才容易迷信、容易盲从、容易不知所措、容易自己吓唬自己。现在的化妆品行业已经不是一百年前,在自家炉子上随便煮两瓶就拿出去卖了,而是要经过工程师/配方师的精密调制与反复测试,才会上市。要相信科学


迷信5: 只要补水就够。

这条也是2003年以后,由韩系品牌炒热的理念。


为什么韩系品牌会炒作“补水”?原因有三:(1)韩国属于温带季风\海洋性气候,大多数韩国人皮肤比处于大陆干燥性气候带的中国人更好,没有太多皮肤问题,有问题也会早早去医院求诊,对护肤品的需求以基本补水为主。(2)补水最容易做。韩国的美妆行业起步很晚(因为建国就很晚……),但发展迅猛,迅猛背后是拔苗助长的短平快操作模式。(3)补水在当时最具有差异化。因为日本和欧美品牌当时在中国强调的是“美白&抗老”,而补水相对空白。


总之,“补水就好”不是天然的理念,而是被韩系品牌灌输的后天理念。那么,实际上真是只补水就够吗?换个逻辑想,如果补水就够,那慈禧太后整那么多美容方子干嘛?不就天天泡澡+涂水就可以了?


皮肤是非常精密、复杂的器官,没有一劳永逸、一蹴而就的解决方法。中国人思维里有个很大的问题——惰性。这种惰性表现在“单一思维”与“逃避思维”。比如妄想用补水单一方案,解决复杂的皮肤问题,以及逃避“衰老”。我时常感慨,中国女性可能是全世界最年轻的女性了,为什么?总不承认自己老了——无论思想上承认不承认,皮肤客观上老了就老了,补水是基础,更需要抗老。


实话说,全球整个护肤品行业,在过去两个世纪当中,一代又一代行业专家,就是为攻克一个终极命题:延缓衰老。所谓美白、补水、抗痘、抗敏等细分命题,都只是中途衍伸出来的小支派。很可惜,这几百年来的行业努力,却不为大众所知,无数代科学家的心血,都被纷繁忽悠的营销迷信给埋没了。


迷信6:只信单品,不信品牌;或只信品牌,不信单品。


这条看起来互相矛盾,其实不然,本意是想让大家不要走极端,要综合考虑,要平衡。目前整个市场上,强大的品牌也有弱势的单品,弱小的品牌也有强势的单品。不可一概而论。为什么会有这两种极端思想?因为思维惰性与信息不对称,市场上充满了信息噪音。


所以,很多姑娘买了很多不同品牌的王牌产品,然后八国联军、齐齐往脸上招呼。最后发现效果并不明显,或者有了效果也搞不清楚原因。如果你清楚化妆品的产品设计过程,就会明白,为什么导购小姐会劝说你,买产品最好买一套。因为,我们在设计产品时,一般是整体思维,很少有单品思维。比如,我们首先会设计一个系列的整体概念、整体功效,然后让这个系列的每个单品(洁面、水、精华、乳、霜、眼霜、面膜),都为同一个功效服务,共享一个概念和主要成分/机理,单品之间的主要区别在于配方程度。所以,往往一个系列搭配使用,才会有显著功效。不同品牌的配方机理与成分不同,混合在一起使用,容易有副作用或冲突。


也有姑娘因为爱一个品牌,而购买它的弱势单品,还固执的不愿意更换。其实,再强大的品牌都有弱势,世界上品牌还是很多的,新品牌小品牌也有诸多大牌所没有的好产品。要多去了解、尝试,不用一棵树上吊着。但原则上,绝不推荐各位去尝试“价格低、广告多”的品牌——因为显而易见,产品配方没花多少钱。


迷信7:面膜。


很多人好奇问我:为什么面膜这么火?其实这和补水一样的道理,是商家推动的理念。原因有三:(1)面膜好做。对比水乳霜精华而言,面膜的制造门槛很低。无数商家拥进来,拼命吆喝,搅动市场风向,最终造成面膜很火的现象;(2)国际大牌很少做面膜,给了国内品牌机会做面膜,竞争少,门槛低。(3)面膜的使用时间短,购买频率高,更类似于快消品,而且面膜的即时效果明显。


面膜本身没有错,但神话面膜、造成大家迷信面膜是危险的。为什么?因为迷信会让人失去理智,盲目信从某些根本没有经过检测的产品。面膜只是护肤品整个系列中的一个单品,需要科学合理使用,需要整个系列搭配使用,不可全部寄希望于面膜,也不可过于频繁使用,更不要盲目一头扎进代购或者微商。


迷信8:敏感了就什么都不用。


很多姑娘在过敏后,习惯杜绝所有化妆品,其实反而可能会加重敏感。因为外在环境侵害,尤其是阳光,是造成皮肤损伤的一大原因。如果你不能物理防晒,也不采用化学防晒,不适当使用一些保护皮肤屏障的护肤品,会出现敏感恶化。


还有个情况很有意思:以前我们内部研究表明,亚洲女性中超过40%认为自己是敏感肌肤,而西方女性的比例就很小,虽然西方女性的皮肤病貌似更普遍一些。所以,这里有一个概念差异:“实际敏感”和“认知敏感”。


如果是认知敏感,又什么护肤品都不用,那显然得不偿失。如果是实际敏感,建议去就医,在医生的建议下适当使用护肤品。实话所,敏感的肌肤原理很复杂,很难一两瓶护肤品就解决,尽量要就医,当然要找好医院,不然还不如啥都不用呢。


迷信9:外国的月亮比中国的圆。


早几年,这条理念也许是对的,当时国外品牌的研发能力、品质管控能力超过中国品牌;甚至很多姑娘千里迢迢让人从国外代购,而不从国内专柜上买同名产品。为什么?根源在于国力差距造成的不自信,这一点很好理解,不做赘述。


但现在,随着国内的研发水平不断前进,大批国外品牌也直接把工厂搬到中国,产品差距在缩小,甚至在部分品类和功效上,已经不相上下(指的是同等价位的品牌)。尤其是,中国模仿韩国,在护肤品的肤感和味道上,下了很多功夫,比西方品牌表现更卓越。很多西方品牌主要还是为西方人设计产品,肤感和味道并不舒服,尤其是那些压根没进入中国的品牌。如果在保证同等功效的前提下,当然鼓励大家选择让你愉悦的产品了,毕竟护肤本质上是为了让自己开心。


还有一点,就算是国际品牌,目前也会在中国销售不同的产品,也许产品名一样,但其中的配方已经过改良,更适合中国人的皮肤类型,所以代购的不一定适合自己。


迷信10:自己动手,丰衣足食,信奉各种DIY。

这条理念和迷信4一样,本质上是在追求“天然、安全”。但它不是后天的,是深植于人内心的理念——人本质上更信任自己。当然,淘宝也起了推波助澜的作用,很多人在淘宝上卖自己DIY的产品,并煞有介事推广自己的DIY方法,信徒无数。


DIY好不好?打个比方,如果是兰州国际的拉面方子,你勉强学学,是可以DIY出来的。但如果是米其林餐厅的方子呢?就算大厨亲自在旁边指导你DIY,都不可能一模一样。同理,如果你只要求凡士林随便抹抹,那没事,尽情DIY吧。但如果你想对自己的脸好一点,就不要自己坑自己了。


化妆品不是简单几个成分搅拌搅拌就OK了,要全面考虑成分、机理、包装、环境、时间、运输、使用方法等无数环节,负责任的品牌一般要经过长达一年的反复测试,才会上市。这些都是在自己家没法DIY的。


过年期间,朋友圈微博疯传一篇文《2014年化妆品呵呵榜》。我看了之后,非常感慨,也很可怜我们的消费者——就是因为有这些一知半解的所谓专家、更多是想要出名的媒体或自媒体,打着科普名义混淆概念,假借打假来造假、假借防忽悠来忽悠大众。可惜真正的专家,因为各种原因,很少发声,也很难写出这么招人喜欢的情绪化文章。


往往,真理并不受人待见,因为它不可爱。但可爱的,不一定是真理。




1个月前,行内一位前辈(某原料厂的老总)给我发短信,言辞恳切,拜托我多写一些行内文章,只要我肯写,他们愿意为我提供尽量多的原始技术材料。目的只有一个,希望能改变行业内外,信息不对称、信息噪音过多、迷信盛行、为赚钱而不择手段的状况。


我当时心里咯噔一下,有一种红小兵被毛爷爷点将的感觉。我呢,热心有余、能力不足,胸大无志,知识有限,只写自己想写的东西,只为自己心里踏实、开心、晚上睡得着觉,无所谓改变不改变,影响不影响。如果有幸能影响,哈利路亚。如果不能,反而徒增别人烦恼,那就善哉善哉。(全文完)


(本文经授权商务范发布|来源:微信公众号:微信公众号:麦青杂文铺,订阅ID:mqzwp2015)

麦青Mandy , 北大裁女,美妆Marketing从业者,实战经验丰富,力求抛却浮华忽悠的言论,去伪存真。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