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阅读经典】断点:互联网进化启示录

 徐天坤1979 2015-05-25

一部神经学、生物学与互联网技术大融合的互联网进化史诗巨著。

我们正置身网络革命中。

互联网的每一丝变化都与你我息息相关。

当科技变得无处不在时,它就会改变你我。

在书中,大脑科学家和企业家杰夫·斯蒂贝尔将带领读者来到大脑、生物与技术的交汇处,向读者展示生物学和神经学是如何与互联网技术发生联系的;我们是如何通过生物学上的前车之鉴,来预测互联网的发展的;互联网在经历增长、断点和平衡后又会发生什么变化。

《断点:互联网进化启示录》提供了一个独到、新鲜的、令人兴奋的视角,帮助人们去看待商业和技术发展的未来,以及它们对我们所有人的影响。


【图书信息】

书名|断点:互联网进化启示录

作者|杰夫·斯蒂贝尔 (Jeff Stibel)

译者|师蓉

出版|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原名|Breakpoint: Why the Web will Implode, Search will be Obsolete, and Evervthing Else you Need to Know about Technology is in Your Brain

平装|214页

语种|简体中文

开本|16

ISBN|7300201288

条码: 9787300201283

ASIN: B00QUU8GY6


【图书简介】

《断点:互联网进化启示录》是《纽约时报》、《今日美国》年度超级畅销书。世界由网络编织而成,每一个生命网络都有自己的发展历程。所有的生物网络都遵循相似的方式,并服从简单的自然规律。技术网络也是如此。互联网的每一丝变化都与我们息息相关,都会带来意想不到的改变。而今天的我们,就生活在这样一个史诗般的时代,跟随此书,我们将共同见证机器获得人类智慧的奇点来临,引领人类跨入有着无限可能的未来。


【推荐语录】

这是一本优秀的读物!它很有趣,非常吸引人,充满了新鲜事实和聪明的见解。——丹尼尔·吉尔伯特(Daniel Gilbert) 《哈佛幸福课》的作者、哈佛大学社会心理学家

《断点:互联网进化启示录》是将互联网与自然网络的兴亡进行比较,我们都应该从中吸取教训,因为我们越来越依赖于互联网。——乔恩·斯图尔特(Jon Stewart) BBC《科学在行动》节目的主持人、《BBC未来》的专栏作家

脑科学家杰夫·斯蒂贝尔在这本书中运用丰富的案例回答了“网络为什么会崩溃”、“搜索为什么会过时”等问题。作为提供脑机接口的企业家,他刻画了大脑和不同生物网络的相似之处,如切叶蚁的大型建筑结构、复活节岛居民的崩溃,等等。——戈登·贝尔(Gordon Bell) 现代“小型机之父”、美国国家技术奖获得者、《全面回忆》的作者


【图书目录】

第1章 驯鹿与网络:所有的网络都必经历断点

驯鹿网络的彻底崩溃

越大未必越好:无法承受的信息超载

经历断点之后

第2章 蚁群、大脑和互联网:断点之后是毁灭还是重生

蚁群智慧的不解之谜

最复杂的网络:我们的大脑

互联网是蚁群,也是大脑

所有网络的必经阶段

有一种方法可以展望未来

第3章 复活节岛、大脑和互联网:网络完成迁徙的创新之路

经历文明崩溃的复活节岛

网络达到断点时究竟会发生什么

互联网究竟有多大

互联网的迁徙之路

烹饪让人类成为地球的统治者

互联网对能源的消耗会加速地球变暖吗

断点之后的智能化互联网

第4章 奴蚁、神经元与万维网:选择让网络不再崩溃

具有非凡力量的神经元

蚂蚁王国的拿破仑:蓄奴蚁

人类记忆的断点

日益喧嚣和堵塞的万维网

指尖上的世界所付出的的代价

万维网断点的到来:移动应用程序的兴起

链接对网络生存至关重要

关于新技术的谬误

第5章 面包、手机与社交:真正的网络都是自发的

谁来负责面包的供应

强迫与非自然的增长只会导致网络的崩溃

社交网络的生存之道:返璞归真

社会网络真的重塑了我们吗

真正的网络是自发而非控制的

第6章 搜索引擎和搜索的灭亡

颠覆搜索引擎世界的谷歌团队

搜索引擎世界的角逐

搜索大战的胜利者:谷歌

搜索革命的到来

迎来人机交流的搜索新时代

第7章 群体、诗人与莎士比亚:众包将成为群体智慧的革命性工具

一首对国王大不敬的众包诗歌

众包的最佳示例:人脑

众包的核心机制:总体胜过局部

众包业务该如何成功度过断点

社交化商业的兴起

互联网金融的方兴未艾:众筹

专业化与众包:群体的智慧未必胜得过作家的文采

第8章 海鞘、利润与交通流量:断点之前崩溃的公司

生存下去才是硬道理

网络只有在达到最后阶段的平衡后才能获利

网络增长阶段的黄金法则:免费

如何解决城市交通网的拥堵

达到断点之前就试图赚钱的公司都面临崩溃

第9章 现象、语言与镜像神经元:互联网可持续性发展的核心问题

所有网络得以发展的关键:沟通

语言对于网络的意义

语言学习的断点

互联网存储人类语言的方式:词网

镜像神经元重新定义了大脑的思考方式

关于智慧的悖论

了解用户意图的镜像神经元引擎

互联网语言的突破性革命:神经元脉冲应用

第10章 脑电图、直觉与人工智能:下一个创新将是大脑的一部分

生命的真谛

技术带来人类跳跃式的进化

将人类的大脑与互联网连接,会发生什么

通往无限可能的未来:“大脑之门”

思维控制一切不再遥远:可穿戴设备的诞生/178

机器人时代的来临

奇点来临:见证机器获得人类智慧的时刻

第11章 推论、白蚁和灭绝:网络革命才刚刚开始

革命性的仿生建筑:东门大厦

人类通过网络超越了自我思维

网络革命促进民主化进程

网络的未来

后记 让互联网成为真正的大脑

大脑的智慧来源:信息的物理连接方式

思维机器的出现不再是梦想

让类人思维成为可能

记忆与预测并存的大脑

让互联网成为真正的大脑已为时不远

【读读后记】

本书以美国海岸警卫队在1944年将29头驯鹿带到圣马太岛开始。到了1963年,驯鹿增长到了6000头。但到1965年,就只剩下42头了。紧接着,杰夫·斯蒂贝尔给我们介绍了黛博拉·戈登和她对亚利桑那沙漠中蚁群的研究。蚂蚁虽然很小,但它们却是地球上最为成功的生物之一——它们已经存在了1亿多年。

读到这里,你可能会问:这是一本介绍动物的书吗?事实并非如此,本书介绍的是与互联网相关的内容。之所以介绍蚂蚁和驯鹿,是因为互联网也遵循相同的规律,我们从中可以看到:网络增长、达到断点并最终走向崩溃或达到平衡的过程。这样,我们就能了解MySpace被Facebook超越的原因;为什么雅虎会走向衰落,而谷歌会走向兴盛;现存的应用程序中,还有多少会被人们抛弃并遗忘;下一个将要被取代的是什么?

斯蒂贝尔将互联网看成是电话和电脑的“联姻”:电话提供了通信线路,而电脑提供了功率、速度和存储容量。这是一个非常强大的联合。大量的电脑和广泛分布的服务器增加了网络的性能、安全性和灵活性。

在未来的几年闻,互联网的智力和能力肯定会不断增长。斯蒂贝尔预测其将会遵循“增长、断点和平衡”模式。只要到达断点,爆炸式增长的阶段就会结束。这时,网络就会走向提高质量的方向。

斯蒂贝尔还将互联网比作大脑,这有助于我们充分理解互联网的概念,尤其是人工智能方面的内容。

如果你想了解蚂蚁为什么能存活这么长时间,了解互联网的历史和其未来的发展走向,一定要阅读这本书。

感谢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能将这本书交由我翻译;感谢编辑老师白桂珍和田碧霄,谢谢她们对我的帮助和宽容;感谢在本书翻译过程中,为我提供帮助的朋友,他们包括:李静、李青翠、樊瑞春、韩欣、樊旺斌、翟晓锦、赵鹏飞。

虽然已尽最大努力翻译此书,但译文过程中难免有措辞不准之处,欢迎大家批评指正。

师蓉 2014年11月3日

【欣赏片段】

1944年,美国海岸警卫队将29头驯鹿带到了位于阿拉斯加海白令海的圣马太岛上。这座岛上覆盖着驯鹿爱吃的地衣,在这里,驯鹿可以吃饱、长大,进而迅速繁殖。到了1963年,岛上驯鹿的数量已经超过了6000头,而且它们要比在自然环境中生长的驯鹿胖得多。

由于圣马太岛上没有人类居住,因此美国海军在1965年5月派出了一架飞机,希望可以拍摄到这些驯鹿。不过,机组人员根本没有找到任何一只驯鹿,他们认为没有意识到,此时的岛上只剩下42头驯鹿了。而且岛上覆盖的不再是地衣,而是累累鹿骨。

圣马太岛上的驯鹿网之所以崩溃正是种群增长过快且资源消耗过多的结果。当驯鹿消耗的地衣超过自然界可以补充的地衣时,它们就超过了关键点——断点。因为它们对自己的状况一无所知,所以仍在不断地繁殖,并消耗着有限的资源。驯鹿摧毁了它们自己的生活环境以及生存能力。又过了几年,剩余的42头驯鹿也死了。它们的网络彻底崩溃,再也无法恢复了。

在正常野外环境中生存的驯鹿就不会遭受这种困境。北美的驯鹿会不断迁徙,它们吃完了一个地区的地衣后,就会迁移到另一个新的地区。这种迁徙使已经消耗的地衣可以在驯鹿返回前得到补充。但是,在岛上生活的驯鹿是无法迁徙的。

大自然绝对不会让环境恶化到无法恢复的程度。生态系统通常会保持生命的平衡。植物会制造动物赖以生存的氧气,而动物则会产生植物所需要的二氧化碳。从生物学角度来看,生态系统创造了动态平衡。但是,一旦将生物放到正常环境之外,就会产生混乱。所以,我们不能在飞机上携带水果和蔬菜;将宠物带到另一个国家之前,必须先隔离几个月;同样,驯鹿也不应该被放在偏远的岛屿上。

动物的繁殖和它们可以食用的食物大都是由基因决定的。正因如此,我们的祖先才会从树上爬下来,开始直立行走。这样做是有好处的,因为当时食物非常匮乏,所以当我们发现一些食物时,唯一要做的就是赶紧吞下。当我们吃得更多时,我们的大脑就会变得比其他灵长类动物更大。这确实是一件好事。但是,大脑消耗的能量要远远多于身体其他部位所消耗的,而我们的大脑就只有这么大,超过了所需的能量后,卡路里的增多实际上是有害的。这给站在食物链顶端的人类带来了一个问题,即我们什么时候应该停止进食呢?当然是在我们不想吃的时候。目前发达国家病态性肥胖的人越来越多。但是,我们仍然在创造更好的食物源,创造不需要过多咀嚼就能摄入更多卡路里的方法。

大自然不会帮助我们,因为这并非进化问题。因吃得太多而产生的问题大多出现在我们繁殖之后,这时进化对我们来说已经不重要了。我们需要自己解决这些问题。这恰恰是我们需要这么大的大脑的原因。和驯鹿不同的是,我们有足够的智力来理解这个问题,找到断点,并防止崩溃。

致谢来源|亚马逊

点击“阅读原文”,了解中国人民大学培训经理专业认证项目学习。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