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县情透视之一:临泉是如何“沦落”为全国人口第一大县的

 指间飞歌 2015-05-26
 县情透视之一:临泉是如何“沦落”为全国人口第一大县的

    生活在偏僻的皖西北,特别又是相对落后的临泉,这里的人们引以自豪的东西可真是不多。于是乎,全国人口第一大县的自诩多年来就成为不少临泉人引以为豪的见面介绍语。殊不知,这个所谓第一的背后,正是我县多年来计划生育工作不力而导致人口失控的恶果,其中又有多少任领导的无奈和心痛,多少百姓的辛酸和苦处啊!
    记得还是上个世纪九十年代,常听一些大约颇有见识的人经常念叨:我们临泉现在是全国人口第一大县,过去四川万县、山东滕县人口比我们多,但万县早已成为万县市,滕县也已改为滕州市。听起来似乎令人热血沸腾,如同一名运动健将获得了全运会比赛的冠军,我们县也终于占据一项全国第一了。当时亢奋之余,也不禁狐疑,全国大约有2000来个县,难道我们县真是人口老大?真相到底如何,那么多年来一直让人牵挂,但也无从考证。随着信息时代的到来,我们终于有机会揭开临泉逐渐“沦落”为全国人口第一大县的面纱。
    一、民国24年(1935年)阜阳县的分设和建国前临泉人口的变化以及在全国的位置
    临泉尽管历史比较悠久,文化也算得上源远流长,目前的行政区域在公元前1042年就有沈子国建制,周文王第十子聃季载“食邑于沈”。这块土地设县也较早,秦始皇统一中国推行郡县制时,公元前221年在这里设立平舆县,但以临泉为名设县却是很晚的事了。
    民国24年(1935年),由于当时皖北大县阜阳县人口已达到180万,而阜阳县的西部地方由于位置僻远,交通不便,经济文化落后,县政管理极为不便。经地方人士多方申请,当时的国民政府核准,以原属阜阳县西部的第七、八、十区和四区的一部分成立一个新县,命名为临泉县。当时,全县面积2118平方千米(现在1818平方千米)。民国25年(1936年),临泉县政府重编保甲,清查户口,全县计63.0831万人。
    建县之初,尽管临泉只是从原阜阳县分设,但63.0831万人在全省各县仍居前列,不过和全省、全国一些人口大县相比差距还是不小。从全省看,次于合肥县(127万人)、阜阳县(117万人)、宿县(96万人)、桐城县(94万人)、无为县(72万人)、寿县(69万人)、六安县(68万人)、怀宁县(65万人),列全省第9位。
    而放眼当时的中国,整个社会还处于传统农业社会,设市的地方很少,一些人口大省都有许多人口大县,数量蔚为可观。在二十世纪三十年代前期,不包括安徽,全国其他各省人口达到100万以上的县超过20个,其中达到120万人口以上的县有:四川的泸县(183万人)、荣昌县(140万人)、合川县(140万人),而当时的万县只有75万人;广东的东莞县(126万人);江苏的如皋县(142万人)、南通县(135万人);浙江的绍兴县(121万人);山东潍县(133万人),而当时滕县不过55万人;湖北礼山县(197万人);湖南的邵阳县(153万人)、衡阳县(138万人)、长沙县(133万人)、湘乡县(130万人);福建闽侯县(150万人)。从以上数据可以看出,建县时临泉的人口数量和一些人口大县的差距是很明显的。即使到了1949年,临泉县地域面积2531平方千米,人口也不过92.7127万人。
    二、一些民国时期人口大县的人口变化情况
    上个世纪三十年代中期以后,由于兵荒马乱和频繁的自然灾害,全国大部分地方的人口增长缓慢。新中国成立以后,由于社会新秩序的建立,经济发展水平的不断提高,婴儿死亡率的下降,全国各地人口都有了大幅度的增长。那为何临泉一支独秀,在行政区划面积减少的情况下,经过60年的发展,跻身于全国人口第一大县, 其他人口大县的人口都不见快速增长呢?原因是多方面的。
(1)一些人口大县相继分县。以安徽为例,析置临泉之后的人口大县阜阳县,1950年又从阜阳县南部地区析置阜南县(1947年曾设)。人口大县合肥县1949年一分为三,即合肥市、肥东县、肥西县,其他人口大县大多如此。
(2)一些人口大县实行市、县分设。建国后,一些人口大县的城关镇设市,大部分后来成为地级市,原县名保留。如绍兴到今天还是市、县分设,绍兴市领导绍兴县,长沙、邵阳等县的现状也是如此。
(3)一些大县成建制改成市、区。如山东的潍县早已不存在了,现在是地级潍坊市。东莞县先改为县级市,现已经升格为地级市。人们过去经常谈到的万县、滕县变化是这样的:地级万县市1998年改设万州区(属重庆市),全区现有总人口173万人;滕县1988年改设县级滕州市,现有总人口165万人。
(4)战乱和自然灾害导致一些人口大县人口增长缓慢。从四川地区的人口大县看最为明显,由于解放前的战乱不已和三年自然灾害的影响,重庆市第一大县合川县现在的人口只有149万,相比70多年前增长不多;四川省另一人口大县荣昌县人口现在还达不到上个世纪30年代的水平。
    三、建国以来临泉人口变化的历史轨迹
    建国以来,尽管由于行政区划的变化,临泉行政区域面积后来有所减少,现在的行政区域面积比1949年少了700平方千米,总体来看,临泉的人口除了三年自然灾害时期之外,一直处在快速增长时期,具体可以划分以下几个阶段。
(1)1949---1964年的人口变化情况。1964年人口普查时全县总人口81.5960万人,比1949年减少11万,主要原因是建国以后行政区划面积减少;还有一个重要的原因是我县三年自然灾害时期出现的人口非正常减少。当时81万人口以上的县在全国有很多,我县人口在全国的名次不算高。
(2)1964--1982年的人口变化情况。1964年之后,随之而来的是十年文化大革命,这一时期,社会动荡,人口失控,我县多年人口出生率达到40‰,人口高速增长将近二十年,到1982年人口普查时,全县人口达137.1827万人,已跃到全国人口大县的前列。和全国人口增长速度相比也是较快的,1982年全国人口普查数10.31亿,比1964年全国人口普查数7.23亿增加42.6%,而我县1982年人口普查数137.18万,比1964年人口普查数81.59万增加68.1%。这一时期,我县人口增长率高出全国水平25个百分点。
(3)1982年--2000年的人口变化情况。1982年以后,虽然国家实行了较严厉的计划生育政策,临泉人口仍然继续高速增长。1990年全国人口普查时跃居全国人口第四大县,2000年全国人口普查时,我县人口187.6300万,是中国大陆人口第一大县。当然,不包括县级市,如广东的县级潮阳市(2000年人口247万,现已撤市设区)。这一时期,我县人口增长率仍高出全国水平11个百分点。
(4)2009年6月起从“法律”意义上首次成为全国户籍人口第一大县。2009年6月,台湾地区“立法院”通过决议,正式改台北县(人口近400万)为院辖市,定名新北市,市长选举在明年10月举行。不过,现在从“法律”意义上讲,临泉是全国人口第一大县也说得过去。
    四、放眼明天-----早日摘掉全国人口第一大县的帽子 
    建县以来尤其是建国以来,我县人口快速增长,成为全国人口第一大县。这个第一,带来的不是荣光,而是无尽的伤痛。探求人口过快增长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一方面是由于传统农业社会下多子多福的观念影响,育龄妇女始终保持很高的生育率,使我县人口在基数比较大的基础上快速增长;但根本的原因还是进入上个世纪八十年代以来,我县的各级政府部门没有把人口计划生育工作放在正确的位置,而是弄虚作假、“放水养鱼”等多种陋习盛行,使得人口仍在飞速膨胀,乃至荣登全国人口第一大县宝座。一些乡镇的人口失控简直是触目惊心,笔者回想2004年在宋集镇参加全县计划生育万人大会战时,调查到一对夫妇1990?1999年竟生育了三男两女,由此可见一些乡镇计划生育的工作状况。人口快速增长也给今天我县的各项工作带来无穷的后患。
    站在新的历史起点,像临泉这样的落后地区,如何解决人口过多这个沉重的负担?狭小的土地是不可能养活213万人口。50多万打工者由于户籍制度的因素,仍然是两栖人,奔波在城乡之间。解决临泉人口问题,有赖于国家户籍制度的改革,加快人口的城市化,解决好城乡两栖人问题,使我们不再拥有那么多的户籍人口,也使我们的领导者不再因计划生育问题而焦头烂额。当然,现在还需要我们扎扎实实把计划生育这个基本国策执行好,还需要我们切切实实把计划生育各种考评检查工作做好。可喜的是当前我们县委、县政府已经充分认识到我县计划生育工作长期落后的根源就在于不实事求是、不真抓实干,因此下定决心刹住说假话、干假事、做假帐的歪风。也只有真正把“计划生育玩假者必自焚”的理念落实好,临泉的计划生育工作才能走出困境、走向光明。让我们为临泉的计划生育工作及相关人士祝福吧!

说明:1、由于笔者蜗居小县城,手头资料不多,文章内容有些部分不是很详实,其中个别地方难免有错误,敬请各位网友批评指正。
      2、一些人口大县人口数据为浏览方便,简化到万位。参考资料比较多,恕不一一列举。
                                                                             草于 2009年11月15日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