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对自己慈悲的时候,也就谅解了父母

 自由寻梦 2015-05-25

原文 | 朴真真

我们的家庭常常演变成战火连连的战场,恐怕很多人对此都深有体会。

做子女的,常常抱怨自己的父母不够合格,不是不够好,而是不合格:不懂赞美和肯定自己、不能给予足够的经济基础、没有文化、婆婆妈妈、俗气、过于情绪化、暴躁、无能……

很多人可能都说过或想过:“如果我父母能再……,我就……了”,这往往成了一句生活中的基本句式,也许伴随着我们整个青春期甚至成年阶段。可是,事实就像冰冷的雨往脸上摔,父母就是这么不完美,不可理喻,无法体会身为子女们的敏感心情。

十七岁的仁青就是这样一个孩子。他性格开朗、友善,人很有趣,聪明,数学成绩优异,准备考去美国的大学。但只要他跟父亲对话,就会暴怒,常常命令父亲做这做那,“你给我赶紧把那个办了!那……事你做了没?我跟你说过多少遍,你不要再问我这件事了。你现在智力已经这么低了吗?……”好像父亲像他身边窝囊的小秘书。

这么大的怒气从哪里来的?一了解,原来他在很小的时候(2岁左右)他父亲就跟母亲离婚了,父亲换了工作去做生意,只能把他留在爷爷奶奶家寄养,等他到初中又把他接到北京,让他在北京住校,自己一个人去新疆和田做生意直到现在,虽然那里经常暴动,非常危险。

仁青说自己的父亲就是一个彻头彻尾的失败者,一个不合格的父亲。就是把自己生下来,然后送到这里送到那里,除了给钱,就给不了其它东西,根本不懂得如何养育孩子。之后父亲再娶,找了一个“继母”,他把继母称为“那个人”。说“那个人”连屋子都不懂得打扫,整天不去工作,待着说要画画但一张画也画不出来,把家搬到这里搬到哪里,越来越差。然后说他们俩教育女儿也非常失败(他父亲和继母有一个三岁的女儿),小女孩乱丢垃圾,没有礼貌,什么都不会。他情绪激动时说话颇为偏激,但据了解,很多也确有其事。

这位父亲呢,人很亲和,看得出为了经济收入辛苦奔波承受了很多压力。背微微驮,头发掉了多半,可是性情柔和,脾气很好,儿子再怎么吼他也很少发火,总是有点苦涩地笑着,尽力给儿子所有他想要的。仁青去香港参加一次考试,顺便去某名牌店买了一套衣服五千多,上高中,自己租一套房子住,一个月房租就五千多,加上各类衬衫裤子运动鞋都是千元以上,总之一年的生活开销非常高,父亲想尽办法赚钱满足,但是儿子仍然很多抱怨。

站在一旁听这些故事,似乎双方都有问题。确实,在任何一个有问题的关系中,没有一方是完全“无染”的,又试着站在其中任何一方的角度,又都能体会到那些生活中所能经验到的深深的疼痛和孤独。

作为儿子,在渴望父母亲的陪伴而不可得的同时,其实不知不觉已经非常依赖父亲经济上的填补。他没办法过简朴的生活,很多事情都要花钱去解决,而且会毫不吝惜父亲的钱,即便他父亲的生意事实上已经非常难做。情感上的匮乏感通过物质来填充似乎成了他和父亲相处的模式,同时,他一心想要一对健康、成功的父母,现实却让他极为不满。他觉得如果父亲怎样怎样就好了,可惜父亲做什么他都看不顺眼。

而这位父亲,也许是出于第一份婚姻失败带给儿子的愧疚感,似乎在拼命透过赚钱给儿子来解决自己心底的这份罪疚,以及弥补自己对儿子情感和生活上照顾不周的缺憾。可是,一个要,一个给,似乎都没有指向根本的东西。

我们渐渐发现,情感的缺失根本无法透过金钱被解决,那些始终是替代品。有些东西错过了,就是错过了,只能是生命中的一个遗憾。但反过来,事情没有终点,当下和之后的岁月,如果能够看见彼此的需求,问题依然有被解决的空间和余地,可是,改变是非常困难的,除非我们能真正愿意把指向对方的手指收回,来看看到底发生了哪些事实。

有哪对父母是完美的呢?一定有做的非常好的父母,可是,我们不得不去面对属于我们的生活真相。我们总是艳羡看起来很美的,强烈排拒我们所经历和面对的。想要完美的父母就像想要寻找到完美上师一样,仔细分析,都是人性的依赖性在作祟,是“内在小孩”在讨要无私的照顾。

当我们过于认定“父母”的身份等同于“权威、照顾者、给予者、负责人、一家之长”,我们也过于认定父母应该是能够满足我们情感和物质需求的人,一旦这种温暖的渴求得不到满足,我们就会哭闹,会愤怒,会充满怨气。这个充满怨气、匮乏感和受害者的模式,甚至会伴随一个人多年而不可解。

孩子想要父母的爱本无可厚非。只是,生命苦难重重,每一个人几乎带着链条和缺失在生活,所以我们总是遇不到完美的爱和关系,也无法给出完美的爱和关系。我们会羡慕和妒忌那些看起来特别幸运的家伙,然后含泪看见自己身上满目疮痍,那份缺憾的黑洞激起心中的怒火和焦虑,于是,把责任全部推向父母——那两个亏欠我们的人。

长大,成熟,好像就意味着看见自己在痛,同时,能把指责的目光一点点收回,试图去理解父母的局限和困顿。这个前提,是明白了世间很多事不是头脑想象和计划出的,而是活出来的,可自己也未必都做得到。当原谅了自己,接受生命的缺憾,也就多了些对父母的体谅和懂得。

他们,跟我们一样,都是走在路上的人而已。

“神曲天后”龚琳娜在一次采访中说,她一直在思考父母和孩子到底是一种怎样的关系。后来她发现,父母和孩子不是上下关系,也不是平等关系,因为即便父母和孩子做朋友,事实上你永远不可能和他们像同龄人一样交朋友。她说父母和孩子其实是前后关系:把孩子带来到这个世界上,抚养他们长大,再把他们送去想去的地方,目送他们慢慢离开你。

好像海浪一茬茬打过来,一代又一代人就这么繁衍、绵延、成熟。

听她这么说,感受到温柔的忧伤,又觉得颇为释怀。父母的恩情有时就在于他们像管道一样把我们输送到这个世界上,然后,我们学着渐渐脱离他们的影响圈,去创建自己的生活圈,带着他们留给我们的能量、记忆、学养,以及困扰。

学着做父母,和学着做孩子,本是一样困难的事啊。

其实,无论我们再怎么受伤,无论我们再怎么愤怒,我们都会在某些不经意的时刻,被隐隐约约流露出的情感所触动,一些温暖的瞬间,一些纯真的笑容,激发出内心的一些原谅,一些同情,一些懂得。其实,伤害和被爱,都不是永恒固定的事。

每个人都需要在迷雾中踯躅前行一长段路,困惑、焦虑、害怕、难过……那也许是必要的。没有感受过疼痛,就不会有烈火灼烧至心灵深处的呼喊,不会发现每个人都如此相似:都会因为爱而流泪,因为无爱而恐惧、怨怼;都如此需要彼此,需要表达和流露爱。我们并不“完美”,但我们有力量把胸怀化成无边无际的海,容纳得下世事人情更迭变迁,容纳得下自己的不完美。

对自己慈悲的时候,也就谅解了所有人,包括父母。

改编 ∣ 悟空的心灵花园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