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喝酒过急 年轻人也会中风

 刘燕燕 2015-05-26

  这几年,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加上平时工作或者环境的影响,越来越多的中风病人呈现年轻化。医生提醒一些工作繁忙,应酬较多的高血压脑血栓患者,不要过度饮酒或者饮酒过急,平时应该多注意修养和饮食,切勿过量食用油脂、胆固醇高的食物。

  为何年轻人也会中风?

  中风多发生于老年人,近年来中风发病患者有越来越多年轻的趋势,据统计中风最低年龄16岁,二三十岁的人发生中风并不少见,因为除高血压,脑动脉硬化外,脉管炎或脑血管畸形或脑动脉瘤肥胖,嗜烟酒都会引起中风,且年轻人多见,据统计我国年轻人中肥胖,嗜烟酒者比例直线上升,由于肥胖,嗜烟酒可以改变血液流变状态,造成高血脂,高粘血症使脑动脉硬化超前发生,加之烟酒可损害血管内壁,可以造成缺血性中风。脉管炎,脑动脉畸形或脑动脉瘤者往往在年轻时发病,因为精力充沛活动量大,常常使血压波动幅度大,易致血管壁破裂,造成出血性中风。另外青年女性药物避孕者,因该药中的激素成份可使血压及血粘度增高,潜在中风危险,故不宜长期用服。鉴于以上情况,所以年轻人也要预防中风。

  如何预防中风?

  预防中风要从平时做起,经常保持心情舒畅、稳定,避免过食肥甘厚味,不吸烟,切忌酗酒。此外,要注意天气变化,及时加减衣服。生活要有规律,注意劳逸适度,更重要的是要坚持适当的运动,使体内气机和调,血脉流畅,关节疏利,防止本病的发生。中风是中医学对急性脑血管疾病的统称。它是以猝然昏倒,不省人事,伴发口角歪斜、语言不利而出现半身不遂为主要症状的一类疾病。由于本病发病率高、死亡率高、致残率高、复发率高以及并发症多的特点,所以医学界把它同冠心病、癌症并列为威胁人类健康的三大疾病之一。预防中风的重要性已经引起国内外医学界的重视,医学家们正从各个方面探索中风的预防措施。

  1、高血压是发生中风最危险的因素,也是预防中风的一个中心环节,应有效地控制血压,坚持长期服药,并长期观察血压变化情况,以便及时处理。

  2、控制并减少短暂性脑血管缺血发作(即一过性偏肢麻木、无力或眩晕、复视、吞咽困难、走路不稳等症状)是预防中风关键的一个环节。一旦小中风发作,须立即抓紧予以系统治疗,就有可能避免发生完全性中风。

  3、重视中风的先兆征象,如头晕、头痛、肢体麻木、昏沉嗜睡、性格反常时,就应采取治疗措施,避免中风的发生。

  4、消除中风的诱发因素,如情绪波动、过度疲劳、用力过猛等,应自我控制和避免。

  5、及时治疗可能引起中风的疾病,如动脉硬化、糖尿病、冠心病、高血脂病、高粘滞血症、A性行为、肥胖病、颈椎病等。

  6、饮食要有合理结构,以低盐、低脂肪、低胆固醇为宜,适当多食豆制品、蔬菜和水果。应忌烟,少酒,每日饮酒不应超过100毫升(白酒)。定期有针对性地检查血糖和血脂。

  7、坚持体育锻炼和体力活动,能促进胆固醇分解从而降低血脂,降低血小板的凝集性,并能解除精神紧张和疲劳。

  8、要注意心理预防,保持精神愉快,情绪稳定。做到生活规律,劳逸结合,保持大便通畅,避免因用力排便而使血压急剧升高,引发脑血管病。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