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调包计”绝非王熙凤“手笔”

 风临酒把2 2015-05-27


初看人民出版社出版的《红楼梦》120回版本时,读到第九十六回“瞒消息凤姐设奇谋泄机关颦儿迷本性”一章中关于凤姐献计将宝钗换做黛玉的“调包计”害死了林妹妹,每次读到这里,都会忍不住的怨恨凤姐的狠毒,献了一个这么毒辣的计策,害死了所喜欢的林妹妹。

后来有机会看到了87版的电视剧,再仔细的揣摩其中的字味,反复的揣摩,感觉这好像不是凤姐的作风,倒不是说凤姐在贾府里很善,做不出这样的举动。只是从利益去分析,从自己的角度去看,凤姐应该是拥林派,而非倒林派,更不会去撺掇着老太太定下宝钗,这点87版电视剧里就有这样的镜头。

当袭人去找王夫人,希望早点给宝玉定下亲事,王夫人说:老太太已有了主意。

当袭人问道定了谁时,王夫人很委婉的反问道:老太太说,要知根知底的,最好是从小一处处大的,性情秉性都了解。这话,你猜猜再无别人了,只是---------

王夫人的话虽然没有说出来,但是袭人知道,只是王夫人不大喜欢林妹妹,但是老太太做主,她也不敢违拗。看似朴实其实最有心眼的袭人这会马上给出了主意:刚巧宝姑娘待选没戏了,府里的二姑娘,三姑娘,环三爷,都可以有老太太做主就可以了,宝玉的亲事恐怕宫里的娘娘要管吧,老太太再怎么着,也要听娘娘的。这事恐怕太太自己去宫里讨娘娘的示下才好。(不是电视剧中原话,大意是这样的)

王夫人是何其的聪明,这点她怎么没有想到,不会没有想到,只是她在贾府一直都是老实愚孝愚忠之人,不好直接违拗贾母的意思。当袭人撺掇着她去找王熙凤,让她去说和老太太时,王夫人冷笑了一下道:她,快别说了,她估计也是----

后面的话虽然没有说完,但是我们都应该明白,袭人也明白了,毕竟王熙凤掌管的是王夫人的家,再风光也是王夫人的管家,若是娶了宝钗,王夫人怎么会让她在留在这里,肯定会让宝钗取而代之,这点相信聪明算尽的王熙凤不会想不到,所以多次在贾府里露出口风,几次三番给林妹妹开玩笑取笑,都有意露出宝玉要配林妹妹的意思。

后来真娶了宝钗,王夫人真的“过河拆桥”也预见了这样的一个先前的想法。

从自身的利益上看,王熙凤不可能撺掇着老太太定下宝姑娘,肯定会撺掇着老太太定下林妹妹。这倒不是因为某些文章中讨论的关于林妹妹财产一说的符合,只是从她自身利益上来看,她必定要这么做才对,她应该是贾府里真正的拥林派。

所以高鹗续写的第九十六回中那段“调包计”的运用,我感觉看了以后,特别的不真实,与原文的衔接,与曹公前八十回的愿意,都有违拗之处,可见高鹗续写的后四十回存在很大的争议也是可以理解的。

从好多处关于王熙凤与林妹妹一起玩笑的场合来看,王熙凤应该是喜欢林妹妹的,那次宝玉被打,她们前来探视。因为一句吃茶引来了王熙凤的一顿诙谐的话,说到了林妹妹的心病,林妹妹差点急了,宝玉听到王熙凤撤着他道:你说说这那里配不上,是门第根基配不上,还是人配不上。

宝玉傻了,也说到了他的心病。

看来王熙凤是知道他们的心病的,就极力的撮合,从这点上来看她的聪明她的看风转向。老太太是那么的疼爱两个玉儿,王熙凤又深得老太太的宠爱,促成他们二人的好姻缘,不光老太太高兴,二玉想必也是感恩与她的,与自身也有好处,何乐而不为呢!

于是那个诙谐的玩笑,只当是她露出的风声。

后来元妃赐婚,断了林妹妹的好梦,也让其在清醒中选择了离去。

可见不是王熙凤害死了林妹妹,也不是那个“调包计”害死了林妹妹,是林妹妹的心,断送了自己的性命。

自然“调包计”也不是王熙凤的“手笔”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