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三国演义》,到底“义”在哪里?

 青梅煮茶 2015-05-24


《三国演义》

到底“义”在哪里?

“话说天下大势,分久必合,合久必分。”这是所有的中国人都非常熟悉的那句话,也是《三国演义》的最最重要的一句话。


说起来非常奇怪,在全世界的历史中你都很少看见这样的现象:


分分合合,合合分分,分中有合,合中有分……而中国历史上的二十四个朝代却偏偏就是如此,它使得漫长的中国历史就类似于一连串的劳而无功的建筑工程,刚刚建成又拆毁,刚刚拆毁又去搭建……把一座高楼大厦建建拆拆反复了二十四次。


这分了又合、合了又分的分合之道,实际就蕴涵着中国历史发展的全部秘密。中国历史的“悲惨”也在于此。


三国是乱世的三国,英雄是乱世的英雄。《三国演义》就是对于乱世的反映、反思与反省。而这无疑正是《三国演义》最为成功之处。


那么,导致“乱世”的原因是是什么呢?


是“失德”,这是《三国演义》所给出的答案。


从历史的角度看,这个答案无疑是肤浅的;从今天的角度看,这个答案无疑是错误的。面对乱世就把责任推给贪官污吏,到了盛世就把原因归于清正廉明,这实际是中国人的一个非常传统的看法。


其实,出现乱世的原因应该从两个根源的角度去把握。一个是现实的根源,一个是人性的根源,更深刻的是人性的根源。


从是现实的根源看:三国无义战,曹操、刘备和孙权都是战争狂徒。


所以说,《三国演义》认为中国的乱世是因为“失德”才造成的,就无疑遮蔽了历史的真相。


事实上,中国的乱世是因为中国社会的专制体制所使之然,是因为这个社会的专制体制决定了:有权就有一切,没权就没有一切。


结果,认识到这一点的人越多,中国就越是动乱不已。如果这已经成为社会的共识,那么,中国的乱世也就无可遏止了。这,就是中国三国时代乱世的总根源。


再看:三国的乱世和人性之间存在什么关系?


国的乱世是人性的觉醒还是人性的迷失?


遗憾的是,《三国演义》在这个问题上交的是一张白卷。



在中国,乱世的出现与爱的缺席、与人性向善的缺席、与不断向前向上的人性力量的缺席密切相关。由于宗教的缺席,在中国并不存在西方那样一种人性向善、那样一种不断向前向上的人性力量。


国家权力由于失去了人性的监督,失去了人性的推动。也失去了人性的制衡,结果就从有限的工具转变为无限的工具,也从有限的权力变成了无限的权力。而无限权力会导致什么呢?


当然是无限的政府,这就是我们在中国看到的“一人之天下”;而无限的政府和无限的权力,不但必然导致无限的腐败,而且必然诱发无限的人性的恶;其结果,就是永远的“乱世”与暂时的“盛世”。


《三国演义》认为造成乱世的根源是“失德”,基于“失德”的历史判断,关于怎样促成国家的统一,《三国演义》理所当然地为中国历史开出了“药方”。


这就是:“补德”。而在我看来,造成三国的乱世的根源却是:失爱;而促成乱世结束的正确答案应该是:补爱!


对世风日下,道德沦丧的总结从来就是中国的一大特点。因此,“补德”也就成为一种老生常谈,在乱世中,我们往往不是从人性向善的缺席导致无限权力以及无限权力对于人性向恶的诱发的角度去反省,而只是归罪于道德沦丧。


因此,我们误以为:只要在铲除道德沦丧者的同时去重塑道德,就可以匡救乱世。这实在是一种天方夜谈。事实上,这完全是出于中国人的一个痼疾:道德高估。


而从道德的高度对一个政权进行判断,那就更加糟糕了。因为政治的运转根本就是在道德之外的,也从不服从于道德的规范与束缚。以道德的标准去评价,这本身就是隔靴搔痒、隔岸观火,根本无益于任何的乱世兴废。乱世是所有人共同的失误,不存在什么好政权、坏政权,好人、坏人,中国实际存在着的就是“抢椅子”的游戏。


几万万人抢一把椅子,最后几个人抢,最后到一个人把这把椅子坐定为止。中国的历史其实就是抢椅子的历史。你们千万不要去做这样的道德判断,最后坐在这般椅子上的,肯定就是好人,你们也千万不要去做这样的道德判断,没有坐到这把椅子的,肯定就是好人,成败得失可能与很多东西有关,但是就是跟道德无关。其实,在中国不存在“好”和“坏”,在中国只有“弱”和“强”,只有弱肉强食。


这也就是说,既然乱世出现与人性向善的缺席、不断向前向上的人性力量的缺席密切关,也与对于国家的人性的监督、人性的推动、人性的制衡的缺席密切相关,更与在作为无限权力的国家的诱惑下粉墨登场的人性向恶密切相关,简而言之,就是与“失爱”密切相关,那么,唯一的办法就是“补爱”。


可惜,《三国演义》放弃了这个角度,它并没有去为乱世“补爱”,既没有在乱世中去反省人性的迷失,也没有在乱世中去呼唤爱的莅临。


再者,我们的前辈为什么要去“演义”三国。


这里,我们要注意这个“义”字。在日常生活中,我们一般是讲“仁义”,是“仁”与“义”放在一切的,但是一旦人们面临绝境时,“仁”与“义”之间的对话关系就出现了全面破裂,处理私德的“孝”与处理公德的“忠”(“孝”的延伸)也出现全面破裂,这个时候,“义”,就成为乱世的精神动力。


你看中国人在日常生活的对话关系全面破裂时讲的“大义灭亲”、中国人在社会生活的对话关系全面破裂时讲的“起义”,甚至中国人在放弃了所有的正常的对话关系而被迫做了土匪上了梁山时所讲的“侠义”。


对此,鲁迅精辟地概括为“三国气”,他批评说:中国之所以盛行《三国演义》故事,就是因为中国人身上有“三国气”。这里的“三国气”实际就是指的它所推崇的“义(气)”。


一旦这种义气被绑架到历史的战车之上,一旦被置身于“敌我”、“好坏”“是非”的价值语境之中,也就反而美丑不分,善恶混淆,不但往往成为罪恶的帮凶,不但往往因为自己的“义气用事”而不惜将更多的无辜者拖入苦难的深渊,而且往往其自身就是最大的罪恶。遗憾的是,我们却往往对此有意或者无意地视而不见。


中世纪有一个著名的学者叫奥古斯丁,他说了一句很好的话,我很感兴趣,他说:“爱在我们体内造成了一种死亡。因为凡是爱觉醒的地方,罪恶的暴君Ego(我)就死亡”。但是看一看《三国演义》,我们就会发现,在《三国演义》里没有这种爱。


因为在《三国演义》里没有爱的觉醒也没有罪恶的死亡。你在《三国演义》里看到爱的觉醒了吗?在任何一个地方你都没有看到。那么,你看到罪恶的消亡了吗?


在任何一个地方,你也都没有看到。而且,《三国演义》不管怎么“演义”当时的“三国”,它都永远没有办法面对一个事实,那就是:九十六年三国的分裂。之后又导致了三百年的中国内战。它的原因是什么呢?就是因为我们没有爱的觉醒,结果罪恶就永远没有消亡。



三国演义

以书交友,以文会友,不亦快哉

(按指纹“识别图中二维码”即可关注) 

感谢支持方:微中医 www.weizy.cn

最大的中医问诊社区,询必回,问必答!

点“阅读原文”,在线咨询中医,每日限50人

↓↓↓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