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中年女性的“饥饿感”

 城北十五里666 2015-05-24

不想写爱情,还是逃不出爱情。

中年女性的爱情,是一盆盛放过的花,悄悄地从花坛上撤下,放在角落静静接受被淡忘的宿命。然而,哪怕一株凋敝了的花,它仍然源源不断地从根部吸收运送着养分,顽强蓬勃地蕴育着再一次怒放,翘首下一个春天。这才是身为花的使命。

在此,献上这段小插曲。一天我意外地接到一个电话,他是我年轻时的一场梦,二十年了,他又从梦境里浮了出来。无论曾经多么烂漫,今天都只是个谜团。很年轻时我们相遇,爱上对方。但我们生活在不同城市,逃不出分手的命运。再后来,我们都离了婚,他四处打听我的消息。就这样,二十年后的一个晚上,我们再次见面。

不可否认,我有所期待。我以为我们是有灵犀的,我以为我们的眼神都可以传达出同一个梦境,我以为我们可以在弃掉一个个情感赝品后,觅到最后值得珍藏的真品。可惜一切都在一句话间灰飞烟灭。“我是来开会的,不能在这里睡。”赤裸的歉意背后潜伏着的盛年男子的优越感。当时心里怀揣着蔷薇花般的美丽心境,骤然变成一捧耷拉着的狗尾巴草,黯然,无力。原来男人都是这般的别无二致。对不起,半小时的相晤后我不动声色地为无以为续的梦画上句号,从此我们是客气又礼貌的朋友。我不怪你,怎么能怪你呢,这么长的时间,足以把我们变成另一个人,我们已然不认识彼此。

我们都是时间的玩偶,它把我们作弄了,试图从他的眼里找回二十年前自己的影子。却清晰地看到了他眼里中年女性的渴望——你想要的不就是这个吗?一如《寂寞东京塔》里说的,“她们都很饿。”她们从心灵到肉体的空虚感亟需填充。像一只年迈的狸猫,为了不无谓地消耗体能,不再主动出击。而是匍匐于某个暗处,伏击路经此地的猎物。多么可悲的形象呀。

虽然这只是生活中的一个走了调小插曲,但也是中年女性常常遇见的尴尬。人到中年,谈情说爱仿佛就是那么赤裸裸,鄙俗不堪。说什么自尊、自爱,还追求什么心灵的共鸣,什么灵魂伴侣,简直就是做作,是矫情,不识时务。周边的“幕僚"们,一致认为,一把年纪,将就将就吧,这了这村就没有这店了。除了钱和性,其它的务必忽略不计。

中年女性的“饥饿感”,正好反应了性别弱势与年龄歧视双重胁迫下的急切心态。虽说”议价的爱是廉价的“,但被视为”明日黄花“的中年女性,恐怕隔一夜就连议价的空间都没有了。歧视,不能全归咎于男人的价值观,也有女性的屈从甚至妄自菲薄的自我贬值,使得她们遭受难以启齿爱情待遇(甚至被骗财骗色)。对这种生存方式不置可否,人是自由的,选择的同时也意味着承担。不过,社会在发展,个人意识也随之悄然转变,一些现代女性的活法已经不再拘泥于男性世界的取值范围,就连“饿”法也不一样,有一种饥饿,不是由于匮缺,而是挑剔,这把年龄所有的生活习性与观念都已固着在骨子里,只有遇到骨子里喜爱的人,才肯悉听尊便。

生命无论处于哪个阶段,都有它美好的一面,同时裹挟着那个年龄的不堪。一个中年女子的美丽,在于岁月收回她青春容颜后得到了另一份馈赠——安之若素的情怀。面对自己一天天老去的面孔,没有歇斯底里,也不用娇艳作态,一面镜子的背叛反而让她以超然之姿面向现实,健康而愉快的生活下去。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