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琢玉精舍之五步园记

 东方竹马 2015-05-27


琢玉精舍之五步园记

文:刘小骥 / 图:楚小影


  一夜入秋,醒来时,才觉气温骤降,看看短衫未换,便又添长衣了。


  洗漱完毕,去五步园浇花,忆及夏日折损松苗,以及武当游学时枯死的海棠。树之命,本有定数,或因病、或屡遭虫害、或因水大肥重而沤根,这三年多来,园内花草殒命者无数,所存寥寥,也只有我这个园主甘苦自知了。


  说起五步园,不过琢玉精舍的小阳台,五步之内自有花草,又借曹植“七步”来自省,想来好笑,它亦是客居蓉城时“燕来巢”的拓展和延伸。因而园虽小,容膝易安,花木虽不能言,却跟古代圣人、先哲一般给予启迪的智慧,把它们当成老师,也是不错的。



  人类对于草木的感情,想必是与生俱来的。从结绳记事开始,草木便充当着人类庇荫、藏身的功能,唐代章怀太子墓甬道东壁绘制的侍女托盆景的壁画,便是早期的盆景实录,而花木作为点缀出现在人们的生活当中,却是更早,想必石器时代就有野人随手折花,插入粗糙器皿中了。人,对美的追求,是与生俱来的。


  草木有本心,索求甚少。自然界的花木逢阳则茂,遇阴则疏,这合乎大道运行之道。再者,一般的花木有阳光和雨露二者便可生长,所需的养分亦是世间朽物,如枯枝烂叶、动物腐骨粪便,砂石等等,因而它是最最谦卑,把自己放在低处的。加之花木如修道者那般缄默慈柔,米芾拜石,我拜花木,想必也是可行的。


  再者,琢玉精舍设在红尘闹市,既是容身之所,又是会客之地,难觅崇山峻岭、林泉古寺,虽有图片可以解馋,又怎抵得上身临其境那般真切?五步园弥补其不足,一盆盆植物或仿崖边老松,或缩地千里,拼山缀石于盆内,或以掌中小树模拟参天大树,虽在室内,却可缩地千里,观千里之外胜景,而平常游历时所见的树姿山石收揽于胸,然后在五步园内一一实现,岂不快哉?



  五步园中的木本植物多为我莳养照料,小品草本却是小影的挚爱。园内说不尽那春华秋实,幽兰送芳、石榴吐艳、海棠闹春,平常的照料却是辛苦、细致的活。从翻盆换土到顶着烈日修剪,都需要体力,因而盆景便交由我打理,而她,便按时令来采摘花草,或植于盆内,或培于茶盏之中。


  花木所需器皿,除陶土、紫砂、瓷器之外,石盆、瓦器,甚至摔坏的碗碟都可拿来一用。植物之于家庭,山野怡情更合乎自然,很普通的植物配上合适的器皿,有时也能起到意想不到的效果。



  以往给朋友看自己所栽花木,见树的枝干被铝丝缠缚过,便笑称“病梅馆记”。把盆栽的树木移植到山野,恐怕再难适应,而我亦自比花中华佗、树中扁鹊。因盆小土少,植物需要通过修剪来控制形态,而以铝丝塑性,却是人为的“美”,仿天地自然的大美。室中的美,无外乎小美,这是不得已而为之的事。在岭南盆景创作中,皆以画理为基础,以刀带笔,一树从桩胚到景,往往需要数十年甚至几十年的时间。这,亦是我们文化传统的一部分。


  过去,常常在山野或深林中见到参天古树,不知其寿千万年,人之命,与之相比,莫若朝生暮死之蜉蝣。以树之寿,比人之命,不免唏嘘,而佛家有云:“人身难得”,却是世间万物无法比拟的。



  惜身、即是惜命,而那些的花木,却可伴随我们一生。很多时候,它们是比人更知晓人意的。


甲午年甲戌月 戊午日记于琢玉精舍



注:图文由本文作者提供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