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QFII抛售中资银行股有何难言之隐?

 xcaq 2015-05-27

2015-05-27 16:10:20

【作者:不执着财经

QFII抛售中资银行股有何难言之隐? - 不执着 - 不执着财经博客

526日晚间,工商银行和建设银行双双出现在QFII大宗交易平台的卖出席位上。上海证券交易所周二大宗交易平台数据显示,中国国际金融有限公司北京建国门外大街营业部卖出了2.8亿股建设银行,卖出金额约为19.1亿元,该营业部席位同时卖出了3亿股工商银行,卖出金额约为16.3亿元。据知情人士透出,这是QFII抛售中资银行股的大手笔之作。

应该说,QFII抛售中资银行股早已不是新鲜事。新加坡淡马锡富敦投资有限公司于今年一季度清仓了全部2.55亿股工商银行。淡马锡富敦投资所持的这部分股份,为去年第四季度新进。同时,本月25日,工商银行也出现在两个营业部的卖出席位上,分别是中银国际海口蓝天路营业部和中信证券上海东方路营业部。在中信证券上海东方路营业部,一笔卖出金额达到3.34亿元。这也被媒体爆出是QFII暗中所为。

对此,业内人士在接受媒体采访时表示,QFII暗中抛售中资银行股,可能是出于外资本身的战略考虑,并不代表外资对银行股的看空。但该人士也承认,鉴于银行股的估值并不低,所以现在也不是投资银行股的好时点。

更有机构投资者表示,银行股在本轮牛市的表现实在糟糕,外资没有理由长期持有它们。截至526日银行板块涨幅仅为12.13%,大盘同期上涨了51.82%。周二,工商银行涨幅为0,建设银行微涨0.29%。周二,沪指大涨97点,涨幅2.02%,在28个申万一级行业中,所有行业均实现正涨幅,而银行板块排在最后一位,涨幅为0.16%

实际情况是,在本轮牛市行情中,表现最好的就是创业板个股,大多数股票涨幅高达4倍以上,而今年涨幅排名垫底的板块是银行板块,其相对较小的涨幅往往使价值投资者有一种“满仓踏空”的尴尬。那么QFII是因为银行股表现欠佳而抛弃它吗?显然主要原因不在于此,笔者认为,另外还有更深层次的问题。

首先,银行板块是周期性、传统性板块,业绩始终与当前经济形势紧密挂钩,所以远没有像创业板个股可以编故事,讲题材,说概念那样,有着丰富的想像空间。再加上银行板块大多数盘子大,机构投资者要动用大量资金去撬动它,但是创业板却不同,某些个股只需几个亿的资金就能使其大幅波动。所以在经济下行压力较大的情况下,QFII减持银行股也是较为明智之举。

再者,银行业的坏账让QFII深感忧虑。前几年,我国银行业信贷扩张速度惊人,M2增速都在20%以上。而近年来,由于经济下滑压力增大,银行业的不良贷款率急剧上升。一季度仅五大行不良贷款合计增加达到500亿元,几乎是去年一季度256.48亿元的两倍。同样,去年五大银行业绩下滑严重,利润增速大多只有个位数。所以在QFII看来,中国传统银行业的好日子已经过去,继续持有如同鸡肋。

最后,利差收窄,使QFII对银行业的预期看淡。从去年11月开始,央行二次降准三次降息,意图剌激实体经济复苏。但是由于实行了利率市场化,各家银行为了争夺储户资源,实际上储户的存款利率真正的降幅非常有限。显然,息差在减少,银行在让利。而随着存款利率的放开,以及大额银行存单的试点,未来银行业的利差将持续收窄。

QFII们看来,将来中国银行业的利润增速将放缓,甚至负增长乃是大势所趋。鉴于国内传统银行业正在业务转型的过程中,在前景还不明朗的情况下,减持银行股,去追求风险更小,估值更低的投资洼地,应该也是不错的抉择。

QFII正在逐步减持中资银行股,这既是对中国经济下行压力增大、银行不良贷款上升的担忧,更是对银行股未来业绩预期悲观的投票。事实上,近期银行股的均在市场中排名垫底,表现实在“差强人意”这既代表了QFII的看法,也代表了整个市场对没预期可炒的银行股用脚投的票。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