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琴格淡雅如幽兰 访青年古琴演奏家路宁

 金猴奋起千钧棒 2015-05-28
路宁,青年古琴演奏家。出生于山东济南。1991年开始接触并学习电子琴、钢琴;1995年拜师山东古筝协会会长、山东师范大学音乐系赵淑屏教授和济南军区前卫歌舞团国家二级演奏家阎伟先生学习古筝、电子琴;2004年拜师山东诸城派传人、山东省音乐家协会古琴专业委员会会长、山东艺术学院音乐学院客座教授朱子易先生学习古琴;2006年拜师中央音乐学院教授赵家珍大师学习古琴至今;2008年拜师中央音乐学院讲师袁莎老师学习古筝至今;2009年初拜师广西防城港市音协主席、中国著名独弦琴教育家演奏家王能先生、著名独弦琴演奏家苏海珍女士学习独弦琴至今。
获1996年济南市历下区青少年乐器大奖赛少儿组古筝一等奖;
获1999年济南市中小学第五届文化艺术节民乐比赛小学组古筝二等奖;
获2001年济南市第六届文化艺术节民乐古筝第一名;
获2004年济南市中小学艺术比赛(初中组)古筝第一名;
获2006年全国“华夏杯”国际青少年乐器选拔赛古琴青年组银奖;
参加2006北京·国际古琴音乐文化周暨纪念古琴大师吴景略诞辰100周年演出,弹奏古琴独、合奏琴曲;
参加2008年电视连续剧《青铜匕首》的拍摄,扮演琴师并录制古琴曲《流水》;
参加2009年中央电视台“长歌行--我们的节日。春节”的节目录制,演奏古筝;
担任崔健“新长征路上”圣诞演唱会特邀古琴;
2009年担任“瑶琴赵家珍古琴培训中心”教师至今;
参加2009年『第五届中国(深圳)国际文化产业博览会』的演出,演奏古琴、古筝琴曲;
获2009年第二届全国青少年古琴大赛专业青年组铜奖;
获2009年在美国旧金山举办的首届PIVD(青少年)国际大赛专业青年组古琴金奖;
获2010年美国“飞扬杯”国际乐器大奖赛专业成年组金奖。

华音:从您的艺术简历中我们得知,您在小的时候最初学习的乐器是钢琴与电子琴,这为您今后从事音乐专业打下了怎么样的基础呢?很多家长在帮助孩子选择学习乐器时,大多都会最先选择钢琴,您认为这是由于什么因素构成的现象呢?电子琴与钢琴哪种乐器您觉得会更能激发起孩子对于音乐的兴趣呢?
    路宁
:就钢琴乐器自身的特点与特性而言,属于定律乐器,其音域非常宽广,几乎涵盖了音乐中所能使用的全部乐音,且均为固定音高,从小坚持学习钢琴演奏,使我养成了十分稳定的音高、音准概念;钢琴是以十二平均律作为定律基础,可以方便的转换调性,通过学习,让我熟识了音乐的各种调性;而在其识谱方面,钢琴的曲谱为五线谱,其本身适宜演奏各样形式的多声音乐,能够演奏复调或和声,这一点也是其它乐器所无法比拟的。可以说,幼年学习钢琴演奏的经历,为我今后学习其它乐器,以及音乐理论、视唱练耳、和声曲式等理论课程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钢琴作为已有三百多年历史的西洋乐器,传入中国也有近二百年了,因其独特、多声、复合、立体的音响效果,可以表达各种不同的音乐情绪,受到了专业人士及大众的广泛钟爱。就目前而言,音乐在社会发展过程中的影响越来越大,为我们带来了无限的欢乐,丰富了人们的精神生活,钢琴作为当下最为普遍、最为流行的乐器,已逐渐的融入到人们的生活之中。而选择钢琴作为孩子的启蒙乐器,对孩子建立音乐基础的帮助也是极大的,除了像我之前曾提到的益处之外,学习钢琴还可以让孩子学习到更为丰富的音乐知识,同时锻炼孩子的注意力、意志力与耐力,培养其良好的学习习惯等等诸多好处,这些因素都是可以令孩子终身受益的。因此我想,这也是很多家长为孩子选择钢琴作为启蒙乐器的原因所在吧。
    的确,我曾学习过钢琴与电子琴这两种乐器,就我个人的经历来讲,我觉得电子琴更能激发起孩子学习音乐的兴趣。电子琴属于电子乐器,音量可以自由调节,和声非常丰富,甚至可以演奏出管弦乐队的效果,同时它还可以模仿、装饰多种音色,演奏出其它乐器无法发出的声音。在我看来,与略显得单调、枯燥的钢琴基础学习阶段相比,电子琴这种特殊的功能能够更好的激发孩子从内心对音乐的理解与喜爱,使他们发挥自己的创造力,自如地运用音乐的语言去表达其内心的感受,产生对音乐之美的概念。

华音:在您学习钢琴与电子琴四年后,便拜师于山东古筝协会会长赵淑屏教授与前卫歌舞团阎伟先先生分别学习古筝与电子琴,还记得为什么当初会有学习民族乐器的想法呢?这是否也为您今后学习古琴、并成为一名青年古琴演奏家打下了伏笔呢?在学习古琴之前,被古琴怎样的魅力所吸引呢?说实话,当初在学习古琴之间,是否真的听的懂古琴的琴声?
    路宁
:小时候由于年龄的关系,自己并没有太过主观的想法,希望学习何种乐器。虽然家中并未有长辈从事音乐职业,但是伯伯家与姑姑家哥哥们都在学习钢琴,而父母也希望培养我的业余爱好,在这样的氛围与先决条件下,我选择了学习钢琴与电子琴这两件乐器。我的家乡在山东济南,济南作为山东的经济、科技、文化中心,经常会吸引许多知名的艺术团体莅临演出,父母也会经常带我去观看演出。我还记得有一次,我随家人观看东方歌舞团的演出,他们演绎了各种民族乐器与民族歌舞,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继而萌生了学习中国传统民族乐器的想法。而我的父母并没有限制我的兴趣,带我去了济南妇女儿童文化宫,在那里见到了种类繁多的民族乐器,最终被古筝古朴、美观的外形及潺潺流水般的美妙乐音所吸引,进而拜师于山东古筝协会会长赵淑屏教授开始学习古筝演奏。
    如您所述,古筝的学习经历的确为我今后学习古琴埋下了伏笔。但是由于当时年龄的限制,我只是倾慕于它的音色,并未其深入了解其背后蕴藏的文化。而随着年龄的增长,阅历的增加,我逐渐开始对古筝艺术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并主动地去了解它的历史背景及深厚的文化底蕴,同时,也广泛的阅读了中国音乐史等理论书籍,不断地汲取民族音乐文化的养分,提高其音乐审美水平。与此,在老师正规化、系统化的教导下,也使我养成了良好的学习习惯,使我具备了分析与思考问题的能力,而这些因素看似与自己今后学习古琴没有太多联系,但我认为正是有了这样的积累过程,则为我今后的学习古琴所埋下了“种子”。
    齐鲁电视台曾播放过一部古琴的宣传片,演奏者身着古装,端坐悬崖侧操琴,一瞬间,我被这种文人雅士淡雅的风骨,与“可以调素琴,阅金经,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行”的淡泊境界所打动,进而迸发了研习古琴的愿望。
    实话实说,虽然之前我已学习了好几年古筝,积累了一定的音乐基础与音乐知识,但是在学习古琴之初,我对古琴音乐的理解仍处于似懂非懂的阶段,而吸引我继续学习它的原因则是古琴悠久、深邃的历史文化底蕴,以及它那古朴、典雅、清淡的色彩。

华音:2004年,您如愿的与山东诸城派传人朱子易先生学习古琴,在起初学习古琴的这段时间里,是否会因为古琴所特有的气质与神韵,使得您并未产生厌烦或枯燥的情绪呢?您认为古琴与其它民族乐器最本质的区别在于?古琴也是否使您的审美情趣与性格发生着改变呢?
    路宁
:在最初学习古琴的时间里,我并未产生过厌烦或者枯燥的情绪。一方面是因为我学习古琴之前,曾学习了近八年时间的古筝,在赵淑屏老师淳淳教导下,我已度过了学习乐器时“坐不住,钻不进”的烦躁阶段,养成了良好的学习习惯,同时也培养了坚定的毅力;另一方面就是我无法抗拒古琴那清微淡远的独特气质与魅力,继而从未在学习的过程中产生过厌烦或者枯燥的情绪。
    我认为古琴与其它民族乐器最本质的区别就在于它所承载的历史,可能说起来有些老生常谈,但古琴确实是我国历史最为悠久的弹拨类乐器,迄今为止已有四千余年的历史,传说为“伏羲”所造,而根据史料文献《史记》记载,古琴的出现不晚于尧、舜时期。无论是春秋时期伯牙、子期“高山流水觅知音”的典故,还是魏晋时期嵇康生命绝唱的《广陵散》,古琴都以其久远的历史、丰富的内涵文化及深远的影响为世人所珍视。
    是的,学习古琴也使我的性格与审美情趣发生了不小的改变。我觉得古琴艺术不仅仅是一门音乐艺术,它更积淀了数千年的华夏传统民族文化。习琴日久,你会主动的深入了解每首古曲背后的人文典故,逐渐感悟其中所蕴含的儒家、道家的哲学思想,达到音乐心理上的自然安静。受古琴乐音的洗礼与熏陶,我的性情也逐渐趋于宁静、纯朴,不再浮躁。同时,古琴艺术中也包含了许多美学范畴,如气韵、神韵、意境等,在很大程度上增强了我对美的人士,可谓:古琴悦心,诚不欺我!

华音:在您的音乐历程中,我们发现,在您以古琴专业考入中央音乐学院外,还曾拜师于中央音乐学院古筝讲师、著名青年古筝演奏家袁莎老师学习古筝,中国著名独弦琴教育家、演奏家王能先生与苏海珍女士学习独弦琴至今。除了自己的专业外,还始终坚持学习两件民族乐器,这是否会给您的生活与学业增加一些负担呢?在学习了多件民族乐器后,在“诠释”触类旁通这个意义,您最有发言权了,请你为我们讲一讲触类旁通在音乐中的是如何体现的?
    路宁
:之前我也曾提到,我学习了近八年时间的古筝,而袁莎老师就是在那段时间“进入”了我的生活,我常常会观看袁莎老师的演出视频,聆听她的音乐会以及古筝讲座,那动人心魄的演奏与极富内涵的演讲,都让我深深感受到袁莎老师的魅力和对古筝艺术的热情,那段时间,曾幻想有一天能够跟随袁莎老师研习古筝演奏,而如今,梦想却以成为现实。在此,也借此平台,我也要感谢袁莎老师对我的辛勤教导与培养。就我个人的经历来讲,学习古琴的同时,研习古筝与独弦琴并不会为我的生活与学业增加负担,在我看来,音乐之间是相通的,是相互融汇的,让我学会了从多个角度理解音乐,积累更为丰富的音乐语言,深化我对作品内涵的挖掘,使我的演奏更具表现力。
“触类旁通”,顾名思义就是掌握了某一事物的知识或规律,以此类推继而了解同类的其他事物,我觉得“触类旁通”贯穿于各门艺术之中,学习乐器也不例外。学习不同的乐器,可以更好地让自己广泛汲取、吸收到不同乐器的精华所在,举一反三,发掘新的理解与感悟,并将之反补到我的演奏之中,继而“温故知新”。举例来讲,古琴与古筝会有一些共通的作品,像《梅花三弄》这首传世之作,我会不断分析、比较、思考这首作品分别用两种乐器演奏时,应当如何来表现,会衍生出怎样的效果,在这样主动探寻的过程中,会让我更为清晰的理解作品,把握作品的内涵,并以此不断提高自己的能力与水平,使我演奏的乐曲更为传神、生动。

华音:目前,代表着民族器乐专业领域最高水平的赛事被更多的专家、教授、学生评定为“金钟奖”,“文华奖”与“CCTV民族器乐大奖赛”这三项,那么在这三项最高水平的比赛中,古琴专业是否会与二胡、古筝、笛子等公认的大专业一样被所包含在赛事中呢?您认为代表着古琴最高水平的大赛都有哪些呢?这些大赛是依靠着什么,继而在您心中产生地位的?您曾参与国内外多次大赛,并获得金奖殊荣,在您近年来的几次大赛历程中,请您从赛事、评委以及关注度这几方面谈谈您感到变化最大之处在于?您认为如何去鉴别演奏者的水平呢?
    路宁
:“金钟奖”与“文华奖”都未设立古琴组别,这对于古琴学习者而言,的确是一个不小的遗憾。2007年“首届CCTV民族器乐大奖赛”虽包含了古琴,却将古琴归于弹拨类组别。直到2009年“第二届CCTV民族器乐大奖赛”才单独开设了古琴组别,而相比较其它乐器组别来说,参赛人数还是比较少的,这也从侧面反映出古琴艺术的现状仍不容乐观。
    我不敢妄言哪项赛事能够代表古琴最高水平,但我认为每两年举办一次的“常熟全国古琴大赛”当之无愧称得上是古琴界的饕餮盛会。南北古琴名家齐聚一堂,且吸引了一大批学习古琴演奏专业的学生参与其中,展现了国内古琴界“新生力量”的风采。其实,作为学习古琴演奏专业的学生来讲,我们参与比赛并不单单仅是为了获得奖项,或炫耀自己的演奏技艺,更多的是借助比赛的形式多去接触、多去观摩、多去学习不同古琴流派的演奏技艺与演奏风格,且不断地丰富自己的演奏。与其它乐器流派相比,古琴流派间的风格对比效果更为强烈,我们作为学习者,通过对其他古琴流派演奏技巧与演奏风格的学习,可以汲取到多派的长处,对我们的演奏大有裨益。
    就我个人经历而言,我觉得历次大赛的评委们都是在业内极具影响力的教育家及演奏家,评判标准也日益严谨、日趋全面,很大程度上保证了比赛结果的公正与权威。让我感到变化最大之处在于古琴的受关注程度,从最初的几个媒体,个位数的参赛选手,到如今网络、电视、纸媒等媒体铺天盖地的赛事宣传,众多选手参与比赛,更是吸引了一大批古琴爱好者观看比赛。由此可见,近些年,古琴艺术的普及与发展还是颇见成效的。
    我觉得一般是从音准、节奏两方面来评判演奏者的水平。古琴相较于古筝来讲,对演奏者的手速及演奏技法的要求并不是非常严格,而对于音准的掌控却非常严谨,需要演奏者根据徽位把握音准性;至于节奏,古人使用的是“减字谱”,只记明弦位与指法,是没有节奏的,而现代人是通过“打谱”规定了乐曲的节奏,在我看来,演奏者演奏作品时对于节奏的把握,其实就是对于乐曲的把握。我们作为古琴艺术的学习者与演奏者,在接受评判能力与水平的同时,更希望大家用心去聆听琴音、琴曲,继而带动大家深入了解古琴背后的深厚文化。

华音:很多人谈到古琴,则都会被古琴那清、和、淡、雅的品格与操琴人傲骨、脱俗、超然的情致所吸引。春秋时期,孔子在杏坛讲学之时,操琴弦歌之声不绝;伯牙和子期高山流水觅知音的典故,也成为了至今被广为流传的佳话。在中国古代,琴、棋、书、画中被视为修身养性的必由之径,而琴则代表了古琴,位居首位,可见,古琴的艺术魅力为众多文人雅士所钟爱,在我国古代也曾是相当普及的一件神器。而这样一件承载着悠久文化及富于神韵色彩的乐器,在当代,则不为更多的大众所接受。笔者观察到,很多听众,尤其是青年人在聆听古琴时,则显现出有些不耐烦、坐不住姿态,甚至倒头大睡,您在演出时,是否也经历过这样的场面呢?面对着台下听众这样的表现,这是否也会打消您在舞台上的演奏呢?相比古琴而言,台下的听众也许更加喜欢听流行于当今的新民乐,他们也会不由自主的随着新民乐快节奏的舞点手舞足蹈,您认为为什么会出现这样的现象呢?是当代人们的审美情趣发生了极大的变化?还是古琴真的已经在历史的长河中失去了独特的魅力?当今,古琴艺术的市场是怎样的?您展望一下,未来十年后,人们对古琴文化会持有怎样的态度呢?
    路宁
:我在舞台之上演奏时还是较为投入的,并未注意到这样的现象。
    即使遇到类似的情况,我想,也不会打消我演奏的积极性。在我看来,作为一名合格的演奏者,无论台下的观众是听、是睡、有人、无人,都应该全身心投入到演奏之中,诠释作品的意境,这才是一名优秀演奏者所应具有的气度与素质。
    我认为并不是人们的审美情趣发生了变化,也不是古琴失去了独特的魅力,而是人们为了适应社会的需要,改变了审美的侧重点,当下社会生活节奏非常快,人们朝九晚五,忙碌于工作,精神生活比较乏味,此时,“新民乐”在这样的时代背景下应运而生,它将民族音乐与时尚潮流相结合,彻底改变、颠覆了传统的演奏形式,摒弃了传统音乐的拘谨、木讷,多了些许流行活力的元素,为大众带来了一股“视觉民乐风暴”,这种蕴含爵士、摇滚、流行元素的民乐表演形式,更令精神生活有些麻木的现代人所接受,更能够激发出他们生活的热情。
    2003年11月,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将古琴列为“人类口头与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古琴成为“世遗”至今已有八年光景,这段时期,全国兴起了古琴学习的热潮,古琴学习人数不断增加,各种比赛、演出活动也开展的如火如荼,可以说,古琴正逐渐贴近大众,更多的人对古琴有了认识与了解。
    我觉得古琴艺术复兴的背后还存在许多不足之处,现在展望未来还为时过早,仍存在一些问题,我认为古琴的师资水平参差不齐,以至于导致很多学生且因此误入歧途,而培养合格的古琴教师资源,恰成为了当下古琴艺术普及、传播的重中之重;其次,古琴打谱与作品匮乏,古人谱写了三千余首琴曲,目前经过打谱的琴曲只有约二百余首,还有更多的琴曲需要挖掘整理,而当下广为熟知并演奏的不及十分之一,只有切实解决了这些问题,古琴艺术才会迎来真正的柳暗花明。

华音:有位古琴艺术大师曾说道:在演奏者到达一定程度后,就会呈现出乐如其人的现象,您又是如何理解“乐如其人”的意义呢?人的道德、品格与琴声有着怎样的关系?
    路宁
:我觉得古琴艺术是一门追求人格美的艺术,不仅满足感观的愉悦,更追求内在的意蕴,体现了琴者完善自我人格修养的理想追求。而音乐是一种善于表现、激发情感的艺术,演奏者经常接触并演奏旋律优美,内涵纯洁的音乐,可以潜移默化的净化、升华自身的道德、情感,使演奏者逐渐形成高尚的品格,继而其所演奏的音乐也能够让人们从中了解美、认识美、以美导真、以美引善,这也正是“乐如其人,人如其乐”的意义所在。

华音:目前,随着西洋十二音体系在国内民族音乐领域中的影响越来越大,许多知名的作曲家颠覆了传统的写作手法,将民族乐器的作品进行了一次大的革新,以此,一首首当代作品因运而生,但这样复杂的作品大多都不为演奏者所中意,不仅演奏起来麻烦,更令听众觉得无法听懂,类似于这样的作品在古琴中是否也出现了呢?您对当代作品的态度是?这样故弄玄虚的作曲手法,是否也映射着作曲家扭曲的性格以及对于民族文化、不同地域语言的匮乏呢?
    路宁
:据我了解,类似这样的作品在古琴作品中还是较为少见的。
    就当下大环境而言,确实存在不少这样的作品。虽然可以说,在西洋音乐元素的冲击下,民乐作品的创作理念、内涵以及表现力都已经具备了现代的特征,也涌现出了许多适合大众审美情趣的作品,但是还是有很多民乐创作者对传统的创作手法不屑一顾,反而一味追求西方的作曲技法,运用华丽、复杂的作曲手法“堆砌”出一些没有主题,没有思想,纯粹炫技性的当代作品,在我看来,这样的做法有些得不偿失,技法是为音乐服务的,而音乐是为大众服务的,技法再华丽、再复杂,脱离大众的审美情趣,使大众不能理解,那么这样的作品就是失败的。
    我认为这样故弄玄虚的创作手法确实反映出部分创作者缺乏对传统民族文化、传统音乐文化的深入了解与深刻认识,没有认真把握好借鉴与创新的关系,盲目、一味地追求“标新立异”,致使创作出的音乐作品完全不顾及演奏者与观众的感受。在我看来,要想创作出更多、更好的优秀作品,提高创作者在传统文化方面的素养,转变他们的创作理念,是最为关键的问题。

华音:对华音网站的寄语
    路宁
:如今,华音网站已发展成为国内资讯最快、内容最丰富、且在业内外公认为最权威的民族音乐网站,我希望华音网站能够继续秉承“宏正音,扬正气”的宗旨,将国人对传统民族音乐与传统文化的感知引向“正途”,摆正大众的文化价值取向,使大众进一步感受到中华民族传统民族音乐、传统民族文化之魅力。同时,希望华音网站能够继续普及、传播、推广古琴文化艺术,使其真正的“飞入寻常百姓家”。

华音网首都分处:李直
统筹/编辑:李直
采访时间:2011年10月25日
采访地点:华音首都分处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