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根荐书是固定荐书栏目,每周日推送。本周李辉推荐《艺林一枝》、叶匡政推荐《过时的人》、韩浩月推荐《月光落在左手上》、绿茶推荐《胡麻的天空》、潘采夫推荐《少年阿莫的秘密日记》、武云溥推荐《创新公司:皮克斯的启示》。】 李辉推荐 |《艺林一枝》 学问、心迹、才情的集中呈现
前些年,有一个颇值得注意和玩味的现象,一些沉寂多年的老文人,仿佛横空出世般突然以骄人的成就走进读者的视野。如工艺美术与民俗研究中的王世襄,文物研究中的朱家溍,而黄苗子则在美术史研究与描述中,占据了一个显要位置。 他们几位都是同龄人,有着相同的兴趣、爱好与专注。他们三人也是多年好友,黄苗子与王世襄更是结邻而居,在北京同一个小院里走过二十多年最艰难的日子。多年的研究与积累,一旦有机会见诸文字,被长期忽视甚至贬斥的一些文化精妙遂得以呈现,因此,这几位老人的引人注目也就不足为奇了。 说《艺林一枝》厚积薄发,绝非溢美之词。中国古代美术历来不注重系统论述,一些颇为著名的画家、书法家的家世行迹,也常常如神龙见首不见尾。黄苗子多年为之努力的,是尽量充分地掌握史料,把吴道子以来的诸多人物进行梳理,力求勾勒出较为清晰的轮廓,从而对名画的鉴赏与细节分析,也就不再空泛、随意。扎实的基础和自身的书画功底,使他在这方面的学问,令周围一些才高八斗、眼界甚高的朋友也为之佩服。 在性情与意趣取向上,黄苗子似乎对八大山人、担当和尚、郑板桥这样一些人更为偏爱,因之,他对他们的理解、描述极为深切而生动。可以说,《艺林一枝》学问、心迹、才情的集中呈现,它与他先期出版的另一本叙述当代美术史的《画坛师友录》一起,构成对自唐至今中国美术的系统描述。 《艺林一枝》 黄苗子 著 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 2011年3月 增订版
京特·安德斯,他是本雅明的表弟,汉娜·阿伦特的前夫,海德格尔和胡塞尔的弟子。仅这几个名字,你就能看出他与德国思想界的关联。然而,在对阿伦特的简介中,她的前夫只被称为报刊作家,确实小觑了他。 如果你想更深地了解自己在这个科技时代的处境,就读读《过时的人》吧!
(德)京特·安德斯 著 范捷平 译 韩浩月推荐|《月光落在左手上》 女人、乡村与诗,三个世界的融通 余秀华热过去了。在一个小书店遇见有卖她的诗集。只要是进了书店,向来不会空手走。这次在书店翻了半天,最终还是选择了《月光落在左手上》。 就一本诗集的名字来看,《月光落在左手上》太一般了,意象太老,郭敬明水平。诗集里的多数诗,也停留在乡土诗的中级水准左右。但这些仍未排除我用买下这种最好的致敬方式,表达对这本诗集的喜爱。 它有它的独特之处。它融通了三个世界。分别是一个女人的世界,乡村世界,诗的世界。三个世界那么融洽地相处在一起,创造了一种独特的氛围,是这种氛围打动了我,让阅读过程变得顺畅而熟悉。 余秀华呈现出的女人的世界,充满真切的痛楚。与此不同地是,她笔下的乡村世界与诗的世界,却真实、清新、优美。痛苦和美掺杂在一起,是这本诗集的最大特色。另外,还有些许的戏谑,些许的通达,也让这本诗集显得轻松而非沉重。 《月光落在左手上》 余秀华 著 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 2015年2月 绿茶推荐|《胡麻的天空》 胡麻的天空一片湛蓝 奶奶们纷纷出书,也是出版界好玩的现象。之前有梵高奶奶(出版有《俺们农村》、《梵高奶奶的世界》等)、姜淑梅奶奶(出版有《乱时候,穷时候》、《苦菜花,甘蔗芽》等)等都因为出书小热一阵,最近,又有一个奶奶出了书成为书界小热点,这位奶奶叫秀英,她的《胡麻的天空》在《读库》登出后引起很多认关注。 这位秀英,网名“好学婆婆”,小学念过一年半,纯农民老太太。2011年春天,跟着儿媳芮东莉(中国大陆最早的自然笔记倡导者之一)开始做自然笔记,继而又尝试创作农事笔记和社会生活笔记。在此创作过程中,秦秀英重新念书识字,并学会了使用电脑,还开有自己的博客——“临河而居”。她老人家用自然笔记、农事笔记和生活笔记讲述天地万物,也讲述自己的人生。 在本书中,中国农村六十年的自然生态变迁与社会变迁静静流淌,呈现出一片湛蓝的胡麻的天空。 《胡麻的天空》 秀英奶奶 绘著 浙江人民出版社 2015年5月 潘采夫推荐 |《少年阿莫的秘密日记》 在女儿的影响下,我读了一批儿童小说(当然没有《哈里波特》,太长了),像《长袜子皮皮》《金银岛》《猫女咪尼》《爸爸,我们去哪儿?》《少年阿莫的秘密日记》《吹小号的天鹅》《深夜小狗神秘事件》,有次我出门,她还送了本《窗边的小豆豆》。
黄渭然 译 老武推荐|《创新公司:皮克斯的启示》 创新并不简单是想出一些好点子 我是皮克斯动画的忠实粉丝,《玩具总动员》和《飞屋环游记》这些杰作,总能让我在银幕前笑中带泪。 从电影艺术的角度,28座奥斯卡小金人已经证明了皮克斯之于动画电影的历史价值。从产业的角度看,从乔布斯当年对技术的推崇,到迪士尼收购皮克斯之后的大换血,皮克斯始终坚持着对影像技术创新的追求。皮克斯总裁艾德·卡特姆和《纽约时报》专栏作家埃米·华莱士合著的这本《创新公司:皮克斯的启示》,带我们走进皮克斯创新舞台的幕后。 原来太多聪明人聚在一起,就很难保持一团和气,每一部大片都是无数争吵辩论和结果。创新并不简单是想出一些好点子,还在于容忍错误,甚至鼓励犯错。没有开放的心态,就没有今日的皮克斯。 《创新公司:皮克斯的启示》 艾德·卡特姆 埃米·华莱士 著 靳婷婷 译 中信出版社 2015年3月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