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五个诀窍应对小孩的叛逆期

 yagi1 2015-05-27

从小孩很小开始,我便会问小孩「晚餐想要吃什么?」「想穿那一件衣服?」「用哪个颜色的碗?」等问题;通常我会给他两个或三个选择。

有些长辈会说:「问他那么多干嘛?他又不懂,给他什么就用什么就好了!」其实我会让他自己选择的原因,是因为我希望小孩可以有自己独立的思想,不希望他随波逐流。也许是我想太多,但是我心里一直很害怕小孩到了青春期时,会因为没有主见而被坏朋友影响;所以我极力的想要建立他的自治能力。

谁知道,有一天我带他去公园玩,他在公园里捡到一支尖锐的树枝,他十分喜欢,还说要把它带回家。我跟他说拿着尖尖的东西跑来跑去会很危险,请他放下,但是他却说他会小心。不管我怎样劝他,甚至到后来我生气了,他还是执意要把它带走。我向爸爸求救,爸爸却跟我说了一句当头棒喝的话:「从小我们就是这样教导他要有自己的主见,现在也只可以尊重他的选择。」我顿时语塞。虽然回家后小孩还是把树枝掉丢了,但是我心里却充满了疑问:「难道我给他选择是错的吗?小孩有自己的主见不应该吗?」

让小孩选择有什么好处?

我相信很多的现代父母都应该从教养书里或朋友的口中听说过,让小孩选择有很多的好处。因为从小孩出生开始,基于能力的限制,几乎所有事情都由照顾者为他们作主。直到他们两岁左右,开始会自己走路,会说一些简单的话语,他们便急不可待的想要摆脱别人的操纵,做自己想做的事情。这就是我们所说的「恐怖两岁 (Terrible Twos)」;他们开始「捣蛋」,「反叛」,「发脾气」,用种种的方式来抢回他们的操控权。如果这个时候,父母愿意放手给小孩一些决定权,他们便可以从每天很多的「不可以」、「不行」中得到一点点的操控感,便不需要利用负面的行为来达到他们的目的。

再者,让小孩选择可以帮助小孩发展他们的独立性、自治能力、和自信心;从而增加小孩的配合度。小孩下课回家都会想要立刻钻进他的玩具房玩玩具,但是我当然希望小孩先做正经的事情再玩。但是我又不想要直接否决他,所以在他还没踏进家门前,我都会很「民主的」先问他:「你想要先洗个澡,然后再吃饭,或是先吃饭,再洗澡呢?」虽然玩玩具完全不在选项中会让小孩感到有点小失望,但是至少小孩可以从吃饭和洗澡中挑选一样自己比较想做的事情,他便会比较乐意接受,愿意配合。对于年幼的小孩,选择对他们来说更为重要,那怕他们选择的只是苹果和香蕉等鸡毛蒜皮的事情,但是已经足以增强他们的自信心,觉得自己「终于可以作主了!」

让小孩选择的诀窍

虽然让小孩选择有种种的好处,但是原来也有很多诀窍需要注意。完全不让小孩选择,我们会变成极权的父母。小孩会因为太依赖父母为他们作主而缺乏自治能力。相反的,所有事情都让小孩自己决定又会使小孩变得任意妄为;所以我们应该选取中庸之道。

1.限量的选项

选择并不是越多越好,过多的选择反而会让小孩感到有压力。在「选择的矛盾:为什么少胜于多」(Paradox of Choice: Why More is Less) 一书里,作者 Barry Schwartz 总结了一些研究,发现当我们的选择越多时,我们会越难做出决定;而且我们会认为没有被选上的往往是最好的。久而久之,会形成我们不满足的心态,导致精神紧张、不开心、甚至悲观;所以选择的项目必须要有限制。通常两样,最多三样,最为理想。

2.适合小孩年龄的选择

在小孩小的时候,我们让他们在一些无关痛痒的事情上作选择,譬如:吃什么,看什么故事书,穿那一双袜子等,他们可以从中了解自己的需求,练习选择的技巧,长大后才会懂得应付更重要的决定。但是如果遇到对小孩健康有影响,会危及到小孩或别人安全的事情时,便由不得小孩来作主。以树枝的事件为例,其实当时我应该坚持我的原则,让小孩知道,会威胁到安全的事情都不能妥协。或是遇到小孩打人、抢别人玩具时,同样不是一个选择,而是完全不被允许的事情。所以当我们让小孩选择前,我们可以反问我们自己,他的选择会影响到他的健康吗?会危险吗?会影响到别人吗? 如果都不会,我们便可以放手让他们自己去决定。

3.给小孩足够的信息

让小孩选择前,我们应该提供一些信息给他们,好让他们可以作出正确的选择。譬如,我们让小孩选择穿什么衣服前,应该让小孩了解当天的天气情况。我会给小孩一个方向,如「今天有寒流,你要挑厚一点的衣服来穿。」小孩便会从比较厚的衣服中挑选一件他喜欢的来穿。或是,「你想要去楼下的公园玩,或是去有荡秋千的公园玩呢?如果去楼下的公园玩,因为比较近,所以可以玩比较久;但是如果要去有荡秋千的公园玩,因为比较远,所以玩的时间就会少一点囉!」提供给小孩他们需要知道的信息,可以避免很多不必要的纷争。

4.自己承担自己的选择

选择很简单,但是有没有勇气去承担自己的选择所带来的后果才是重要的课题。如果我们让小孩任意的选择而不用承担后果,小孩便没办法从中学习,他便会一而再,再而三的作出错误的选择。有一天,小孩因为肚子饿所以要求我帮他买两份早餐。我跟他说,「不如等你吃完一份,不够了再买。」但是他就是不依。最后当然是吃不完囉!

我跟他说:「是你要买两份的,你不可以浪费食物,剩下的就当午餐吧!」虽然小孩十万个不愿意,但是因为是他自己选择的,他只好摸摸鼻子,自己承担。我们要培养小孩承担后果的习惯,这样他们才会懂得三思而行。

5.要尊重别人的选择

当我们让小孩选择时,应该给他们真正的选择,而不是「假选择」。如妈妈明明想吃饭,却问小孩想吃什么。既然我们要问他,便应该尊重他的选择。如果我们心里已经有了一个答案,便不应该叫小孩选。我们可以直接跟小孩说:「平常妈咪都让你决定,这一次就轮到我决定囉!」这样小孩才会知道不只他们,每个人都应该有选择的机会,我们应该学习尊重别人的决定。

有些父母可能会担心,如果我们开始给小孩选择,小孩便会想要什么都自己挑,自己选。的确,习惯了选择的小孩,意见会特别多。但是以长远来说,我还是希望小孩可以有自己的主见。我觉得,可以让小孩选择的事情就让他们选择,不可以的我们要坚持,平常要多跟小孩沟通,让他们知道父母的底线在哪里,这样小孩的配合度便会大大提升。

撰文者hannah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