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明末军队的战斗力与袁崇焕的神话

 自作自受的人生 2015-05-28

  
  泪痕春雨
  
  吴襄(吴三桂的父亲)对皇帝说“臣罪万死,臣按册兵力八万。核其实三万余人,非几粮食不足以养一兵,此各边通弊,不自关门始。”“若三万人皆战士,成功何待今日?臣兵不过三千人可用耳。”《绥寇纪略补遗》。
  
  如果我们觉得,吴襄所说的话,有可能是文学化的故事。那我们看看《皇明经世文编》中,徐光启的奏章。
  
  按《皇明经世文编》中的内容,徐光启曾巡查兵营,在册10600人;实际只见到6837个人。
  
  当然了,据说缺额是因为有一部分士兵援辽去了,还有一部分士兵逃亡了。徐光启这样说,显然是因为他不想找麻烦,所他在这里含糊其词。因为,到底有多少兵丁援辽,军队显然应该有详实的记录;因为,到底有多少士兵逃亡,军队同样应该有详实的记录。但是,这里却没有了任何数字。
  
  总而言之,在册10600个,徐光启只见到6837个。
  
  这都已够让人吃惊了;更吃惊的还在后面。后来通过招募、让逃兵归营的方法又增加了837名;但这7616个兵丁中,真正的为精锐只有一二百人;勉强能当兵的只有二千人,可以充当伙夫杂役还有一二千人;还有三千多人,根本就不能称其为兵。[注1]
  
  军队账面上一万士兵。下来检查的政府官员,却只见到不足八千人。更主要的是,下来检查的官员,看到的这七千多人,恐怕也有许多只是临时客串的群众员。
  
  更惊人的还在于,真正的精锐只有一二百人,能称之为士兵的只有两千人。其它人,都是滥竽充数的;勉强当个伙夫、杂役能行;让说到打仗肯定是不行的。更有三千多人,根本就不能称之为兵。
  
  从徐光启的奏章去看,吴襄所说的话,估计还真不是什么文学化的产物,因为,吴三桂在册八万大军,有三万真正的将士,还有三千精锐。
  
  而徐光启下去检查的军队,一万人中,能称之士兵只有两千人;能称之为精锐只有一二百人。按这种比例,八万人中,能称之为士兵的肯定不足两万人;真正的精锐肯定不足两千。
  
  这样看来,关宁军队比其它地方的军队强,还真不是吹出来的。
  
  再从宁锦之战时,面对满清五六万军队,关宁主力大军都不敢走出城门一步的事实,我们也可以知道,关宁的军队肯定有着太多的虚额。
  
  在宁锦之战时“明有关内兵4万,关外兵8万,四上援兵3万,共久有官兵15万。还有数省兵员待命,随时调往关门外。”“后金以五六万精兵围困锦州,明朝军同后金军相比,既占有时间的优势,也战有空间的优势。”(阎崇年所著《袁崇焕传》)
  
  15万大军;面对6万敌军;主力大军竟然连城门都不敢走出一步。这好理解吗?
  
  真正的原因只能是:关宁军队与明帝国其它军队相比,也无非是五十与一百步之别罢了;也正因为如此,明帝国军队在宁锦之战时,所拥有的只是账面上的兵力优势(这账面上的15万军队,实额到底是多少,实在让人一点也不敢乐观了;至于合格的士兵有多少,就更让人不敢乐观了),也正因为如此,明帝国前敌统帅根本不敢率主力出城;因为出城的结果就是随时会全军覆灭。
  
  15万军队,面对敌6万军队;主力大军竟然一步城门也不敢走出去。二十多天后,敌人撤走了。这就是传说中的宁锦大捷。我敢说,这种战役,放到任何一个时代,也没有人敢恬着脸说这是大捷;但是在明末,它就成了大捷。
  
  这种战役,之所以会被吹嘘空前的大捷,无非是因为在明帝国那种腐烂的军事背景下;一个统帅能打出这种仗也让人以为是奇迹了!对此,我无意彻底否定袁崇焕,因为,这种战役虽然不值一提,但是换个人还未必能打出来。问题是,如果就凭袁崇焕的这种表现,就能推论出来,如果相信皇帝信任他,他就能如何如之何,那还真得有点想象力。
  
  魏忠贤虽然被说得一无所是;但是,在整个明末,除了魏忠贤,还真没有一个执政官,能让关外一时聚集这样多的军队。就是传说中的东林党执政时,也没有这有这种本事。袁崇焕率领这样多的军队,都不敢率军出城与满清打仗;他肯定永远也不敢与满清出城打仗了。
  
  作为将领,如果向政府要一万人的饷银;却只率领七千个士兵;这个将领,岂不是天天没事就数钱玩了?因为三千个并不存在的士兵,这笔饷银总得有个去处吧
  
  作为将领,如果有七千兵丁;却有三千是老弱残兵,你说这个将领,岂不更是天天没事就数钱玩了?因为这种老弱残兵也想进军队,不给长官送点礼能行吗?不给这种士兵发全饷,岂不更是天经地义的事?让这种士兵给自己家当免费的长工,岂不更是天经的地义的?
  
  作为将领,如果再给一千人放长假,挂个名吃饷;那他岂不是更天天只有坐在家里数钱玩了。因为这一千人想放长假,或是挂个名吃饷;不月月、年年孝敬自己的长官能实现吗?
  
  真是生财有道啊!
  
  当然了,这只是将领的一种想象;如果想让他们变成现实,那还存在许多困难。因为这种行为,显然是侵犯着帝国的根本利益;帝国政府怎么可能任由这种行为发生呢?
  
  这种行为,不会普遍发生在一个新兴的政权之内;但如果这个政权已被一个强大的既得利益集团控制之后呢?那他常常就会变成一种普遍的行为。而这些一旦成为普遍的行为,我们还能指望帝国中兴吗?估计是不能了。
  
  明帝国的军队,已被吃空饷、挂名、老弱充数给掏空了。所以帝国军队就开始用另一种方法补救军队,那就是训练“家丁”的方法;[注2]这种方法是培养出一部分真正的战士,用真正战士的标准要求这些人。
  
  从好的方面去看,“家丁”制度并没有错;因为这是一种自古就有的军事方法;换而言之就是把军队最精锐的将士集中起来使用;他会成为冲破敌人阵脚、突破敌人防线的强大力量。但明末的“家丁”制度,却是建立在畸形的基础之上,因为这是建立在明帝国军队普遍虚冒军费、普遍丧失战斗力的基础之上。
  
  所以明末的“家丁”制度,只是使明帝国军队虚冒军费、老弱充数成为公开的秘密。因为挂名十万军队,只要训练出一两万(甚至更少)可用的军队就可以了。在这种背景下,那吃空饷、挂名、老弱充数岂非成为半合法化的事了。在这种背景下,那帝国将领拥有一两万合格的士兵,就敢报十多万军队,岂非也是自然而然的事了。
  
  这就是帝国军队一说起来动则十多万,但真正能投入战斗中的军队实在没有多少,至于合格的士兵就更没有多少了。
  
  这也就是帝国政府催促军队进行战斗之时,帝国军队总是说兵力不足、总是说时机不成熟。因为帝国的军队从来都是帐面上的数字。
  
  当然了,明帝国与满清永远无力进行野战!
  
  野战之时,军队需要的是真正的战士,简单的人数占上风并没有多大的意义。不是真正的战士人数即使再多,常常对战役也没有多大的帮助;因为他们面对敌人的进攻,常常会成为敌人最先突破的地方,成为军队最先溃退的地方。而一枝十万人的军队,如果有三五万、甚至更多人的开始溃败,那这枝军队想不溃败能行吗?
  
  这才是明帝国军队,渐渐失去野战能力的原因。
  
  这也就是帝国几次大会战,十多万军队通常总是一接战就溃散、甚至不战自溃的原因。因为明帝国军队,通常都是几千、或是万余真正的战士,夹杂在数万、十多万滥芋充数的(甚至根本就是不存在,只是吃空饷、挂名的)的人中间;一旦投入野战之中,那军队随时可能被冲溃,甚至还没有打仗,自己就会溃散了!
  
  因为这样的军队不要说与敌人打仗了,就是自己军队大部分人的恐惧气氛,投降、溃散的行为,就足以把整个军队给冲垮了。
  
  我最初对明帝国与后金之间战役的伤亡比例感到不可思议;(比如萨尔浒战役,满清据说只伤亡了五百人,而明帝国方面的伤亡竟然是好几万);后来我渐渐明白了,这种伤亡比例也是有可能的。因为明与后金之间的战役,通常是正规军队与一群乌合之众在作战;这种伤亡比例实在有可能。
  
  军队是最讲求纪律的地方;如果这个地方充满了弄虚作假、自欺欺人、滥芋充数、贪污、腐败、受贿,那让谁当将领,也无法让它真正拥有战斗力了!
  
  因为军队是最讲求纪律的地方,如果这种地方没有了纪律,那它人数再多也不过是一群拿着武器的乌合之众罢了。这种军队让谁当统帅,又能怎样呢?
  
  但这一切,显然已不是某个高级将领所能改变的了;因为这一切就是帝国皇帝、帝国政府,也都只有默认其存在,根本不敢全力整顿;因为这一切代表着人数众多的、影响巨大的利益群体的既得利益;帝国皇帝、帝国政府对此,只有睁一只眼、闭一只眼,哪敢真正触及呢?
  
  一切是显然的,只要帝国政府能解决这种问题,帝国政府就是有希望的。问题是,这种问题看似简单,实际上那真是难到天上了。至少,东林党天天说起话,那是比谁也有本事,但是,谁敢试图解决相关问题呢?
  
  既然帝国军队已被官员、将领们通过种种方式掏空了;那帝国的军队虽多,但在一个具体战场上,最多也就保持着数字上的优势;真正具有战斗力的部队,恐怕与满清军队相比也远远处于劣势!
  
  驱赶这种军队与敌人主力打野战;那实在是强人所难。驱赶这种军队与敌人主力打野战,就好象给普通老百姓临时发些武器让他们出城打仗一样。他的人数再多,也是没有多大意义的!
  
  统率这种军队,面对敌人军事主力;明帝国的将领心中所想的;恐怕永远是一种最伟大的战略,那就是保护好城池的安全(躲在城池里)、保护好军队的安全;等敌人耗不行了(等敌人抢够了),我们自然可以“趁胜”收复失地、取得把敌人赶跑的大捷!
  
  除此之外,我们实在看不出他们还有什么想法。
  
  即使他们拥有的兵力是敌人的两三倍,我们也实在看不出他还有什么想法。(宁锦之战时,明帝国的兵力竟然是满清兵力的两三倍;但明帝国军事主力也从来都不敢走出城门一步)
  
  当然了,再经过有理论水平的将领总结,于是就出现了所谓的“城墙、大炮”理论,好象帝国军队根本用不着出城打仗,就能保卫了帝国安全,更能够成功收复失地。这种连小孩子也欺骗不了的谎话,竟然成了历史上最伟大的军事发现。
  
  帝国的军队已腐烂成这种样子,但帝国政府却显然不敢、也无力去解决这个问题。
  
  于是袁崇焕的神话出现了。
  
  袁崇焕的神话,包含两层意思。一层意思是:帝国军队虽然腐烂了;但如果战略运用正确,一样可以大败敌人的。另一层意思则是:帝国军队虽然腐烂了,但如果出现一个优秀的统帅,一样可以大败敌人。当然了,引申出的意思就更惊人了,有一种伟大的战术,它可以让军队不出城打仗,也能重创敌人,还能收复失地。这就是传说中的城墙、大炮战术。
  
  这本来就是帝国政府垂死的、自欺欺人的幻想。
  
  这种观点,显然是整个既得利益集团最喜欢听到的观点!
  
  反对袁崇焕的神话,实在就等于说:帝国军队一败再败,完全是由于军事系统腐烂造成的。如果不改变这种状况,那帝国军队让谁指挥也只有失败。但?这不是明着给帝国政府出难题吗?那这不是明着要挑战既得利益集团既得利益吗?
  
  社会有多少财富、人口,与政府能控制多少财富、人口是两个概念。
  
  当社会处于战争体制时,政府可以控制的财富、人口,应该是最接近社会拥有的财富、人口的;在通常体制下,政府可以控制的财富、人口,与社会拥有的财富、人口,那是差着十万八千里。
  
  其实,政府可以调动大规模军队的例子,都不用从秦汉寻找例子。我们只要看一下明初、明末就可以知道了。
  
  在元末明初,江南被陈友谅、朱元璋、张士诚、、方国珍、陈友定、明玉珍众多大佬占据着;而且两广、云南还被元帝国旧势力占据着。但是,就这些地区级的大佬在火并时,也常常动则数十万。比如,朱元璋与陈友谅火并时,据说陈友谅率军60万,朱元璋率军20万。
  
  在明末清初;能一声令下调动十来万军队的大佬,也是多的去了。
  
  春秋战国时的战争,相关的数字,肯定存在水份。但是,从整体而言,当社会处于战争体制下时,政府可以调动的财富、人口,常常会非常接近他控制范围内的财富与人口;所以,相关国家调动出这样庞大的军队,应该也是有可能的。如果这样看,我们自然就可以理解为什么春秋、战国时诸国火并,动则十多万、数十万大军;而明帝国却连十万不掺水份的军队都无法拿出来的主要原因。
  
  明帝国近三百年,已远离了战争体制(因为长久的、普遍意义上的和平);这本身就让帝国政府可能调动的军事资源,无法与战争体制下的政权相比;更主要的是,明帝国已被既得利益集团控制了,所以政府更无法有效整体社会的财富与人口了。
  
  努尔合赤的兴起,是建立在众多原因之上。举一个最简单的例子,如果努尔哈赤生于明帝国兴盛的时代(甚至是没有完全衰败时),应该是注定会失败的;如果努尔哈赤生于蒙古草原兴盛的时期(甚至是没有完全衰败时)应该也是没有前途的。在努尔哈赤时代,蒙古草原、中原王朝都已处于全面衰败的时期,至少两方都也是外强中干,表面庞大,却连十万象样的军队也拿不出来。
  
  [注1]“臣于三月二十日以后,前后廵历通州昌平二处,据山陕河南三营、册开原额民兵一万六百名。内除三月以前沿途迯故、并选取援辽上等民兵外,实在者止六千八百三十七名。向来行文清勾,陆续解到迯兵并臣所募补教师家丁等共新收八百三十九名。今七月见在食粮民兵七千六百七十六名,此臣所辖三营兵数也。
  
  臣自三月受事,前后逐名点选。核其年貌、程其勇力、除巳前选去援辽、今营中俱无上等外、止于中等下等内选出中上等七百一十五名、中中等一千一百九十三名、巳上二等。稍堪教练。其中下等二千一百二十二名、堪为火兵杂流。其余下等三则、俱不堪用。
  
  “故据臣所见七千五百人中。略能荷戈者,不过二千。并入可充厮养者,不过四千。求其真堪教练成为精锐者,不过一二百人而巳。此臣简选之大略也”《皇编经世文编》徐光启廵历巳周实陈事势兵情疏【兵情】
  
  [注2]:天启年间,辽东经略熊廷弼在一封信里写道:“操练之檄,何月不行;操练之事,何日不说?乃诸镇将自一二蓄养内丁外,皆视营兵为无用,而不屑操。不惟不操也,且使为内丁厮役,且夺其马与内丁骑,而代为喂养。……幸语诸镇将,以视内丁之心视营兵,则无不强也;以收拾内丁之心操练营兵,则无不可战也.将官以百十内丁战,何如以一二千营兵战;一大帅以一二千内丁战,何如以一二万营兵战?是大有益于自家者。”引自《皇明经世文编》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