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夫妻规]稳定婚姻四要素:感情、责任、沟通、宽容(组文)

 林如老师图书馆 2015-05-28



当今社会,离婚率高居不下。离婚对男女两性带来的影响和后果是不同的,笔者近两年通过对一些职业女性的深入访谈发现,离婚女性的年龄大多在35-50岁之间,离婚后再婚比较困难,因为该年龄段的离婚男性由于有了一定的物质基础,因而更愿意也有条件找一个比自己小得多的女性。男性离婚后大多都容易尽快组建新的家庭,但是离婚了的女性却很难再婚。


为了防止婚姻危机的出现,近来有专家提出“亲密关系管理”的概念,它包括吸引力、关爱、浪漫、性爱,还有处理关系的技巧,如控制、沟通、冲突的解决和责任的分担等等。在现实生活中,一些夫妻对配偶管束甚严,用各种方法检查对方是否有“出轨”的痕迹,如检查小包里是否有“可疑”物品,查看手机上的信息,这种过于霸道的爱不仅无助于夫妻关系的发展,反而会令自己变得神经兮兮,令对方感到压抑和窒息。爱情和婚姻的成长是需要一定空间的,与其一天到晚去提防对方是否“出轨”,不如将精力用于双方的感情沟通和自身发展上面。


如果发现配偶有外遇怎么办?




首先,当事人的痛苦心情是可想而知的,爱情本身具有排他性 ,遇到配偶有外遇,人们通常就会用痛斥、哭闹、冷漠的办法惩罚对方,有时反而会促使配偶立刻到第三者那里寻求帮助。有的人去痛斥第三者,反而增加了新的恼怒。


所以,婚姻学家建议,如果换一种思维方式,将你与他/她的关系设想成朋友的关系,将他/她设想为一个不完美的人,设想婚姻应允许双方有自己的隐私,设想在婚姻几十年历程中,爱情也有“打盹”的时候,设想对方的“出轨”也有自己的疏忽和无知……那么,你也许会度过一生中最难捱的时光。


毕竟感情只是人生的一部分,人的一生值得去做的事情还有很多,谁离开谁都能活得很好。当然,如果你经过冷静思考,反复权衡,觉得自己无论如何也无法容忍对方的不忠,你也就不必伤心责骂了,最好就快刀斩乱麻,尽快分手,谁能断定你就找不到一个比他/她更好的人呢?!




《2005江城时尚女人》评选特辑3—新时代新时尚

《楚天都市报》(2006-01-02)


智慧为美丽加分


时尚是与时俱进的。在快速的社会发展中,怎样才能跟紧社会的脚步,不落伍?本次“江城时尚女人”评选,20多岁的女孩与40岁左右的女性站在一个舞台上,展示女性魅力,是对时尚做了一次很好的实践,赋予了时尚新的含义。


学习向上长智慧


对知识的渴望与追求,是参赛选手共有的特性,决赛现场上,我们可以充分感受到这一点。从湖北电视台都市频道制片人朱明钧、神州数码(中国)有限公司华中区总经理李江颖、到武汉大学商学院MBA黄敏、法学硕士饶国荣等,以及进入前20强的EMBA杨岚、潘志群等……智慧、学养为她们加了分。


适合自己最是美


一直以来,一提到时尚,人们就想到穿着打扮。这没有错,但不是时尚的本义,只是时尚在穿着这一方面的体现。在我看来,一位女性外在美不美,是否时尚,一个很重要的因素在于她的打扮是否有自己的特点,也就是说适合自己的才是最美的。


独立女性了不起


不依靠别人,不依附于男人,自尊自信,是女性魅力之源。女性独立,不仅在经济上,更要在人格上独立。许多家庭之所以最终走向分裂,就在于女性失去了自我。不少女性离婚后,就一蹶不振,垂头丧气。本次“江城时尚女人”评选中,有几位单亲母亲,她们能够很灿烂地站在大众面前,很了不起。这正是社会应该弘扬的时尚精神。




社会的审美与媒体的倡导有关,重内涵、重智慧,同时张扬美丽与活力,这次评选活动既是一次成功的探索也做出了一个表率。


祝平燕接受《武汉晚报》采访:

——如何看待第四次单身潮来袭
稿件来源:武汉晚报
汉网2006-08-19


中国有句古语:男大当婚,女大当嫁。然而,现在的婚姻观念已经演变,“未婚人口老龄化”与“离婚人口年轻化”并存,未婚率和离婚率逐渐上升。没有任何时候像现在这样把单身的潮流吹得如此汹涌澎湃。有专家宣告:中国正进入第四次单身潮。


前三次单身浪潮回溯


第一次——1950年《婚姻法》公布并施行


革命年代,很多人无暇顾及个人问题,还有一部分人是遵从父母之命的包办婚姻。1950年5月,中国第一部《婚姻法》颁布,随之而来的是波及全国的离婚潮,那时期的离婚率与现在相比都是最高的。


第二次——70年代末和80年代初


大批知青返城,城市里迅速聚集起一批大龄单身青年。特殊历史原因导致一批青年人单身,其中主要的还是女性。1984年,有关部门甚至还专门召开过一次会议,讨论30岁以上未婚青年问题。


第三次——上世纪90年代前后


与前两次截然不同的是:他们不是被动单身,而是主动选择单身。当时,追求自由、快乐的思潮在青年男女中爆发,1980年《婚姻法》修改后,“感情破裂”这种很难量化定性的指标可以作为离婚的合适理由,离婚人口突然剧增。


第四次——现在


相对于前三次“单身潮”,没有人再把如今的“单身问题”称之为一种危机,更没有政府组织专门为如今的单身男女来“解决问题”。


如今单身潮中的主角是这样的一群人:他们二十七八到三十七八岁,收入颇丰,工作繁忙,有情趣、有期待。单身,越来越成为个人的一种价值趋向,一种生活选择,而并不是“自身条件困难”。




对于汹涌澎湃的单身潮,专家们有什么样的独特视角和见解?日前,记者专程采访了华中师范大学社会学系副教授、两性与社会及婚姻家庭研究专家祝平燕,请她为我们解读单身“密码”。


记者:中国有句古语:男大当婚,女大当嫁。然而,现在的婚姻观念已经发生了演变。从被动单身到主动单身,从“大龄未婚者”到“单身贵族”,专家们宣告中国已进入了第四次单身潮,您认为这种观念的转变和单身潮出现的原因是什么?


祝平燕:我认为首先是由于社会竞争日趋激烈,年轻人的经济压力增大,过去大学生毕业后国家包分配,安排住房等,现在全部市场化了,工作、车子、房子都要靠自己努力争取,因此他们必须在工作中投入更多的时间和精力,对于结婚与养育下一代的观念淡化了很多。


其次,现代人对生活质量要求更高了,对婚姻的忠诚度也没有足够信心。一些人的观念是与其结了(婚)又离(婚),这么痛苦,还不如不结(婚)。


还有一点需要补充,单身不一定就无性,有些单身也在过同居生活。过去只有通过婚姻才能完成的事,比如性和生育,现在则不同,出现了不少同居和未婚生育的现象。但是在这里我想提醒女性警觉,国外有调查显示,男性更喜欢同居方式,女性更喜欢家庭方式,无论从离婚还是同居来看,容易受伤害的是女性。所以提醒长期过单身生活的女性要做好足够的心理准备。




记者:“剩女”这个词已进入了公众视野,一些高收入、高学历、高年龄的女性在择偶方面遇到很多困难,为什么会出现这种现象呢?


祝平燕:婚姻有很多功能,经济功能、文化功能等。有些“三高”白领女性不需要通过婚姻来改变自己的经济地位和生活状况。如果结了婚,反而要尽很多职责,一部分人因此选择单身。


另外,中国几千年来,男强女弱、男大女小、男主外女主内等,传统文化依然在影响着男性的择偶观,不少男性没有平等意识,认为在家庭中男性应该强过女性,这也就是为什么他们不愿意找女博士的原因。


最后,由于传统择偶观的影响,女白领只能找比自己大的,随着年龄的增长,她们的择偶口径越来越小;而男性正相反,他们的择偶口径与年龄成正比,这也使部分优秀女性无法找到合适的对象。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