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北京卧佛寺行宫

 昵称18892371 2015-05-25

北京十方普觉寺(俗称卧佛寺)是北京最古老的寺院之一,建于唐开元年,元代铸造铜卧佛,清代皇帝为了来此拈香礼佛休息方便,雍正、乾隆在卧佛寺西侧建造了行宫。

 

   行宫为南北走向,前后共有四进院落(现在改为五进,将南宫门单独圈成一院),由南门进首先是第一进院落水泉院,院南为假山,假山中间有曲折路小路,两侧还有山洞可通。穿过假山是一座方形水池,中间架有三孔石平桥,穿过平桥正对着云步石踏跺,上有垂花门。

   进入垂花门就是第二进院落一行宫,院落中有北房七间,前出廊,东西配房各七间,前出廊,垂花门两侧均有拐角游廊与东西配房、北房相连接,此院落说是皇上办公之所。

   从两侧游廊可以进入到地三进院落二行宫,此院有北房五间,前后出廊,乾隆时期为“含清斋”。两侧耳房各两间,两侧原来应该有游廊相连接,现在皆无,二行宫是帝后休息之所。

    原来从第三进院落两侧游廊可进入第四进院落,但是现在第四进院落已经单独分离出去了,成为游人的一处休闲场所。此院落中央为一座方形水池----莲花池,两侧有游廊与莲花池北侧的正房相连接,北房五开间,四面出廊(1980年改建为敞厅),乾隆时期为“古意轩”,是帝后们观景玩赏之所。

 

    “古意轩”北侧紧挨着就是山崖,崖下就是卧佛寺主持青崖和尚的灵塔。(参见博文连接:http://blog.sina.com.cn/s/blog_485b09aa0102ej5v.html

 

   乾隆曾经有多首咏颂“含清斋”、“古意轩”和“青崖和尚”的诗句,这里不再赘述。

 

 

乾隆年样式雷绘制的十方普觉寺行宫图

北京卧佛寺行宫
 

 

 

清代中期赵迅绘制的十方普觉寺平面图
北京卧佛寺行宫
 

 

现在的一进院墙垣式门北京卧佛寺行宫
 

 

北房是原来的南宫门
北京卧佛寺行宫
 

 

小院格局
北京卧佛寺行宫

 

 

穿过一进院北房正对着就是水泉院最南侧的假山,相当于一座影壁

北京卧佛寺行宫

 

 

从假山山洞向北望去
北京卧佛寺行宫
 

 

 

水泉院水池和平桥古柏
北京卧佛寺行宫
 

 

 

平桥北侧正对着垂花门
北京卧佛寺行宫

 

 

水泉院景观
北京卧佛寺行宫

北京卧佛寺行宫

北京卧佛寺行宫

北京卧佛寺行宫

北京卧佛寺行宫

北京卧佛寺行宫
 

 

南望石桥和假山
北京卧佛寺行宫
 

 

踏上云步石,进入垂花门
北京卧佛寺行宫

 

 

眼前正对着就是一行宫七开间北房
北京卧佛寺行宫

北京卧佛寺行宫

北京卧佛寺行宫
 

 

这是二行宫北房“含清斋”,前面堆有假山石
北京卧佛寺行宫
 

 

“含清斋”后面正对着的是“莲花池”和“古意轩”
北京卧佛寺行宫
 

 

“古意轩”现在改为敞轩
北京卧佛寺行宫
 

 

 

从“古意轩”向南望去就是“含清斋”
北京卧佛寺行宫

北京卧佛寺行宫
 

 

 

左侧“古意轩”,右侧“含清斋”,中间莲花池。斋轩由长长的廊子相互连接着。乾隆在题“古意轩”诗中写到:“此寺富于水,方池隔斋轩。四周廊可通,镜光含照间.....”,乾隆的诗真是写实啊!
北京卧佛寺行宫
 

 

“古意轩”
北京卧佛寺行宫
 

 

 

“古意轩”两侧的拐角廊和连接“含清斋”的长廊
北京卧佛寺行宫

北京卧佛寺行宫

分享:

9

喜欢

0

赠金笔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