配色: 字号:
《书的彩翼和电视的跛足》的读后感
2015-05-25 | 阅:  转:  |  分享 
  
书的彩翼和电视的跛足书的领地是越来越小了,最主要的竞争者是电视。自从十八世纪印刷术兴盛以来,书籍曾经像恐龙一样,统治着所有求知人的时间。现在
它遭遇到了凶猛的挑战,露出颓势。电视像一条巨蚕,吞噬了我们的每一个夜晚和星期天的白昼,让我们在麻醉般的舒适中,离真正的知识越来越
远。读书也叫”看书”,其实除了极小的孩子和过去的私塾,没有人会把书上的字一个个真正”读”出来。看书和看电视共享一个”看”字,好像
它们是兄弟。但这实在是一个冤案,细细比较起来,这两个”看”,是大不一样的。看书的时候,我们用眼睛快速扫描纸上的黑字,将它们稳定地
连缀起来,在大脑中编织成一个有明确意义的句子,然后乘着想象的小舟,抵达那些字句所指引的彼岸。所以,读书实际上是一条长长的链子,用眼
光抚摸字迹,只是最初的环节,后面还有漫长的思维飞翔的旅程。在这充满未知与寻找的探索中,我们拣到先人遗传给我们的智慧之珠。如果单单
满足于眼睛扫描的过程,那就是蹩脚的复印机。人眼其实是不如机器的,复印机可以片刻之后就将看到的景象纹丝不差地复制出来,最好的人眼也到
不了这般精细。所以读书的过程实际上是”想”书,是思索和记忆的体操。重在领略自己所未知的东西,把自己的知识之网修补得更加缜密,使它
能够覆盖更辽阔的水面,捕获更多的鱼。电视的”看”,就要简单纯粹得多了。你可以趴着、躺着看,你可以吃着瓜子喝着茶水看,你可以一边聊
天一边看……总之要比看书舒适得多。但万事一舒适,事情就可能起变化。什么叫舒适呢?就是人的各处感官处于一种松弛涣散的状态,而不是积极
努力紧张有序地工作。是一种被动地接受而不是主动地汲取。寻找知识是一种寻找力量的过程。它是和安逸闲散格格不入的,所以看书是乘着彩翼
飞翔,而看电视只是跛足地蹒跚。当然电视也是传播知识的,而且它披着声光色的外衣,美丽而眩目,使我们不由自主地沉湎其中。但电视的知
识和书本的知识是大不一样的。朋友,你可要警惕!看书的时候,我们是书的主人。是我们选择书,而不是书选择我们。这个选择有双重的涵义_
——哪本书适合我?哪些章节适合我?我们每个人都是与众不同的个体,我们知识的结构和兴趣的焦点都是独具特色的。这就决定了看书是一个非
常独立的个体化劳动,绝没有千篇一律的药方。对我们已知的部分,可以快速浏览。对我们未知的部分,可以反复研读。不喜欢的部分可以一跃而过
,或者干脆一目十行,书一定低眉俯首,绝不反抗。过于急切地想得知结尾,可以把书页翻得哗哗做响,一个跟头翻到最后一行,书也不会露出嘲讽
的微笑……书是我们庄严的老师,也是我们顺从的奴仆。你可以在任何时间打开它,让它为你服务,它都勤勉地服从你的指示。你可以随时中断,
它不发一句牢骚。你可以随时重新开始,它肯定既往不咎。无论你重复多少次,书都不会厌烦。对于你不喜欢的书,可以毫不客气地打入冷宫。它默
默侍立角落,等待你何时再召它服务或是永远地沉寂,它都无怨无悔。和书的好脾气相比,电视就是暴君。只要你打开旋钮,就沦陷于它的指掌。
它何时映出什么节目,是早在十天半月前就规划好的,绝不以你的意志为转移。越是优秀的节目,穿插的广告越是斩不尽杀不绝,使欣赏的过程被无
数化妆品和补药烈酒所浸泡。精彩的片段如白驹过隙,除了自备录像机,你休想再睹。冗长的噱头折磨得你筋疲力尽,可是你只有无助地等待,以为
后面埋藏着电光石火的灵感,但多数夜晚你都带着昏昏然的大脑和受骗上当的感觉失望入睡。电视是一种大众文化的快餐,适宜消遣,而不适宜快速
准确广博地掌握知识。所以有志于用人类最优秀的智慧武装头脑的人们,让我们远离喧嚣的电视,珍爱无言的书籍。摘自:《我很重要》我觉得作
者写这篇文章,有作者她自己的初衷,她有她自己的观点在里面,首先,我不反对作者说“书的彩翼和电视的跛足”。的确,读书真的是思索和记忆
的综合,在读书的时候可以勾起很多“记忆”,同时,对文字的表达会存在很多思索和想法,或许想到的不是所看书是作者所要表达的东西,但自己
的想法和理解未必不是好事。在看书的同时,读者不仅是用眼睛扫描纸上的文字,同时会将个文字进行连接,在大脑中会演绎出一段画面。所以,读
书就像文章中作者所写的“读书实际上是一条长长的链子,用眼光抚摸字迹,只是最初的环节,后面还有漫长的思维飞翔的旅程。在这充满未知与寻
找的探索中,我们拣到先人遗传给我们的智慧之珠。”我一直同意看电视是一种消遣,一种放松,不会和看书那样会给人带来很多思想的释放空间,
但从电视中还是会给人很多启发,比如一部好电影,一部好的电视剧,一档综艺节目,都会对观众产生各异的影响。因此,完全说电视是一种放松工具不是很对。
献花(0)
+1
(本文系小safiyyah首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