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洛克:踩进丽江的皮鞋(1)

 镇勇 2015-05-29

洛克:踩进丽江的皮鞋(1

洛克是在丽江生活时间最长的外国人,他先后在丽江居住了27年。他初到丽江的真实身份也是一个“植物猎人”,他的首要任务是在横断山脉一带采集动植物标本。

丽江是一如既往的游人如织。随便上网搜索“丽江”,各种论坛、博客、微博上又是一如既往的感慨万千,仿佛没有踏上丽江就枉来人世走一遭。丽江成为热门旅游景点为国人趋之若鹜还是上世纪90年代以后的事情,可是早在上世纪二三十年代,有关丽江的影像与描述就已经见诸于美国《国家地理》之类有影响力的杂志之上了。1933年英国小说家詹姆斯·希尔顿(James Hilton)小说《消失的地平线》成为当时的最畅销书并获得英国著名的霍桑登文学奖;1937年,意大利电影导演弗兰克·卡普拉把此书拍成电影;1955年顾彼得的《被遗忘的王国》在英国出版。一时间西方世界卷起了一股丽江热潮,丽江成为了人们心中的“香格里拉”——“世外桃源”。最初为世界掀起丽江神秘面纱的正是一个叫约瑟夫·洛克的美国人。

洛克:其实我是个植物猎人

有心的游客去到丽江,也许会顺道去到玉龙雪山南麓的雪嵩村,纳西人叫巫鲁肯村(意为银山脚下的村子),那座普通的纳西庭院正是洛克的故居,当年的美国国家地理学会中国云南探险队总部。

约瑟夫·洛克(Joseph Rock18841962),美籍奥地利植物学家、植物分类学家、地理学家、语言学家、摄影家、和人类学家。洛克并不是最早到达丽江的外国人,自鸦片战争以后,动植物资源丰富的中国西南边疆成了西方探险家的“乐园”。此前已有众多“植物猎人”来玉龙雪山大肆采集植物标本,如法国人特拉佛、杜各洛、叔里欧、孟培伊,英国人弗瑞斯特、金登、爱德华、安德烈,奥地利人韩马吉,美国人喜纳特等。但洛克却是在丽江生活时间最长的外国人,他先后在丽江居住了27年。他初到丽江的真实身份也是一个“植物猎人”,他的首要任务是在横断山脉一带采集动植物标本,当时洛克的这些活动均服务于美国的三个权威机构:美国国家农业部、美国国家地理协会和美国哈佛大学植物研究所。

1922年,洛克被派往缅甸,收集一种叫大风种的可以治愈麻风病的植物,预期在麻风病开始弥漫的欧洲和美洲种植。在马帮的带领下,他经由缅甸进入中国云南,这个漂泊半世的洋人,自从开始眺望到玉龙雪山的那一刻就已经放下了傲慢的姿态。那一天他做出了人生最为重要的决定:他要在玉龙雪山脚下寻一片栖息地。

在丽江,玉龙雪山朴素地欢迎洛克,他想去哪里就去哪里,当地没有人阻拦,人们只是对这个人好奇,看他发了疯似的搜集植物标本。村民们会跑到洛克晾晒植物标本的庭院中,观望洋人洛克的小世界:满地的植物已经风干,它们是杜鹃、山茶、冷杉、棠梨树、海棠、泡花树、鞭莲、山茱萸、枸子、山蚂蝗……人们并不想知道他采集那些草叶和昆虫干什么用,植物对于那些山民来说原是平常之物,所以洛克一开始在他们眼里是个疯子、异类。

这个“疯子”很快成为了纳西人的朋友甚至救命恩人,因为他经常为村民免费提供治疗,还让心腹助手李士臣钻研医疗技术义务为村民们服务。在洛克故居陈列馆里,至今还摆放着当年洛克带来的各种美式器具:9种牙科医疗用具,22种木工工具,医用刀、钳子、划刀、药盘、理发剪、单管猎枪等等。后来洛克外出考察,出发时全体雪嵩村人都跑来送行,这一隆重的送别仪式表明洛克已是一位“巫鲁肯人”了。

每次外出探险,洛克都要在当地人中组织一个78人的探险队伍,有卫士、厨师、赶马人,他始终充当着这支探险队的灵魂人物:“我要引领这支队伍进入西部越来越远的仙境之中去,我要让全世界通过我采撷的植物标本看到中国边疆的植物王国;我要通过照相机拍下的照片,让全世界看到仙人居住的地方。我不过是从美国进入这个地区的探险家和研究植物的使者。我从来不迷恋战争,也不想卷入战争之中去。”

在探险途中遇到土匪是很正常的,只是遇上洛克的土匪都会悻悻而去,当他们用尖刀挑开了大大的布袋,看到的都装满了植物的标本,他们不相信一个洋人会装着这些毫无价值的东西上路,于是,他们挑开了所有的布袋。最后,他们开始大声地恼怒地嚷道:“这个洋人是疯子,这个洋人是疯子。”

凭着洛克的这份疯狂与执着,很快他就收集了60000件植物标本、1600件鸟类标本和60件哺乳动物标本。洛克将这些种子邮寄回了美国,经培育后的3700袋种子分送给北美、欧洲、亚洲的植物学和园艺机构。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