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低价的诱惑与陷阱

 老周老师 2015-05-25

低价的诱惑与陷阱

本报记者 谢宛霏 《 青年商旅报 》( 2015年05月22日   15 版)

    低价,总是让人趋之若鹜。

    低价旅游团、低价机票、低价代购,已成为时下最流行的生活方式。现如今,各大在线旅游网站充斥着各种低价出行。同时,尾单、爆款、特惠、1元购……这些字眼也用在了旅游产品上;各大航空公司也压低票价,通过超额售票大打低价牌;朋友圈更是充斥着低价代购的韩国、日本、澳洲的各式化妆品和保健品。这些低价的背后,到底是牺牲了谁的利益?

    低价旅游团:购物返点45%

    周一一早走进小区的电梯间,北京东城区的钱先生一眼便被墙上最新更换的广告展板吸引住了。近期他正在为读小学的孩子规划暑假出行路线,而展板上国内某知名综合旅行服务商启动的以“全民放暑假”为主题的暑期大促销,正合了他的胃口。

    钱先生对青年商旅报记者说,“这家网站推出的暑期大促销,今年主打全民牌,各类人群均可以在活动会场找到适合自己的优惠活动,且让利幅度十分诱人。”他兴奋地向记者详细介绍说,针对以孩子为核心的“家庭军团”,这家网站在暑期大促销中推出“亲子线路6.2折起”“200家亲水类景区门票买大送小”等亲子主题出游产品,其中“全球知名亲子乐园玩乐特价”活动中香港迪士尼乐园2日特惠票5折仅需499元。同时携程还推出亲子季手机砍价活动,最低可以砍到1元的超低价。

    说到“1元的超低价”,钱先生显出愁容,“五一”假期爆出的“导游辱骂游客”事件,让钱先生至今心有余悸。

    记者调查发现,“低价团”除了强制购物的“潜规则”外,还存在强制收取高额押金等现象。

    被曝光的视频是在由昆明前往西双版纳之前,陈春艳带团在云南密玉珠宝有限公司购物消费。因嫌游客购物量较少,该导游在旅游车上辱骂游客,并威胁取消行程安排、中止旅游合同。该导游的不良行为被游客录下一段时长5分钟左右的视频。

    从视频中女导游的言辞以及事后调查发现,该旅行团是一直备受旅客诟病的“低价团”,每位游客行前仅缴纳了1元的团费。所谓低价,就是报团费用远远低于实际出行成本,不可避免,这其中也就暗藏了一些“潜规则”。

    据媒体报道,在“拼低价”的旅游业经营模式下,一些低价旅行团被层层转包,底薪只有数百元的导游,接团时往往需要垫付人均数百元的“人头费”,还没出团就已亏本。因此,他们往往千方百计通过诱导消费者购物,以获得高额返点来“填坑”和营利。有十年执法经验的海南省旅游委质监局一名工作人员直言,“购物返点45%算正常,还有更高的。门票也有返点。”

    不仅如此,有些出国游的低价团还必须缴纳5万元的押金,一放就是三个月。骗取民众的保证金后跑路的也比比皆是。可见,在同样的诱人低价中,这些旅行团却有着不同的“潜台词”。

    那么,这么低价的旅游尾单究竟从何而来?

    据青年商旅报记者了解,目前市面上的旅游尾单主要有三种来源。第一种,旅行社通常采用大规模采购方式,在成团前预先向航空公司包位、将酒店包房买断,承担了销售风险。但到临发团前,仍有少量余位未满,或是有客人临时退团,旅行社为降低损失将余下名额以优惠价卖出。

    第二种是航空公司或酒店自己推出的尾单,这类产品通常只单独销售机票或酒店,即所谓的“Lastminute”促销。

    第三种是旅行批发商打包产品进行分销而剩下的产品。通常在淡季时,旅行批发商会提前将部分分销到旅行社等各个渠道剩下的产品进行低价抛售,与旅行社的尾单相比,这种尾单产品的出发时间会更长,更具时间优势。

    低价旅游团能存在的根本原因,其实跟旅客的出行理念有着很大的关系。“能省则省”是许多游客的消费观,在这种观念的驱动下,商家宣传的“物美价廉”比起“一分钱,一分货”更容易让人接受。

    一些旅行社正是利用了游客这样的心理,大打价格战,“低价团”。“1元团”甚至“零负团费”等各种五花八门的旅游团竞相出现。然而,“天下没有免费的午餐”,客观的市场规律不可以违背。那些造成的损失,最终不可避免地转嫁到旅游从业人员身上,也给游客自身带来了困扰和不愉快。

    低价游带来的诱惑,让钱先生在为孩子规划暑假出行路线时举棋不定。不过,他言语中仍流露出对知名网站的信任感,毕竟信誉和实惠对消费者具有很大的诱惑。

    特价机票退改签费高

    旅行外出,交通是一个重要的环节。在今天航空业微利的行业格局下,退改签机票成了票务代理公司愈发重要的利润来源。花98元钱,就能买一张从武汉飞往广州的机票,谁能不动心!每年5月,一年一度的机票“跳水季”中,低至2折甚至1折的“白菜价”机票到处可见。

    那么,这些特价机票又是从何而来?

    据悉,按照国家规定,机票的价格允许在一定的范围内浮动,折扣率由航空公司制定。同时,航空公司对于机票折扣率的制定,使用的是“见舱销”的机制。通俗地讲,遵循的是“物以稀为贵”原则,越是提前订票,便越容易享受到较低的折扣。在淡季里,航空公司的确会推出低至2折的特价机票,但是一般来说,一趟航班上特价票不会超过5张。

    此外,如今航空公司的售票,除了其官方渠道外,主要是和各大售票网站合作。售票网站在进行市场营销时,会在特价机票上再进一步加入一些手段,使其价格更低,更加诱人,“白菜价”机票因此产生。售票网站为了保证盈利,或是捆绑保险或接送车费、或是更改退改签规则,这些都不在航空公司的掌握之中。甚至在有的网站,旅客所看到的特价机票的余票数量都是假的。

    业界人士认为,特价机票对应高额退改签费,或不得退改签已成为行业“明规则”。近日央视报道称,按航空公司规定,飞机起飞前退票仅收取票面价格5%的退票费,起飞后收取10%。但一位在线旅游企业负责人指出,这一退改签制度针对的是普通价机票,对于特价机票,航空公司“另有规定”。

    对于特价机票退改签政策,南航客服人员表示,南航特价机票不能退改签,如果乘客一定要退的话只能退基建、燃油费;东航对折扣较低的“超值经济舱”也做出了一定限制,并规定不得签转、改期,退票根据时间先后收取40%或80%的手续费。国航则表示,特价机票改签收30%服务费,退票收50%退票费,5折及5折以下机票,均按照这一规定操作。

    不仅如此,价格极为低廉的特价机票很可能是O舱机票,航空公司有时会以2折至3折、甚至更低的价格来出售这些机票。价格之所以如此便宜,是因为这些票本来可以是免费的。它们是“总公司专用舱位”,也就是你能用积分或累计里程兑换的舱位。不过,航空公司仍旧会将这部分原本应该留给里程兑换乘客的票出售,以获取最大利益,这也导致换票的乘客可能换不到想要的航班。

    另外,基本上O舱票就是候补机票,如果遇到机票超售,就有无法乘机的风险。而解决方法则是,赔上你几百块,然后改签至下一航班,以此来确保全舱满位。

    海外代购:无处验货

    “低价”体现在我们生活中的新一项表现方式,就是海外代购。从奶粉到化妆品,再到奢侈品,一应俱全。随着电商互联网的发展,很多消费者看中海外代购的价格比在国内买便宜很多,因此热衷于海外代购,但这种远隔重洋的虚拟代购,其中也被悄然混入了假货,而且投诉无门。

    “东西保真么,价格这么低不会是假的吧?”

    “我们家的产品保证正品,支持验货!不是真的退你钱!”这组意味深长的对话,经常出现在我们的淘宝记录和微信购物的对话中。现在不少“海淘”、代购、电商等第三方购物平台都声称“支持专柜验货”,如果消费者证明买到的不是正品,可无理由退货。但如何证明不是正品却成了消费者最大的难题。

    记者调查发现,消费者通过这些渠道购买了奢侈品后根本无从辨别其真伪。因为几乎所有奢侈品品牌都拒绝为其他渠道购买的奢侈品提供鉴定,也拒绝出具书面鉴定书。而保险公司理赔的首要条件是必须提供相关鉴定书——这就形成了一个怪圈:消费者拿不到鉴定书就无法获得赔偿,不仅让理赔成为空谈,也让消费者投诉无门。

    那么现在,记者来帮你分析一下这段对话:“保真正品,支持验货”,就意味着你得先付钱购买,然后去专卖店进行验货,而专卖店售货员又不提供验货服务,那就意味着你的东西并没有人为你证明真假。当然,你也可以选择带着货品去专业的鉴定机构,花上一大笔费用来进行鉴定。如果鉴定为假货,你可以带着签订单子找其退货,但是鉴定的费用则需要自己来承担。即使到了这一步,卖家到底要不要退钱给你,还是由卖家来决定,因为你没有制约他们的办法。

    正因如此,卖家才钻了这个空子,能骗一个是一个,大不了退货,不会有更多的损失了。    

    根据2014年度中国电子商务市场数据监测报告,2014年,中国跨境电商交易规模为4.2万亿元,同比增长33.3%。其中,跨境电商B2B交易占比达到93.5%,占据绝对优势。从化妆品、服饰箱包、奶粉,到电子消费品、珠宝手表、奢侈品等,只要你能想到的,都可以通过代购购买到。

    目前,在奢侈品消费的投诉意见中,涉及商品质量投诉占据57%,涉及售后服务投诉占据43%,已得到满意回复或已经解决的比例仅占16.2%,投诉者大多对售后服务及态度表示不满,有待改进。“投诉处理不及时”“维修时间过长”“维修价格过于高昂”等,成了欧洲奢侈品牌在华服务最为消费者所诟病的“特色”。

    消费者在低价面前,本以为占了便宜,其实是处于弱势。因为低价的选择,自己反而丧失了本应拥有的选择和投诉的权利,自己的合法权利反而得不到保证。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