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博与约之间:科研取向与人格有关?

 Hilda_NYC 2015-05-28


有人喜欢跨界,有人喜欢深挖,科学家们不同的研究取向究竟因何而起?日前,一篇发表于《美国国家科学院院刊》的研究指出,科学家的人格特质与其研究方向和成果有着密切关联。不过,尽管人格因素很重要,但科学家的研究方向并非完全出于其个人兴趣爱好,社会和科研环境同样发挥着重要影响。


  • 《赛先生》特约撰稿人 彭云


科学家们开展的研究工作,影响着人类发展和社会进步,而这些研究工作又将受到哪些因素的制约或是影响?


对此,美国弗吉尼亚大学McIntire商学院教授Thomas S. Bateman今年3月发表在《美国国家科学院院刊》(PNAS)的研究成果表明,科学家的人格特质与其研究方向和成果有着密切关联。


结合科学家们的论文发表状况和这些论文作者的人格特质,该研究得出了这样的结论:具有尽责型(Conscientiousness)人格特质的科学家,更倾向于追求专业领域知识的深度,而具有经验开放型人格(Openness to experience)特质的科学家,则热衷于进行跨学科研究,拓宽其研究的广度。此外,研究还表明,竞争型和探索型、表现目标型和学习目标型两组人格特质,也均与研究的广度和深度相关联。前者均倾向于深度研究,后者则倾向广度研究。而在现实中,科研环境会影响研究人员的选择。


广度或深度


科学家的研究成果有着不同的呈现形式,有的以理论文章出现,有的则是新产品的发明或专利的获得,有时也会让外人无法理解。对于研究成果的评估,Thomas S. Bateman和他的合作者采用了深度和广度两个指标。“广度的定义,是研究成果在一定程度上关联或涉及到不同专业领域,涉及领域越多,广度越大;相反,深度的定义,是在其专业知识领域进一步拓展,在该专业知识领域获得的扩充越多则意味着深度越大。”Thomas S. Bateman在文章中如此定义“广度”和“深度”。


在综合对比下,该研究选取了糖尿病领域的科研工作者作为样本。他们解释称,因为糖尿病研究是一个拥有悠久历史的疾病研究领域,具备庞大的数据库,有大量活跃的研究者,且该领域有跨学科合作。


研究者通过美国国立医学图书馆建立的PubMed数据库进行关键字搜索,发现在2001年至2010年的10年间,约有1.5万名作者发表了与糖尿病研究相关的成果。他们从中随机选取了一些作者作为研究样本。首先,他们根据其出版的研究成果进行专业广度和深度的评估。“虽然个别出版物无法显示一个人在深度和广度上的倾向,但是随时间推移而产生的多个出版物则可以作为佐证。”该论文指出。


随后,研究者又选取了其中466名科研工作者,通过问卷调查的形式评估其人格特质。这些被调查者的身份涵盖了不同性别、年龄和国籍,他们的平均年龄为49岁,其中57%为男性,60%在美国工作。为确保研究的可靠性,1年后,Thomas S. Bateman等人再次对其中百余名科研工作者进行了问卷调查。


“深度和广度在论文中的体现是持续的。”Thomas S. Bateman表示。他还在论文中强调,“我们不建议评价‘深度’或是‘广度’的研究哪一个更好。每个人都有自己潜在的优点和缺点,并基于其背景和目标而产生不同的影响。”


对于该研究,国内几位心理学研究者告诉《赛先生》,该研究很有意思,但是选取糖尿病研究领域的研究者这样单一的研究样本,“有可能导致研究结果的偏态,从而影响结论。”


研究引用了特质激活理论(trait activation theory)作为基础,该理论在2003年由美国俄克拉何马州塔尔萨大学(University of Tulsa)的Robert Tett和他的合作者提出,认为人格特质产生的影响是否明显,取决于周围环境的影响。当环境影响小时,环境因素可以激发个体的人格特质,以致个体更多地展现出符合其特质的行为。该理论目前被运用于不同行业领域。


在Robert Tett看来,Thomas S. Bateman的研究是验证特质激活理论的又一案例。“他们的研究结果与我们的特质激活理论相符。研究的深度和广度都是绩效,出版成果的需求和机会都是情境。根据作者的想法,这些需求和机会与科学家的人格特质相关联。”Robert Tett这样告诉《赛先生》。


Thomas S. Bateman表示将会进一步开展研究,以揭开人格和科研成果之间的关系。


多重影响


现代心理学将人格特质分为5大种类,这些人格多形成并稳定于工作早期,并具有较好的稳定性,尽责型人格和经验开放型是其中的两种。虽然人格因素重要,但一些时候,科学家的研究方向并非完全源于其个人兴趣爱好。该研究同时指出,社会和科研环境是影响科学家研究方向的重要因素。


在Thomas S. Bateman的统计调查中,进行更具广度的研究被科学家们认为是高风险、不重要且成功几率较低的。在他们的统计中,64%的作者选择了以深度为方向的研究,而33%的作者选择了更具广度的研究。(另有3%的作者信息作废)。这一结果支持了作者最初的假设,风险和收益权衡会影响科学家们的选择。


“人格是重要的个人心理特质,对工作生活影响非常广泛。它当然可能对科研工作有影响。但是,影响科研成果和发表的因素很多,人格的作用相对来讲就很微小了。”国内一位心理测量学专家告诉《赛先生》。


收集数据、发表论文、参加会议等工作让科学家们每日忙碌,同时还承担着各种业务评估、产出考核、同行竞争等压力。这些现实的情况让科研工作者们必须有所取舍。


Thomas S. Bateman表示,上述状况会促使科学家们更倾向于进行专业化方向的研究即深度的研究,以更好的完成目标。与此同时,奖励制度、规范等因素都可能影响或导致深度专业研究较跨学界研究更多。


“大部分的学术期刊都是高度专业化的,大部分的激励奖励也都更为专业化。”Thomas S. Bateman说,相反,跨学科的论文找到对口学术期刊的难度较高。


在这一背景下,科学家们会认为,跨界、更具广度的研究较深度研究更有风险且无用。而专业深度方向的研究则成本较低、风险小、且容易获得各种荣誉等。


Thomas S. Bateman还指出,近年来,关于跨学科合作的呼声很多,但是却往往停留于呼声,行动较少。美国的一项全国性调查显示,多数大学老师表示,跨学科的知识比包含单一学科的知识更好。


“各种类型的研究机构,包括大学在内,都表示他们希望有跨学科、更为有广度的研究,但是与此同时,他们却很少给予激励,做的相关工作很少。”Thomas S. Bateman这样对媒体表示。“只有当工作环境不受限制的时候,人们才会更多地跟随自己的个人兴趣,他们也因此才会认为自己的研究更有内在价值。这种情况下,人格与研究成果的关联也较明显。”


预测未来成果


不同的科学家拥有不同的风格,有那种兴趣广泛、热爱跨界的科学家,自然也有沉迷于自己专业探索不息的科学家。现在,Thomas S. Bateman的研究提出,不同的人格特质,可能会导致类型和方向不一的研究成果。虽然该研究仅仅是一个开始,但是Thomas S. Bateman表示,他希望该研究可以帮助科学家们更好地了解自己,根据自己的特点制定职业路线、研究计划和方向,或是进行修正。


“(倾向于研究的深度或广度)这些并不是根深蒂固的个性特征,而仅仅是工作风格。当研究者根据需要进行调整的时候,风格可能也会得到改变。如果研究人员认识到了自己真正需要前进的方向,他们会改变研究战略。这同样也适用于研究团队和决策者,他们可以就此考虑调整研究方式和目标。”Thomas S. Bateman强调,“这些改变可以发生在任何一个层面”。


对于Thomas S. Bateman等人的研究成果,也有科学家和评论表示不能认同。“人格是非常基础的心理特质,对任何种类工作都有影响,但要想预测工作结果好坏,将会得到令人失望的结果。换个例子说,身体强壮对做好任何工作都很重要,但如果你根据体检结果预测科研人员的业绩,或者预测中学生的学习成绩,都得不出有意义的结果。”上述心理测量专家这样向《赛先生》表示。


不过从Robert Tett的视角来看,科学家所处的环境,可能会让他们拥有更大的自由度。因此,依据人格特质对其产出做出预测仍有其可能性。“科学家们普遍工作在相对的弱环境之中,如对研究什么和如何研究有着高度自主的权利。在弱环境下,人格特质更能对产出进行预测。”早在2003年,Robert Tett就曾运用“特质-绩效”模型,对不同情境下产生的不同成果进行了分析和说明。


“就个人而言,我并不十分相信(这项研究)。”来自英国的科学博主和评论员Adi Gaskell直言,该研究仅仅是着眼于科学家的人格特质和论文产出,并没有涉及到这些科学家所从事研究的后果或是成果。此外,尽管更具竞争力且做事认真的研究人员可能更容易进行深入的专业研究,但这并不意味着,如此选择会带给自己更大的成功。


不过Adi Gaskell还表示:“也许在招聘科研人员的时候,该研究可以作为一种参考,根据具体的工作需求,去寻找不同人格特质的研究人员。”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