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我国自主研发全球首个生物工程角膜上市

 haosunzhe 2015-05-24

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总局5月23日透露,由我国自主研发的全球首个生物工程角膜正式投入生产,这将改变我国传统的角膜移植手术中角膜供体来源奇缺的困境,为无数角膜盲患者带来光明。


取材于猪角膜 具有良好生物相容性


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总局指出,该产品取材于猪眼角膜,经病毒灭活与脱细胞等工艺制备而成,主要成分为胶原蛋白。该角膜在临床上适用于用药无效的尚未穿孔角膜溃疡的治疗,以及角膜穿孔的临时性覆盖。


中国工程院院士谢立信:


目前世界上很多国家都在研究生物工程角膜,但都没有突破。国外现在有用医用有机材料合成的角膜,但因为是化工原料,人体不能接受。我国这个是生物工程的角膜,因为猪的许多器官结构和人很接近,具有良好的生物相容性,且结构近似于人的角膜基质


角膜来源奇缺 我国41个眼库角膜库存几乎为零


近年来,因外伤导致角膜损伤的病例越来越多,各种感染、化学伤和各种外伤等都可能对角膜造成损伤。许多患者因为不能及时进行角膜移植而失明,甚至摘除眼球。


中国工程院院士谢立信:


我国国内眼库角膜奇缺,现在有41个眼库,但库存几乎为零,所有的眼库都遇到的一个共同难题就是角膜来源奇缺。


大多数患者无法得到角膜移植 导致永久失明


角膜病是仅次于白内障的第二大致盲眼病,我国现在有300多万这类病人在等待手术,每年还新增加约10万人。


据介绍,北京同仁医院作为全国开展角膜移植最多的医院之一,每年受捐的角膜才十几例,但目前登记手术的患者已超过1000人。


目前,角膜移植手术的材料来源基本要靠社会捐赠,但我国人捐献角膜现在每年不到1000例,大多数患者因为没有角膜来源,将导致永久失明。


北京同仁医院角膜病科主任医师邹留河:


这个生物工程角膜手术从2010年到现在已经做了115例,现在病人的愈后效果没有不良反应,目前临床的有效率达到94.5%,临床试验表明愈后效果已经接近人捐献角膜。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