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街谈巷议:对爆红辞职信不宜过分解读

 nizijun 2015-05-26
街谈巷议:对爆红辞职信不宜过分解读

  23日,网上出现一封文采飞扬的千字辞职信,当事人是恩施自治州纪委研究法规室主任孙涌,一名37周岁的副县级纪检干部。很多网友称赞该辞职信“文采飞扬、行文流畅”,有人称其为“诗一般的辞职报告”。昨日,记者经过多方采访,证实了孙涌辞职获准的消息。下一步,孙涌准备从事律师工作。(5月25日楚天都市报)

  曾几何时,那封“世界这么大,我想去看看”的辞职信在网上走红。现在,这封文采飞扬的千字辞职信更获网友们的垂青。为何辞职信能抓眼球?成为社会的一道风景线?耐人寻味。

  在就业形势相对紧张的当下,加之传统求稳就业观的影响,一般人如无特殊或意外原因,不会轻易辞职,尤其是收入相对稳定的白领,更不用说公务员了。一旦有这类职场人士辞职,无疑会显得比较“另类”,容易引起人们的好奇,人们很想知道他们何以放弃人们羡慕的职业?他们的人生境界与追求是什么?……

  人们之所以关注这些,与当今社会职业的变迁有关。当下社会充满创新活力,机遇颇多,给人们提供了平等而多元的职业选择机会。那些有才华或年富力强者当然不甘现状,试图掌握自主择业的主动权,减轻职业疲劳感,提高职业的审美感或新鲜感,这是社会进步的体现。在这种语境下,人们希冀从辞职者的辞职信获得有益的感悟和自主择业的动力、路径等。由此不难理解,辞职信在网上走红主要不是因为其文采。

  在职业可以双向选择的当下,只要不违犯党纪国法,就职和辞职都是个人的事,无可厚非。因而,我们大可不必对那些辞职信予以过分解读。有的网友把辞职者的行为理解为其辞职者对职场体制的批判,是对职场体制压抑的反叛,展现了不媚俗的价值与气魄,未免有些过了。我们的职场体制确实需要进一步改革,但这种改革绝非是毁灭性的推倒重来,在多数情况下,我们的职场体制并不至于压制人,绝大多数未辞职者也并非是保守的符号。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