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让孩子多亲近大自然

 小新绘本馆 2015-05-28

  春天到了,大地复苏,柳树发芽,花儿开放,小鸟在歌唱,天空是多么的蓝,到处是一片春意盎然的景色。大自然单纯地聆听与欣赏,就是一种美。把孩子们带到户外草坪上,带到野外,让孩子闭上眼睛,专心听听风声、雨声或是鸟叫、虫鸣,过田野,爬山坡,躺在一片松软的草地上,淋浴着明媚的阳光,呼吸着新鲜的空气,让他们去认识春天……

 

  你的宝宝是否在自己的小房间里呆得太久,从未听过月夜里的蛙虫鸣唱?宝宝的玩具箱里是否充满了太多的洋娃娃和益智玩具,却不曾有过最朴素的树叶粘贴画?远离了大自然的宝宝,将失去和万物生灵做朋友的机会。

  在婴幼儿0~3岁的感觉动作期,孩子通过视觉、听觉、嗅觉、味觉、触觉及肢体动作的发展来认识这个世界,而大自然中缤纷的色彩、时令的变化与所有富有生命力的物种,正是孩子最天然的学习场所。   亲近自然人类的本性

  亲近大自然是人类的本性,即便是现代人习惯于现代化的生活,但只要走进自然,基因里对自然的亲近性都会被催化出来。就像我们看孩子堆沙丘,不过就是一堆沙,他却可以不厌其烦,每次都玩个老半天,而具声光效果的玩具却可能一下子就玩腻了。其实最单纯的东西,反而可以创造出多样的变化。

  接触自然的时机

  孩子多大时开始接触自然最适宜呢?专家表示,接触自然的环境只要对小婴儿来说是无害的,如温度不是极冷极热、没有极嘈杂的噪音以及在不具危险性的安全范围之下,小婴儿接近大自然并没有年龄的设限。

  虽然小婴儿还没有行动能力,可能只是被抱着或坐在推车里面,但只要在自然空间里,阳光晒在皮肤上、不同的色彩及光线、大自然的芬芳及鸟儿啾啾的声音,自然之中有太多太多的感官刺激,这些都会激活婴幼儿脑细胞对知觉的辨识,对孩子的各方面发展有极大的帮助。

  0~3岁孩子的感觉动作期

  为什么0~3岁感觉动作发展期让宝宝接触自然最好?专家解释,恒温的环境或室内的空间对婴儿来说刺激是有限的,而室外的环境自然、非人为所能创造,是多元化的,因此并不需要去设限接触自然的年龄。

  家长要特别注意的是,因为他的视觉及温度调节能力还未成熟,要避免带小婴儿到极寒、极热或光线很刺眼的地方。在舒适安全的自然环境下,家长都可以带小宝宝出门。如果宝宝4~6个月大能趴着的话,也不一定要一直抱着,建议家长可以在草地上放毛巾或毛毯,让他自由接触草地,亲近自然。

  因为0~3岁是孩子的感觉动作期,这个时期婴幼儿认识世界的主要方式就是通过他的感觉和动作,而大自然正好可以提供婴儿动作与知觉发展的绝佳条件。

  孩子到了大自然中可能会很快乐、兴奋,什么东西都要去碰一碰、拉一拉、抓一抓,也可能因为陌生的环境或空间而感到害怕(1岁以前就会出现恐惧心理)。此时,家长可以陪着孩子一起去探索自然,克服孩子的恐惧心理,与大自然做友善的互动。

  丰富的感受是学习的起源

  婴幼儿时期是培养孩子丰富感受性最重要的时间,此时家长不要抹煞孩子对自然发出的惊叹与好奇,带孩子到大自然去,培养其丰富的感受性,有利于以后的学习。

  要给孩子提供沃土,这里所指的“沃土”就是孩子对自然的感受。缺乏沃土,再多的种子(拼命灌输孩子知识、找名师、选好学校)也无法开启孩子的智力。如果能从自然中培养孩子丰富的感受性,就如同沃土中撒下种子,自然就会开花结果。

  陪伴、倾听、分享而不教导

  让孩子有机会接触自然,必须由家长引领孩子入门,家长要懂得随时利用周边的自然环境去引导孩子进入自然中。对于婴幼儿而言,家长陪伴他去感受是最重要的。

  家长不是要教孩子自然界有什么东西,而是要陪在孩子的身边。对于“陪伴”的定义,指的是在孩子对大自然的神秘发出惊叹时,家长只要陪伴、倾听并与孩子一起分享,而不是去教导孩子这是什么东西。专家表示,家长要做的是“陪着”而不是“带着”孩子一起玩,和孩子站在相同的观察点一起玩,而非指导式的教导。

  让孩子在自然环境下学习

  爸爸妈妈可以利用阳台创造小生态,家里的摆设也不要太复杂,在孩子认知足够时,甚至可以让他养养小昆虫。

  同样一个接触,大人的心态将影响小孩对自然的观感,要和自然做朋友,而不是将其作为认知、研究或欺压的对象。家长应引导示范,让孩子了解自然是我们的朋友,知道自然界的生物不是被操控的玩具或打发时间的对象,这有利于孩子的身心发展。

  兴趣启发最重要

  大自然中到处都是学习的材料,捡起树叶排一排、比比看石头的大小,都可以让宝宝从中学习科学的态度与方法。专家指出,对于3岁以下的孩子,认知发展很重要。以看星星为例,区别出哪群星星是北斗七星、哪群星星是仙后座对幼儿的意义不大,但是让他躺在夜空下看星星、告诉他星星和月亮在陪伴着他,让他感觉月亮就是跟着他,大自然和他是这么贴近,月亮就是他的好朋友。先培养出他对自然环境的兴趣,慢慢地他也会开始注意到月亮的阴晴圆缺,有利于启发他对大自然的探索。

  渐进式地诱导孩子

  对宝宝的感官刺激可以先从家里的环境开始,再过渡到自然环境。专家建议,从小婴儿到学步儿(2岁)阶段,爸爸妈妈可以先带他在阳台上看看绿树、接触自然光,慢慢拉长时间进入小区,活动型态由短程到长程,对婴幼儿体能上的要求也应该逐步增加。

  孩子快1岁时,就会开始对外界感到好奇;1~2岁时,他就能认一些图画、了解物体的意义,此时带孩子到自然环境去,可以亲眼目睹一些物体,加深对事物的认识;2~3岁时,语言表达、词汇能力已经增强许多,但家长千万不要强迫孩子去强记自然界的景物,而应让他自己发掘自然中他感兴趣的部分。

  从自己的小区、公园开始进行自然探索,之后慢慢到其他不熟悉的地方去,渐进式地培养孩子的耐受性。由于活动量的增多与户外环境多样化的感觉刺激,专家提醒家长,外出时一定要有中场休息,按照孩子平日要睡午觉的作息,让孩子能打个盹、休息一下。

  (李海)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