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内陆基金互认,如何寻找受益股? 作者:王汉锋 香港与内陆基金互认,资本市场开放新举措 5月22日中国证监会与香港证监会联合宣布双方签订了相关备忘录,内陆与香港基金互认将自7月1日起正式实施。其具体含义是,允许符合条件的陆港两地的基金产品(包括常规股票型、混合型、债券型和指数型基金)在对方市场公开销售,初始投资额度设定为进出各3000亿元人民币。我们基于到目前为止的相关信息对此进行评论。 市场开放互通加速,利好中港两地市场 对香港和内陆基金互认,我们解读如下: (1)基金互认是中国资本市场开放互通的重要步伐,是继QFII/RQFII/QDII/沪港通等开放互通措施之后的又一重大举措。这一措施使得大陆和香港两地的投资者相互投资、进入对方市场又增加了一个新的选择。根据证监会答记者问信息,内陆符合互认条件的基金数量大约850支(截止一季度末),香港符合互认条件的基金大概100支(截止2014年年底)。 (2)利好A股和港股,港股短期受益更明显。基金的互认将增加两地市场的流动性,中长期对两地市场均是利好。考虑到目前A股已经连续上涨较多且局部高估,而香港市场对A股依然大幅折价、估值依然相对偏低,且海外投资者普遍对中国依然相对谨慎,我们认为基金互认短时间内南向资金可能会更强劲,最终双向都将受到总额度的限制。 (3)债券与股票。由于目前海外与内陆的息差依然显著,且人民币并未出现持续贬值的趋势,我们认为部分海外投资者对于内陆的债券型基金将有一定的兴趣,北向额度可能有一部分将被对债券型基金的购买所占据,而南向额度暂时可能还是以股票型为主。 (4) 接下来关注深港通、QDII2等进一步的开放措施。从2014年开始中国资本市场开放的步伐明显加快,而2015年将继续是资本市场开放的重要年份。除了基金互认这一措施之外,接下来深港通、QDII2、上海交易所战略新兴产业板块等都是潜在值得关注的资本市场开放与改革措施。 寻找开放互通受益股 我们维持对香港市场乐观的看法,维持恒生国企指数2015年底16,000点的指数目标,建议从以下几条线索来寻找受益于基金互认和市场开放互通的股票: (1)香港注册上市的资产管理人、香港交易所、香港本地券商等都是基金互认的直接受益者;基金互认也会强化香港作为中国金融开放桥头堡的作用,对香港本地的经济包括房地产等也有利好作用; (2)两地资金互通将继续一体化两地的投资偏好、估值体系,也将使得香港目前对A股依然有较大价差的个股、A股“影子股”等受益; (3)中国资本市场开放将使得海外上市的中国股票,包括港股、B股、美国上市的中概股等均受益。(来源:中金公司策略)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