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祖:郭子仪 祖父:郭宝玉 父亲:郭德海 长子:郭秉仁 次子:郭秉义
名将世家郭侃是唐代汾阳王郭子仪的后裔。其祖父为 郭宝玉,父亲为 郭德海,郭侃是其次子。郭侃幼年时被 蒙古将领木华黎部下 史天泽所收养,留于家而教养之。弱冠为百户,鸷勇有谋略。 1232年从军伐金,任百户长。1245年升任千户长。 [1] 横扫中亚1253年,他随后跟从宗王 旭烈兀西征,其足迹越过 喀什米尔。1256年渡过 阿姆河。侵入波斯领土的第一个关口为鸾城阿拉莫德,此地乃是在一百六十年间席卷全西亚的回教伊斯玛伊教派暗杀教团的根据地。至 木剌夷(即暗杀教团所在地, 金庸的《倚天屠龙记》也提到过这个组织),郭侃破其兵五万,下128城,斩其将忽都答而兀朱算滩。兵至乞都卜,其城在担寒山上,用悬梯上下,以精兵把守。 旭烈兀筑夹城围之,不能下。郭侃架炮攻之,守将火者纳失儿开门投降。 旭烈兀又派郭侃前往游说兀鲁兀乃算滩来降,其父阿力据西城,被郭侃攻破,逃走占据东城,郭侃又攻破此城并杀之。兵至兀里儿城,他埋下伏兵,下令听到钲声就出动,敌兵果然前来,伏兵起,全歼敌军,海牙算滩降。又西至阿剌汀,破其 游兵三万,祃拶答而算滩降。兵至乞石迷部,忽里算滩降。而也以此事为开端,当其转往东南准备征服 喀什米尔时,竟然不战而胜,被称为不费一兵一卒即可陷城的常胜将军。依据《元史》的记载,他是个有时利用骑兵的机动力展开奇袭,有时则布下伏兵,除此之外,在攻城战方面也相当拿手。直到 巴格达的攻防战为止,他总共攻陷落了一百二十八座城池。 [2] 攻陷巴格达1257年十二月,郭侃随 旭烈兀进攻黑衣 大食国首都 巴格达(黑衣大食国,即阿拔斯王朝,父子相传37代,当时有士兵数十万。),破其兵七万,屠西城,又破其东城,东城的宫殿都以沉香檀木建造,他放火焚烧,香气传出百里,得到七十二弦琵琶、五尺珊瑚灯檠等珍宝。 旭烈兀为防敌人逃走,特地在 底格里斯河上设浮桥阻拦,并用兵船巡逻,哈里发木思塔辛上船逃跑,见到河上有浮桥阻拦,就自缚投降。 1258年二月,这座一千零一夜故事中的都城 巴格达在决死的防卫战中陷落,有503年历史的 黑衣大食王朝至此灭亡,结束了回教教主政权。其将纣答儿逃走,郭侃追击,于暴雨中斩纣答儿,又陷三百余城。 [2] 大破十字军在攻陷了 巴格达后,夫拉可汗并没有停止西进。又西行3000里,到天房(即 沙特),其将住石请降,手下都相信而不做准备,郭侃说:“轻视敌人者灭亡,行军用兵多欺诈,如果中他的计,是莫大的耻辱。”于是严加防范。住石果然来偷袭,郭侃大败之,巴儿苏丹降,下185城。又西行四十里,在军队已歇息时,郭侃突然召集他们出发,只留几个病卒,西行十余里再扎寨。敌军不知道,来袭时只杀了病卒,可乃算滩大惊说:“东方的天将军,真是神人啊。”于是归降。 1260年, 旭烈兀命郭侃渡海,收富浪(即Frank, 法兰克人,阿拉伯人对欧洲人的总称。此处指的应该是当时由基督教骑士团控制的 塞浦路斯),是当时占据叙利亚和巴勒斯坦一带的欧洲人基督教徒之骑士团或是小国家群,这时的西方世界正是处于 十字军东征的时代。 郭侃一共攻陷了一百二十座左右的富浪城池,在地中海岸策马,然后北上侵人了 小亚细亚半岛。郭侃劝降富浪的首长兀都算滩、加叶算滩、阿必定算滩等人,兀都算滩说:“我昨天所梦到的神人,就是将军啊。”随即归降。到石 罗子,敌军前来抵抗,郭侃直出掠阵,一鼓就击败敌军,换斯干阿答毕算滩降。到宾铁,郭侃以奇兵袭击,大败敌军,加叶算滩降,又破兀林 游兵四万,阿必丁算滩大惊,前来归降,得城120。向西南走到乞里弯,忽都 马丁算滩来归降。郭侃回到了夫拉可汗的阵前。这时虽然发生了侵入埃及的 蒙古军为单眼猛将拜巴尔斯所败一事,郭侃在拜别了夫拉可汗后东归,郭侃回军前往重庆钓鱼城蒙哥大汗帐下报捷,适逢蒙哥死于钓鱼城下。 [3] 献策攻宋郭侃在听闻蒙哥之讣报后率兵归国。东边传来了 忽必烈汗即位的消息, 1260年,忽必烈登基为帝,郭侃脱离 旭烈兀并觐见忽必烈。郭侃上疏陈建国号、筑都城、立省台、兴学校等二十五事以及平宋的策略,大略是攻克襄阳,而后直取临安,孤立钓鱼城。 [4] 1261年,任江淮大都督。 1262年二月, 益都李璮和徐州总管李杲哥叛 蒙古,宋将 夏贵也进攻元朝。 史天泽推荐郭侃前往讨伐,他奔袭至徐州,击斩李杲哥。夏贵迁徙军民南去,郭侃追击,过 宿迁县,夺 回军民万余人。受赐金符,被封为徐、邳二州总管。李杲哥之弟驴马,又与夏贵以兵三万来犯,郭侃出战,斩首千余级,夺战舰二百。 [5] 1268年,平定吴乞儿、济南道士胡王的民变。 1270年又平定和尚臧罗汉与赵当驴的民变。被封为万户,随军下襄阳,由阳罗上流渡江。 1276年,元军攻占江南平,郭侃受封宁海知州。 2主要成就编辑郭侃有勇有谋,擅长使用火炮。郭侃大半生跟随蒙古军队西征,一生攻下了约七百座城,其中有中国式的城、伊斯兰式的城和西欧式的城(叙利亚的十字军小国),郭侃行军有纪律,常于野外露宿,暴风雨时也不入民舍,军队所至皆兴课农,吏民畏服。 [7] 3历史评价编辑宋濂:“侃行军有纪律,野爨露宿,虽风雨不入民舍,所至兴学课农,吏民畏服。” [8] 柯劭忞:“元之兵制,汉人无将蒙古兵者。旭烈兀平木剌夷及报达,郭侃之功在怯的不花诸将之右。其事或虚罔不实。” [9] 田中芳树:“即使是把他当成如好莱坞电影般具华丽风格之冒险电影主角也不是不行的。” [7]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