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逢凶化吉的“救命诗”

 wps0321 2015-05-28
逢凶化吉的“救命诗”

曹世忠

艺高人胆大。其实艺高不仅人胆大,还能逢凶化吉,转危为安。曹植“七步诗”的故事便是证明。曹植(192~232) 字子建,他是三国时魏国诗人,曹操的第四个儿子。曹操曾经认为曹植在诸子中“最可定大事”,几次想要他继承皇位。不料曹植行为放任,屡犯法禁,而他的兄长曹丕颇能矫情自饰,终于在立储斗争中渐占上风,并于建安二十二年(217年)被立为太子。

建安二十五年,曹操病逝,曹丕继魏王位,不久又称帝。曹丕心胸狭窄,嫉妒心强,生怕曹植夺了他的王位,便想谋害曹植。但是要杀弟弟得找个理由。一天他宴请曹植,席间先是恭维曹植如何有文才,云云,之后便话锋一转说:“耳听为虚,眼见为实。先父常常夸你是当世奇才。现在我命你七步之内作一首诗,作不出来就是让别人代笔的,犯欺君之罪,就要砍你的头!”

突然袭击,猝不及防。七步之内成诗,这简直比登天还难。在座的大臣一个个面面相觑,嗓子提到了喉咙眼上。这下曹植完了!

没想到,曹植怒视曹丕,满怀悲愤,边走边吟:

“煮豆燃豆萁,豆在釜中泣。

本是同根生,相煎何太急!”

吟诵完毕,刚好七步。(后人称此诗为《七步诗》)这首诗情真意切,酣畅淋漓,以“煮豆”和“豆萁”为喻,暗示家和万事兴,而弟兄之间相互残杀,只会让亲者痛,仇者快。曹丕听了,十分尴尬,也十分惭愧,无奈收回成命,降低曹植的官爵了事。

好险呀!在座的大臣如释重负……

无独有偶。清朝也有一位秀才给慈禧太后的扇子上书写王之涣的诗歌《凉州词》掉了一个字,同样面临杀身之祸,思维敏捷的他马上随机应变说自己写的是词,而不是诗;慈禧太后看了果然如此,不再问罪。试想,面临生死关头,幸亏曹植和那位秀才思维敏捷或出口成章,这“七步诗”才成了他们的救命诗。要是他俩才疏学浅,不能应付如此瞬息万变的险恶局面,岂不成了刀下冤魂吗?诚然,曹植还有那位秀才天资聪慧过人,但如果不努力或放弃学习,也会“泯然众矣”。显然,唯有奋发立志,卧薪尝胆,刻苦求知,才能本事高强;而这恰恰是挑战挫折风险,化险为夷,走好人生之路的关键。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