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不会等你# 
#每周多一点改变# 
求求你别再说要学英语了!
-李翔
国人最耗费生命的学习项目,同时也是几乎无人能克服的项目,就是英语了。
我原本以为在Toastmasters里,那么多英语演讲已经声色并茂的大神,英语应该不再是困扰大家的事情了,可是,当我问起,谁已经不再把英语当成一回“事”,居然只有一人能举手,这完全出乎了我的意料。
误区一:有环境英语就能学好。
Toastmasters中有许多人本身的英语环境是不错的,有英语老师,有外企的员工,有做外贸的,而且大多是需要英语交流的岗位,如销售、秘书等,再加上toastmasters的俱乐部,这个英语环境之好,甚至比你出国留学还要强很多,我自己在国外留学时体验到,除非你是那种高度外倾的人,不然在国外,十有八九你的圈子还是以中国人为主体的,英语环境更差。
仍然会有朋友会强辩,说你应该把自己完全圈在一个只说英语的环境,这只是一种猜测,实际上在《找对学习英语方法的第一本书》里就有说明过这个误区,即开口过早会导致自己的口语能力固化,儿童都是先倾听足够长的时间以后,才开始模仿父母的发音,一旦过早开口,你的英语口语很容易停滞在当下的水平,反复练的只是开口的胆量,而非能力,这一点在香港的朋友身上特别明显,当初我和一帮香港朋友一起住,开始时很是羡慕他们的英语流利程度,后来熟悉以后才发现,他们来回就那300个单词,最简单的句式翻来复去的用,从我去再到离开,他们的英语水平就一直没变化过。
误区二:学英语=背单词
学英语的人一开始往往从背单词开始,肯定不是因为谁喜欢背单词,而是背单词是他们唯一会的学习方法。
中国人学英语有一个很严重的错误假设,中文的常用字不过3000,只要稍微读过点书,基本上就不会存在生字,尽管经常认得字却读不懂句子,但至少不会有不认识字的问题。于是中国人以为英语学好了,应该就不会有不认识的单词了,这根本就不可能呀,要知道就算是英语母语的人,哪怕他是学英美文学这样的专门研究文字专业的人,词汇量也不过2-5万,而普通母语者词汇量也就1万多点,英语的总词汇量早就超过100万了,据说用不了多久就会超过1000万,读英文,利用已经认识的单词,借助字根的方法连蒙带猜是母语者都必须做的事,因此背单词,特别是背GRE那类词库,对于以交流、工作为目标的人来说,很是浪费时间。
说完误区说一点个人经验,有三点我以为一般人之所以英语学不好的突破口。 1、句法一定要学好
从小学开始到专业8级,语法一直都是考试的重点,但是最常考的是词法,什么形容词比较级、动词时态,较少考的是句法,比如简单句、复合句、从句。
词法易考易学易忘,句法难考难学难忘。
那么到底哪个更重要呢,我个人的体验是,你的词法,比如介词、冠词、时态用错了,双方仍然能够交流,但要是句法错了,那这交流就立刻中止了,那种每个单词都认识,连成一句就不知所云的问题,都是由于句法不精通导致的,而句法是不能通过题海战术训练的,这是它与词法最大的差别,也是中小学、大学的老师无法教会学生最重要的原因,句法练习需要的是精深练习,要通过来回翻译一句话,不断地体会、内化英语与中文在逻辑结构上的差异。
2、中文一定要学好
我自己在努力向英语翻译进军的年代,发现自己相比外语系学生的一个优势,在于我的中文相当好(不是我牛,而是外语系的学生经常说自己英文比中文好),悲哀的地方在于,你的英语水平上限就是中文水平,除非你的母语是英语,否则第二外语的能力上限,就是你的母语水平。
我个人是强烈反对过早对儿童进行全英语教学的,有些父母会在家里用全英文和孩子进行交流,除非你有决心有能力让孩子以英语为母语,否则这样的孩子实际上很容易陷入沟通障碍的困境,双语的孩子在年轻时看起来很美,但大多在初中阶段,随着学习内容的抽象化,他的语言能力无法支撑这些学习内容,就渐渐陷入了崩溃。
3、英语不需要重复练习 ,需要精深练习
这一点很难操作,你必须有足够的练习才能进步,同时你不能反复练习同一水平的材料,经常有人问我什么材料才适合学习,我现在就会说,必须是一个阶梯式升级的材料才是最合适的,比如你可以拿美国学生的课本,从幼儿园到初中,一步步练上去,要让自己一直觉得不舒服,但同时努力一下又能做的到,这样的练习才是有效的。
把英语学好了,学到不再把英语当回事的水平,是过去3年里我最骄傲的成就,它为我打开了通往许多新世界的大门,我能与世界顶级的心理咨询师,通过skype那含糊不清的声音进行工作,而几乎完全没有阻碍,能够直接阅读最新和最顶级的外文资料,而不被那些翻译的笔误所坑害。
这一切的起点,是我在学英语之有,先花了2个月时间,去研究英语学习的方法,设计自己的训练计划,2年的训练超过了过去20年英语学习的总合,时间管理并不
会创造出新的时间来,但我们就是通过研究一些最基础的东西,让我们把一此简单的事情做好,从而能够用同样的时间,创造出1000%的价值。
原文 by 嘉宾 李翔 微信公众号:时钟与罗盘(clock-compass) 封面图 by Jordan Cullen
今天我做了什么改变
@漫华
总体而言,这周任务完成得不错,这除了自己的坚持外,还离不开中会在当初给我提的建议,即一次性不要贪心设定太多目标下面分类总结:
在背诵方面,能很好地利用时间间隙,能带着一颗热爱与快乐的心学习,唯一不足的是喜新厌旧,即喜欢背诵新的课文懒于复习背诵过的;锻炼方面,这周基本每天
运动时间维持在一个钟,学会了如何打篮球,如何与队友配合;在阅读方面,每天能坚持读书,不足的是太贪心,同时读好几本书,这个以后应该改进,做到一次只
读一本书。新的一周加油!?
@嘉宝
总结,之前自己的执行力很低,给自己太多虚假希望。经过一周的调整后,继续坚持做好一件事,而且一次只做一件事,发觉注意力会高度集中,而且会伴随自己的思考,看书的收获也比原来多。?
@鄭亞蘭
无意间看到一条改变会去年关于看书系列的文章,把去年所有关于看书的文章翻了一部分,重新规划好了今年所要看的书的类型以及具体什么书,暂时规划一周一本书,看到彭萦看的书,很惭愧,现在虽然每天都有看书,但是太小了,加油,坚决完成任务。
会员注册窗口本今天起开放喽,请已经注册为候选会员的朋友留意自己的邮箱,按照收到的W码邮件完成注册。还没有收到W码的朋友不要着急,发送量太大,gmail不给力,我们正在努力发送中...
想和我们一起每天改变一点点吗?关注改变自己或搜wechanger 查看过去的文章可以回复关键词【目录】【系列】【精选】 想知道我们的会员特权是什么请回复会员。
↓↓↓会员本周开放,切勿错过。欲加入会员,点击阅读原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