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像叶圣陶那样做老师

 苏迷 2015-05-24
像叶圣陶那样做老师
  去年,是叶圣陶先生诞辰120周年。苏州市教育局发起了“像叶圣陶那样做老师”的倡议,非常有意义。这个活动,不仅是对叶圣陶有纪念意义,而且对推进当下教育更具有现实意义。借他们这个话题,谈谈我的一些想法。
  叶圣陶不仅是教师的楷模,而且对教师问题也有非常深刻的思考和论述。他从18岁开始做教师,先是在苏州的言子庙小学,后来又去了甪直的小学。在八年的从教生涯中,叶圣陶对教育的理解、对教师的认识不断深化。他明确指出,教师问题是教育问题的关键:“没有教师,教育无从实施;没有教师,受教育者无从向人去受教育。”因为教师的重要,培养教师的师范教育就显得非常重 要。所以,他殷切地希望师范生都去从教当老师,“为学校里的太阳,代替以前昏暗不明的爝火”。
  那么,究竟怎样才能够成为一名好老师呢?换言之,一名优秀的教师,应该具备怎样的素养呢?叶圣陶在《如果我当教师》这篇文章中,用假想的方式,对理想中的小学教师、中学教师和大学教师进行了激情澎湃、酣畅淋漓的诗意表述。
  他说,如果他当小学老师,一定不会把儿童当做讨厌的小家伙、烦心的小魔王,无论他们是聪明的还是愚蠢的,干净的还是肮脏的,他都要称他们为“小朋友”。他要从最细微处培养他们的好习惯。
  他说,如果他当中学老师,他会努力使学生能做人,能做事,成为健全的公民。他不会把忠孝仁爱等抽象的徳目往学生的头脑里死灌,不会叫学生做有名无实的事。
  他说,如果他当大学老师,他不会照本宣科,不会用“禁遏的办法”对待学生,而是尽可能把自己的心得与学生分享,尽可能做学生的朋友。他说,无论自己当小学、中学或者大学老师,都会时时记住,自己面前的学生“都是准备参加建国事业的人”,建国事业有大有小,都是平等的。对所有的孩子,也应该的平等的。
  关于教师具体的素养,叶圣陶在明确提出,教师的终极目标是“为万世开太平”,主张教师应该树立“学生第一”的观点,既不必装作无所不能的“万能博士”,也不必装做完全无过的“圣人”;既不能采取“不许主义”,也不能遵循“无为而治”四个大字。他认为,做教师是既为人也为己的事业,做教师的人,要有一点理想主义的情怀,有一些“傻子”的精神。他指出,教师工作要取得成效,关键是“以身作则”,为人师表,不仅要说得到做得到,而且要做得到才说。因此,教师的“知识学问无止境,品德修养无止境”,要加强学习进修,在不断“付出”的岁月里,同时要源源不断地谋求“收入”。
  叶圣陶还从正反两方面的个案,分析了他心目中的教师形象。在《记教师的话》一文中,他把平时与教师朋友接触交流时听到的典型的教师心态整理出来,如认为“担任教师是最贪懒最没出息的人干的事情”、“我去上课,为的是每个月可以向会计处领薪水”、“拿一些不着边际的话语,不很切用的经验,讲给并不要听可又不得不听的一般人听,究竟是怎么一回事啊”,以这些真实的教师言论警醒更多教师。而翻译《爱的教育》和创办《中学生》杂志的夏丏尊先生,当教师的秘诀就是两条——对学生诚恳,对教务认真。这抓住了对人对事两个根本问题;以《背影》等散文名垂史册的朱自清先生,也是实践了“教学相长”的古训,与学生有亲切的友谊,又有坚强的责任感;实践了“每事问”的古风,虚心好学,不断求知,不惮请教。叶圣陶列举这样两位教师,总结他们的经验,让更多教师向他们学习,以他们为师。
  八年为师,终身从教。叶圣陶一生都没有离开教育。他的许多教育观点,如“教是为了达到不需要教”、“教育就是为了培养习惯”,“教育是农业不是工业”、“学校教育应当使受教育者一辈子受用”等,至今仍然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他关于教师问题的论述,也是为人师表的重要指导。重温叶圣陶的教诲,我们理当以行践言。
  像叶圣陶那样做教师,就是对他最好的纪念。像叶圣陶那样做教师,就是一种从教育生活本身寻得生命意义、人生幸福的方式。像叶圣陶那样做教师,无论是教小学、中学、还是大学,教师都能成为一个大写的人,无愧一生。
  ■朱永新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