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很长的一段时间里,年少气盛的自己总是不屑于被许多老前辈奉为金科玉律的字诀:忍。 在那个人定胜天的年代,忍,意味着懦弱;意味着妥协;意味着退让;意味着认输。而这些,都是好强要胜的自己所绝对不能接受的。那时的我们,追求的是这样的一种快感:轰轰烈烈、放手而为、艺高人胆大、以技压人、引刀成一快、宁为玉碎不为瓦全。 那些忍了再忍、忍无可忍时、重新再忍的长辈,在眼中看来都是窝囊的乌龟。 花了很长的时间,经历了好几次的挫折,去搞明白这样一件事:那些眼前身后经过的人物,最后能有大成者,往往都不是最有才干、拿最多彩的人;而是最能沉得住气的人。 仔细观察它们运行的轨迹,发现原因有二: 其一、虽然是陈腔滥调,但是确实还是得引用这句老话:小不忍则乱大谋。 我们有太多正常人都有的欲望和冲动。而值得玩味的是,这些欲望和冲动偏偏都和办成长远的大事相冲相克。于是,你越能克制自己,你越能避免在游到终点之前提早夭折。 《先别急着吃棉花糖》一书里说了这样一个故事:人们做了一个实验,把幼童单独关在房间里,在他们面前摆放一只棉花糖,然后告诉他们:如果能忍着不在15分钟里去吃这支棉花糖,15分钟后将会再奖励他另一支棉花糖。 大多数小孩马上就忍不住把棉花糖一口吃掉了;有些小孩拼命忍了13分钟,最后两分钟还是忍不住把棉花糖咬下去;只有少数小孩吞着口水嗅着棉花糖的香气,甚至搞笑地让自己唱歌跳舞分神抵抗棉花糖的诱惑,终于成功在15分钟后一次过拿到两支棉花糖。 人们随后对这群小孩展开了数十年的追踪调查,发现那些成功克制欲望的小孩,大多在往后的人生有非凡的成就;而那些忍不住吃掉棉花糖的小孩,则大多表现平庸。 其二、再忍一下,往往会碰上转变的契机。 我们迟早得谦逊地体会到:要办成大事,仅仅是努力和食脑是不够的,还要加上时势和运气的配合才行。而时势和运气时隐时现,并且远非人力所能预估得及。所以当努力和谋略都使尽以后,只要大方向依然正确, 谁能忍得越久,谁就能支撑到时势和运气出现的那一刻。 高手相争,双方实力往往在伯仲之间,毕竟谁又能真正轻易赢别人一大截?很多时候斗的,就是看谁更能忍。 有人因此说:所谓英雄,只是比常人多忍耐5分钟。而这些,都是我年少时所不能明白的事。 学会忍,是人生的一种基本谋生课程。 懂得忍,游走人生方容易得心应手。当忍处,俯首躬耕,勤力劳作,无语自显品质。不当忍处,拍案而起,奔走呼号,刚烈激昂,自溢英豪之气。 六一礼物有了吗?没有,点这里!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