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回顾 | 使用湿纸巾的安全分析指南

 长沙7喜 2015-05-24

去年夏天央视曾经发过一篇新闻,是关于湿纸巾中间有“低毒”物质,长期使用对儿童有害。我们当时写了一篇文章分析。最近后台问这个问题的读者又多起来了,所以我们将之前的文章重新修订一遍。每次修订旧文章,都发现不少过去的错误、不足和缺失,所谓“以今日之我,战昨日之我”,做科普的就是这么无聊。


这次犯事的主要是湿纸巾里面的丙二醇,罪名是有毒,如果让孩子擦手,之后孩子吃手就会中毒。一些热心媒体编辑还给出了中毒数据:“湿纸巾对于儿童来说,急性毒性是79毫克每千克体重”。这是有史以来我们第一次看到“湿纸巾”之类的产品居然有个每公斤体重的急性毒性数据,不知道是喂什么动物吃什么牌子的湿纸巾来做的实验呢?


那我们来看看丙二醇和湿纸巾有没有问题。


丙二醇其实不止一种,在湿纸巾中用到的叫做1,2-丙二醇(Propylene Glycol),是一种无色也几乎无味的吸水性较强的粘稠液体,在湿纸巾中用到它的原因是保湿和杀菌。


湿纸巾需要杀菌成分比较好理解,毕竟细菌很喜欢湿润的环境,尤其是大包装湿纸巾如果没有杀菌成分,开包之后就会成为细菌的乐园。保湿则是因为用湿纸巾擦手之后,随着水分挥发,皮肤会变得更干燥不舒服,而丙二醇的吸水特性可以帮助皮肤保湿。


那么丙二醇有多少毒呢?在丙二醇的毒性栏目上,写的是“低毒”。央视记者认为低毒是骂人,无毒才好,而化学家则认为世界上根本没有“无毒”的事物,用“低毒”其实已经是很夸奖丙二醇了。


低毒的丙二醇的口服急性毒性不是某些媒体所说的每公斤体重79毫克,它的口服急性毒性LD50(吃多少会死掉一半小白鼠)是超过20000mg/kg。毒性比我们餐桌上常见的酒精(约10000mg/kg)或者食盐(约3000mg/kg)要低好几倍。


事实上,丙二醇的确也是我们餐桌上常见的食材,一种会用在很多食物里的食品添加剂,在糕点类里面的使用量上限是0.3%。在食品添加剂中,都属于比较令人安心的。湿纸巾上的那点丙二醇擦到手上后,即便真被宝宝吃掉,也不需要家长太担心。




不过虽然丙二醇没那么可怕,但的确有可能会对宝宝造成伤害,这和低毒还是无毒没关系,每个人的免疫系统都不完美,所以有可能本来无害的事物过敏。对丙二醇过敏的人并不多,但的确也有可能发生。


宝宝的免疫系统还在发育中,所以过敏更常见。天天给宝宝用湿纸巾擦屁股,就是一个常见的造成红PP等问题的原因。即便会有一些婴儿湿纸巾说自己不含丙二醇是纯天然成分。但天然却比丙二醇麻烦的多的过敏原到处都是,“天然”不代表安。如果经常用湿纸巾接触宝宝的皮肤,不管是含有什么成分,都会增加引起过敏的可能性。


所以,关于湿纸巾:

1,湿纸巾最好不要作为日常长期使用的育儿清洁工具,便便完,用温水冲洗,然后用干净的毛巾或者纸巾擦干,这样可以减少患红pp等问题的出现概率;


2,无论是在家中还是在室外,最好还是用自来水洗手,辅助肥皂洗手液,这样清洁除菌是最简单有效;


3,在条件不允许洗手的时候,湿纸巾是一个还OK的清洁方法。合格的湿纸巾产品的毒性不需要担心,但有可能对特定人群的皮肤有一定刺激性。宝宝用某种湿纸巾后皮肤是否过敏,是判断要不要用下去的最好标准;


4,假如你家没有真空无菌包装生产线,那种湿毛巾放袋子里代替湿纸巾的方法,听听就算了。没有丙二醇和其他抗菌成分的湿毛巾,装在湿润温暖充满氧气的塑料袋里 。等你用的时候,毛巾和手哪个细菌更多还真不一定。


关于湿疹可以发“湿疹”到我们的微信公众号“一小时爸爸”来看,关于洗手消毒的其他文章,可以发“消毒”来看,关于其他儿童用品的关键字,可以从公众号底部工具栏中查询。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