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1)“巨无霸” 和“骨朵” 二词的由来

 杏坛归客 2015-05-28
  “衣冠禽兽”和“蛛丝马迹”的由来  
    巨无霸
   “巨无霸”今天用来形容庞然大物,其实它原本是一个人名,汉王莽时的巨人。 《汉书·王莽传》载,太守韩博上书向王莽推荐人才:“有奇士,长丈,大十围,来至臣府,曰欲奋击胡虏。自谓巨毋霸……”称其一人即可“以视百蛮,镇安天下”。其中“巨毋”为复姓,因身躯 巨 大 故 名“霸”。“巨毋霸”在《后汉书·光武帝纪》中变为“巨无霸”:“时有长人巨无霸,长一丈,大十围,以为垒尉;又驱诸猛兽虎豹犀象之属,以助威武。”史书虽没记载巨无霸的下落,他的名字却流传了下来。

    骨朵 
    骨朵一般与花连用,专指花蕾。它最初其实是一种兵器。
    骨朵这种兵器为铁或硬木制成,长棒的顶端安装有石质或金属的头,头呈圆形、蒜头形、蒺藜形等多种,俗称金瓜。宋人吴处厚所著 《青箱杂记》载,五代时徐温的儿子徐知训“作红漆柄骨朵,选牙队百余人,执以前导,谓之朱蒜”。另据《辽史·刑法志》记载,当时的杖刑中有 “铁骨朵之法”,这是把骨朵当刑杖使用了,比如酷刑之一的“金瓜击顶”。
    宋代以后,骨朵并用为仪仗。如《宋史·仪卫志二》:“凡皇城司随驾人数,崇政殿应亲从四指挥,共二百五十二人,执擎骨朵充禁卫。”宋代孟元老 东京梦华录·元宵》中也提到,“两边皆禁卫排立,锦袍,幞头,簪赐花,执骨朵子”。
    骨朵指代花蕾大约出现在明代,倒非常符合花蕾的特征:花茎似棒身(支撑的骨),花蕊似蒜头或瓜形。
微博简语议时政!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