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小剂量皮质激素用于急性化脓性扁桃体炎伴高热患者的疗效观察

 h海天一色 2015-05-29

小剂量皮质激素用于急性化脓性扁桃体炎伴高热患者的疗效观察

【摘要】:目的:观察急性化脓性扁桃体炎伴高热抗炎并加用少量皮质激素的疗效,观察有无激素用药不良反应及其对病程的影响。方法:治疗组120例给予替卡西林克拉维酸静滴,并加用地塞米松3 mg静滴2~3 d。观察组100例只予替卡西林克拉维酸静滴。结果:加用少量地塞米松组患者发热症状的好转优于未加用地塞米松组,发热停止时间较未用激素组明显提前,未见病情反复迁延和其他用药不良反应。结论:急性化脓性扁桃体炎伴高热时如无特殊用药禁忌,可以常规加用少量皮质激素,有助于症状体征好转及发热控制,不会导致疗程延长,没有明显用药不良反应。
【作者单位】江苏省中西医结合医院呼吸科;
【关键词】急性扁桃体炎 地塞米松 高热
【分类号】:R766.18
【正文快照】:
急性化脓性扁桃体炎是临床常见病,多由细菌感染引起,也可继发于病毒感染,许多患者伴发高热,咽痛明显,并有扁桃体肿大伴局部化脓。为了观察短期应用少量皮质激素对该类患者病程的影响,2008年3月至2010年9月,我们将扁桃体化脓并发热≥39℃的患者分两组治疗,一组予替卡西林克拉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2条
1 余素芳;地塞米松治疗小儿急性呼吸道感染发热的临床分析[J];井冈山医专学报;2003年02期
2 马沛然,黄磊,王述昀;短期应用肾上腺皮质激素对细胞免疫功能的影响[J];山东医药;2003年25期
【共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张善堂,周书明,刘斌,陈礼明;某“三甲”医院2001~2003年抗感染药物用药动态分析[J];安徽医药;2005年02期
2 汪荣华,钱崇付;马鞍山市51例抗菌类药品不良反应分析[J];安徽医药;2005年02期
3 沈鸿;注射用泮托拉唑钠的配伍稳定性考察[J];安徽医药;2005年03期
4 庄旭琴,刘祥林;药师走向临床的实践与体会[J];安徽医药;2005年03期
5 路华;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人血浆对乙酰氨基酚浓度[J];安徽医药;2005年07期
6 汤薇薇,周孝山;静脉输液调配环境对药品不良反应的影响[J];安徽医药;2005年07期
7 王福民;利巴韦林含量的线性扫描极谱法测定[J];宝鸡文理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05年03期
8 李京荣,尹莉莉,王宇洁;血透患者凝聚胺配血试验临床观察[J];中国输血杂志;2005年03期
9 方卢秋;高锰酸钾-甲酸体系流动注射化学发光法测定乳酸依沙吖啶的含量[J];江西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5年05期
10 赵学东,张桂香,朱彦明,苏晓霞;连续硬膜外阻滞麻醉分娩镇痛对初产妇产程的影响[J];承德医学院学报;2004年01期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3条
1 王忠民;葡萄多糖的分离纯化、结构与功能特性的研究[D];华中农业大学;2002年
2 任非;磁靶向给药系统——丝裂霉素C-聚氰基丙烯酸正丁酯磁性纳米制剂的实验研究[D];第一军医大学;2004年
3 张彦;基于扩散、溶胀和渗透泵机理的定时脉冲给药系统研究[D];四川大学;2004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张蜀;盐酸多西环素注入用凝胶及其生物药剂学研究[D];沈阳药科大学;2001年
2 焦更生;分光光度法和原子吸收光谱法在药物分析中的应用[D];西北大学;2001年
3 王曙光;高压氧对甲氨喋呤药代动力学和血脑屏障通透性的影响[D];第二军医大学;2002年
4 韩龙哲;轮叶党参总皂甙抗突变作用及其机理研究[D];延边大学;2003年
5 王晓莉;中药地黄中寡糖的提取分离及灌胃给药对实验性糖尿病大鼠的药理作用[D];第三军医大学;2003年
6 祝鹏辉;五酯滴丸保肝降酶作用机理的实验研究[D];成都中医药大学;2004年
7 王贞佐;丙磺舒对氨苄西林在犬体内的药物动力学影响的研究[D];吉林大学;2004年
8 张建;双黄连滴剂治疗小儿外感发热风热袭表证的临床研究[D];南京中医药大学;2004年
9 薛莲;利福平复合新药的研制[D];山东农业大学;2004年
10 刘建琴;头孢哌酮/舒巴坦联用左氧氟沙星与亚胺培南/西司他丁治疗下呼吸道感染的药物经济学研究[D];福建医科大学;2004年
【二级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2条
1 林奇惠;李鲤;;婴幼儿抗生素相关性腹泻35例临床分析[J];国际医药卫生导报;2006年04期
2 王述昀,马沛然;病毒性心肌炎外周血淋巴细胞凋亡与坏死的临床与实验研究[J];山东医药;2001年11期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林文革;;中西医结合治疗急性扁桃体炎50例疗效观察[J];医学信息(中旬刊);2011年06期
2 王静;;小剂量激素与维生素C在单疱病毒性角膜炎中应用临床观察[J];中国社区医师(医学专业);2011年21期
3 诸琦;;鼓室注射地塞米松治疗突发性耳聋的临床分析[J];中国现代医生;2011年13期
4 李晶;林先毅;;自拟清热利咽汤结合抗生素治疗风热外侵型急性扁桃体炎疗效观察[J];北京中医药;2011年08期
5 胡德峰;彭易坤;;地塞米松静滴治疗突发性聋疗效观察[J];中国社区医师(医学专业);2011年25期
6 林体锋;薛圣游;卓文渊;施长春;;前房内注射地塞米松在白内障手术中的应用[J];中国药物与临床;2011年08期
7 张一航;;地塞米松在小儿炎性喉阻塞中的应用[J];齐齐哈尔医学院学报;2011年07期
8 张弈;;国内布地奈德比较地塞米松吸入治疗小儿急性喉炎的Meta分析[J];华西医学;2011年07期
9 章凯;罗毅;;下鼻甲注射地塞米松对变应性鼻炎患者血清IFN-γ、IL-4含量的影响[J];中国医药科学;2011年13期
10 刘鹏利;范西惠;练状;;地塞米松、庆大霉素注射与石膏固定治疗耳郭假性囊肿临床比较[J];中国社区医师(医学专业);2011年18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蒋学范;苏立众;王俊波;;地塞米松治疗突发性聋疗效观察[A];2007浙江省耳鼻咽喉—头颈外科学术会议论文汇编[C];2007年
2 王康;王艳玲;高立新;李新民;李明铭;;地塞米松玻璃体腔注射对血视网膜屏障通透性及血管内皮生长因子的影响[A];中华医学会第十二届全国眼科学术大会论文汇编[C];2007年
3 王柏川;叶剑;;晶状体上皮细胞异常分化在激素性白内障后囊下混浊形成中的作用[A];中华医学会第十二届全国眼科学术大会论文汇编[C];2007年
4 张峰伟;;无环鸟苷联合地塞米松治疗基质性单疱病毒性角膜炎的疗效观察[A];2006年浙江省眼科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6年
5 卓业鸿;侯飞;魏雁涛;李亮;王莉娜;葛坚;;地塞米松对人眼小梁细胞连接蛋白表达的影响研究[A];中华医学会第十二届全国眼科学术大会论文汇编[C];2007年
6 任基浩;卢永德;王耀文;殷团芳;谢鼎华;孙霞玲;伍伟景;胡彬雅;唐月英;;鼓室灌注地塞米松治疗难治性突发性感音神经性聋临床分析[A];中华医学会第十次全国耳鼻咽喉-头颈外科学术会议论文汇编(上)[C];2007年
7 孙静;;地塞米松对人眼小梁细胞RhoGDI和RhoA蛋白表达的影响[A];中华医学会第十二届全国眼科学术大会论文汇编[C];2007年
8 卓业鸿;侯飞;王莉娜;黄亚琳;葛坚;;地塞米松对人眼小梁细胞连接蛋白表达和细胞骨架的影响研究[A];中华医学会第十二届全国眼科学术大会论文汇编[C];2007年
9 吴娟;刘钢;朱玲;;中西医结合治疗急性扁桃体炎临床观察[A];中华中医药学会耳鼻喉科分会第十六次全国学术交流会论文摘要[C];2010年
10 王升;许淑云;;地塞米松引起股骨梗死[A];中国眼底病论坛·全国眼底病专题学术研讨会论文汇编[C];2008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记者 王雪飞;扁桃腺切除患儿应避免使用地塞米松[N];健康报;2008年
2 湖南 张永香;急性扁桃体炎的家庭护理[N];家庭医生报;2009年
3 曹慕班;急性扁桃体炎保健常识知多少[N];医药养生保健报;2006年
4 李宏慧;扁桃体炎应早治[N];家庭医生报;2008年
5 宋海涛;急性扁桃体炎须用抗生素[N];农村医药报(汉);2007年
6 李国昀;地塞米松辅治小儿化脓性扁桃体炎高热的利弊分析[N];农村医药报(汉);2006年
7 刘国信;扁桃体经常发炎怎么办?[N];中国中医药报;2008年
8 江春;扁桃体结核之假象[N];医药经济报;2007年
9 羊天成;幼儿经常发生扁桃体炎怎么办[N];卫生与生活报;2008年
10 张颖;急性扁桃体炎诊断过程中需注意的问题[N];农村医药报(汉);2006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佘文煜;实验性变应性鼻炎鼻黏膜组织重塑的特点及地塞米松和普仑司特的影响[D];吉林大学;2006年
2 刘宏建;计算机模拟地塞米松在内耳药物动力学与内耳显微结构三维重建的实验研究[D];郑州大学;2004年
3 李勤;角膜溃疡胶原降解机制的研究[D];吉林大学;2007年
4 张军富;急性损伤对鼠视网膜谷氨酰胺合成酶的影响及地塞米松干预的实验研究[D];青岛大学;2007年
5 刘娅;新型载药电极对耳蜗影响的实验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08年
6 杨琳红;人鼻粘膜上皮细胞HIF-1α,VEGF的表达及其意义[D];吉林大学;2008年
7 姜宏;TPCA-1对脂多糖诱导的角膜基质成纤维细胞作用及其机制的研究[D];吉林大学;2009年
8 陈钢;经圆窗治疗内耳疾病的地塞米松耳腔给药系统的研究[D];四川大学;2006年
9 王柏川;激素性白内障发病机制的实验研究[D];第三军医大学;2008年
10 章征;α-黑色素细胞刺激素在动物晶状体摘除术后的抗炎研究[D];浙江大学;2006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苗娟;地塞米松对体外培养的晶状体上皮细胞水通道蛋白-1表达的影响[D];华中科技大学;2006年
2 王剑锋;联合应用地塞米松及丝裂霉素对后发障防治作用的实验研究[D];安徽医科大学;2005年
3 刘芳;地塞米松对深低温冻存角膜浸润细胞的影响研究[D];大连医科大学;2006年
4 贾代杰;地塞米松联合透明质酸鼓室灌注豚鼠内耳药动学研究[D];郑州大学;2007年
5 唐月英;地塞米松和地塞米松—透明质酸圆窗灌注对豚鼠圆窗膜形态学的影响研究[D];中南大学;2007年
6 曾宪霖;豚鼠耳蜗缺血再灌注损伤中一氧化氮合酶异构体表达的研究[D];福建医科大学;2005年
7 陈晓冬;地塞米松对玻璃体积血兔视网膜病理变化及HO-1表达的影响[D];昆明医学院;2009年
8 刘银平;血管内皮细胞生长抑制因子151重组腺病毒联合地塞米松防治角膜移植排斥反应的实验研究[D];第二军医大学;2005年
9 赵智华;地塞米松对初发型进行期翼状胬肉中肥大细胞和胶原纤维的影响[D];河北医科大学;2005年
10 许海波;水通道蛋白1、4、5在实验性变应性鼻炎鼻粘膜中的表达和意义[D];福建医科大学;2007年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