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医药卫生报》:基地建设撬动医院发展新活力

 田王老羊 2015-05-25
《医药卫生报》:基地建设撬动医院发展新活力
  • 供稿:医药卫生报    发布日期:2015/5/25    选择字号:
  •  
    众所周知,医学基地在医学人才培养中发挥着非常重要的作用,也正因此,无论是国家级还是省级医学基地的选取,通常,都倾向于在医学学科领域综合实力较强的医院或医学院校。而新的医改背景,则赋予了这种选取更深的寓意。
    在河南卫生系统,近年来,国家医师资格考试实践技能考试与考官培训基地、全科医生培养基地、规范化医师培训基地、河南省医学学术交流基地相继落户郑州大学附属郑州中心医院(郑州市中心医院),这一发展热潮让业界瞩目。
    同时,业界也见证了郑州大学附属郑州中心医院将“医院承建基地,基地促进医院发展”两者完美地推进良性循环轨道之路。
    高含金量基地缘何落户?
    意识超前责任先行
    2011年9月,郑州大学附属郑州中心医院被原河南省卫生厅批准为郑州市唯一一所全科医生培养基地。
    2012年3月,郑州大学附属郑州中心医院与郑州大学基础医学院签约,打造科研平台,医院成为郑州大学基础医学院医学转化中心。
    2012年6月,河南省内首个个体化用药基因检测院士工作站在郑州大学附属郑州中心医院成立。
    2013年1月,“河南省高血压防治中心郑州市中心”在郑州大学附属郑州中心医院挂牌。
    2013年5月,郑州大学附属郑州中心医院被郑州市人社局确定为郑州市专业技术人员继续教育基地。
    好消息接连不断。迈入2014年,更大的喜讯传来,国字号基地相继花落该院。
    2014年8月,郑州大学附属郑州中心医院被国家医学考试中心授予国家医师资格考试实践技能考试与考官培训基地。
    2014年9月,郑州大学附属郑州中心医院被国家卫计委认定为第一批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基地,并于12月份首次面向社会招生。
    紧接着,2014年10月,郑州大学附属郑州中心医院被河南省医学会认定为河南省医学学术交流基地,是唯一一家市属医疗机构获得者。
    时至今日,仍在递增的基地数量可谓是郑州大学附属郑州中心医院超前规划与责任先行结出的硕果。
    “在深化公立医院改革等新医改形势下,作为三级甲等医院,理应要付出的重要努力就是帮基层医院提升诊疗水平,其努力途径就是为医学人才的规范化培养担起职责。”院长郝义彬直陈己见。
    为此,早在2009年,郑州大学附属郑州中心医院就未雨绸缪、开拓创新,率先启动了全科医生培训工作,5年来累计培训了1330名全科医生和1169名社区护士。
    2011年,中心医院加挂“郑州大学附属郑州中心医院”牌子,这意味着中心医院背靠郑州大学雄厚的师资力量和规范的教育教学设施,不仅可以医教研协同发展,其教学、培训能力也会得到质的提升。
    2012年11月,组建了河南省首家区域医疗联合体后,郑州大学附属郑州中心医院区域医疗联合体从成立之初就确立了业务技术培训、双向交流作为帮扶内容,派驻专家到医联体成员单位开展查房、坐诊、讲座、会诊、技术指导等帮扶工作。对成员单位的医务人员、村医进行了规范化免费培训。
    正是基于这样的积淀,2014年,国家卫生计生委对首批申报医院进行了医院等级规模、人力资源状况、医疗质量、师资及教学条件等方面的严格审核后,国家医师资格考试实践技能考试与考官培训基地、第一批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基地落户该院。
    基地作用何以能最优化?
    软硬件上下足功夫
    “高标准建设、高标杆定位,达到国家级要求,开启培训医生的‘练兵场’和培养人才的‘黄埔军校’。”郝义彬如是定位即将建设的培训基地。
    位于郑州大学附属郑州中心医院院内东南角,东临桐柏路,南临康乐路,占地面积1728平方米,总建筑面积38346.25平方米,地上20层,地下2层;集河南省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专科医生培训、急救人员实训、国家医学考试中心医师资格考试临床类别实践技能考试与考官培训基地以及郑州市医学情报中心建设于一体的全科医生培养基地暨门诊综合楼,建设过程中,坚持高起点设计、高标准建设,使其具有智能化、信息化的特征;除理论教学教室外,还集模拟病房、带教门诊、技能培训中心以及重症病房、透析等临床科室于一体,既能保证学员在临床培训中有独立的教学培训场所,又具有临床实践条件。
    “虽然基地性质、培养目标各不相同,但围绕提高教学质量,科教科通过建立一套完整的教学计划和规章制度做到各有侧重、整体推进。”该院科教科科长刘敏介绍,以规培生培养为例,基地设立了临床教研室、各专业的临床教学组,选全省统一教材备课,着重讲解临床常见病、多发病的诊疗经验;投资600余万购买高级模拟人等教学模具、建立信息化的培训系统和考试考核系统。此外,该院还探索出了“双导师”制度,即为规培生配生活导师和专业导师,严格管理中融入人性化管理;开展教学查房、观摩专科门诊等活动。
    “173位取得教师资格证的带教老师,其中11位7年制研究生导师,5位5年制研究生导师,医院每年会从中评选出十位优秀带教老师,予以奖励,最大程度地调动带教老师的积极性。”该院科教科副科长魏海英补充道。
    “而且医院医联体涵盖三级医院、专科医院、乡镇卫生院、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等不同等级的医院,也为全科医生的实践技能培训提供了便利的条件。”刘敏自豪地说。
    自2014年下半年至今,郑州大学附属郑州中心医院又与驻马店、开封、焦作、平顶山、南阳、周口等15家县级医院建立了协同发展战略联盟,其对基层医生的培养任务已经从医联体内部及基地规定动作,再次扩展到省内各地市。
    基地创建让医院得到啥?
    为医院跨越发展加把力
    4月11-12日,该院科教科规培办老师陈夏作为带教老师,刚参加完北京协和医院的培训,培训内容有理论讲课、技能展示等,两天时间,16个课件的集中学习。
    作为一名拥有副高级职称的带教老师,陈夏坦言,医院为了让他们能够更好地带教学生,每年都会派他们外出学习,以加强师资力量建设。毫无疑问,医学的人才建设也在这个过程中持续上升。
    “更重要的是教学相长,互为促进,在教别人的过程中,自己的知识体系也更为完善。”该院急诊科负责为全科医生培训教授院前急救技能的老师侯国军说。
    最重要的是,医教研协同发展的潜力开始崭露头角。翻阅郑州大学附属郑州中心医院科研相关资料,科研课题立项数量、所获科研经费金额、科研成果获奖数量近三年来呈明显递增趋势,且高水平课题数量较前亦有所增长,2014年又成功申报一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课题,实现了历史性的突破。
    事实上,承担基地建设的意义远不止此。
    该院一位职工说,在寸土寸金的院内规划中,占地面积1728平方米的全科医生培养基地让职工们看到,医院勇于承担社会责任,不以扩规模为重,而且国字招牌的基地建设也让大家的荣誉感倍增。
    而且,以基地建设为依托,中心医院申请承办了很多国际、国家级大型学术交流会议,打造“银杏-新视野”学术交流品牌,学术交流的质量也一再登上新台阶,对于提高全省整体的科技水平意义重大;以交流中心为依托,院士专家团队的进驻无疑对医院人才战略发展起到很大的助推作用。而这些,在郝义彬心中,才是实现“基层医疗卫生队伍建设、中原健康梦”的起步。
    •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