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皇帝的私房钱有多少

 自作自受的人生 2015-05-29
皇帝的私房钱有多少
  
  泪痕春雨
  
  在说到如何解决帝国经济问题时,所谓的忠臣总是一副不变的腔调。那就是,您的私房钱有很多,为什么不拿出一部分,暂时充当赈灾、发饷的费用呢?
  
  皇帝一听这话,通常当时就没话了!
  
  官员们一看皇帝,在个问题上终于理屈词穷了,就更是得理不让人了。总而言之,以后皇帝只要敢拿现实的经济问题责难他们。他们就是先扯淡,然后请求皇帝拿出私房钱来。这样闹的回数多了,人们再说起帝国的财政危机时,自然会觉得,帝国财政危机,就是出在皇帝的私房钱上。
  
  好像明帝国的一切问题,就是因为皇帝不愿意拿出私房钱造成的;好像帝国的一切问题,都可以通过皇帝拿出私房钱来解决。
  
  其实呢?
  
  让皇帝把皇宫里的钱财拿出来,解决帝国的财政危机。用冠冕堂皇的道理去说,这种建议一点错也没有。问题是,从现实的角度去说,这就叫扯淡!
  
  因为,现在绝不只是皇宫里的金银财宝多的是,那些大贵族、大太监、大官员、有头脸的缙绅、大地主、大商人家里,谁的家里不是金银财宝多的是。甚至就是东林党的大佬家里,谁不是金银财宝多的是?
  
  我无意用这种观点,为皇帝不愿意拿出私房钱辩护。我只是说,皇帝的表现,与那些成天装逼的官员,并没有本质区别。
  
  就好像从冠冕堂皇的理论去说,贵族、大太监、大官僚、大地主、大商人、有头有脸的缙绅,都是帝国的既得利益者,如果帝国灭亡了,大家的根本利益都会受到损伤。这些人家里都靠白色、灰色、黑色收入,堆积了大量的财富,现在老百姓因为吃不饱饭四处造反,士兵因为得不到饷银,四处闹事,大家都应该拿出钱来,帮助国家渡过这种危机啊!否则,最后李自成进了北京城,或是满清鞑子进了北京城,我看你们还怎么办?
  
  问题是,无论东林党,还是阉党余孽,谁曾号召大家这样做过?谁曾带头这样做过?
  
  更主要的是,如果有人敢提出这种建议,无论是东林党,还是阉党余孽,都会恨得想灭掉他。因为,这实在等于怂恿皇帝,到人们家里抢钱啊!
  
  事实上,后来真有人提出了这种建议。[注]于是整个帝国政府当时就炸了窝,东林一系的钱士升更是激动的大呼小叫,好象这种论调出现,真是国将不国了;好象不把这种妖言惑众的家伙抓进牢里、或是砍了头,那帝国就会要大乱了。因为,这种观点,就是公然鼓动皇帝,到人们家里抢钱啊!
  
  面对官僚这种激动的情绪,皇帝也不敢支持这种歪理邪说。
  
  最后,大奸臣温体仁认为,这种说法,虽然是歪理邪说,但是考虑到言者无罪,所以我们不应该追究建言者的罪行。但是,东林党的代表人物钱士升一听,当时就急了,因为一个人发表这种歪理邪说,还能逍遥法外,大明帝国还能有前途吗?所以,必须得严惩这个胡言乱语的家伙。
  
  但是,无奈皇帝一心偏袒大奸臣温体仁,所以钱士升为代表的正义的呼声,自然没有结果。对此,钱士升更是完全失态了,总而言之,如果不严惩这个发表歪理邪说的狂徒,我就不当官!因为,当官不为民作主,哪如回家卖白薯呢?
  
  无奈皇帝是昏君,又一心信任大奸臣温体仁。钱士升这种正义的呼声,不但没有结果。相反,钱士升却把自己的官丢了。
  
  于是,那个怂恿皇帝从大家手里抢钱的狂徒,竟然没有坐监狱。
  
  人通常总是这样的,不涉及自己的利益,什么大道理也明白;问题是,一涉及自己的利益,马上就是另一回事了。
  
  官员们总希望皇帝从家里拿出钱来,支援国家建设;问题是,当有人建议官员们都拿出私房钱,支援国家建设时。他们与皇帝的反应,那是一个德性?总而言之,我的钱全是合法收入,我的钱也不够花。问题是,除了幼儿园的小朋友,谁信他们这种鬼话呢?
  
  我无意用这些内容,证明崇祯皇帝不拿出私房钱的作法正确。我只想说,那只是人之常情。他虽然值得非议,但是如果把帝国的灭亡归于这种原因上,那不过是把历史当童话看罢了。
  
  更主要的是,皇帝的私房钱,到底有多少。这并不是秘密。因为,皇帝年收入达到一百万两白银,这绝不是一个小数目。这样一大笔钱的运行(每年进账多少,每年支出多少,剩余多少),它肯定需要一个专业的财务管理机构去执行,换而言之,这一切都是有帐可查的。虽然官员不可能有权查皇帝的账,但是皇帝也绝对无法让这些财务内容,成为无人知晓的秘密。
  
  最为关键的还在于,政府在制订皇帝年收入时,肯定也有相关的预算。换而言之,这应该与维持皇宫奢华的生活相适应。换而言之,皇帝的私房钱,绝没有人们想像中那样多。
  
  据说,在明帝国灭亡后,李自成从皇宫内搜出3700万两白银(更有一种说法是3700万锭)。这种说法的真实性,应该是非常低的。因为,这样一大笔银子,那是需要一个专业的财务机构去管理,绝不是皇帝私人可以藏住的。最简单而言,这样一大堆银子,放到库房,也得需要许多库房存储,库房总得有众多人专门管理吧。这种事,应该不会成为一个谁也无法知道的秘密。而且面对这种事实,皇帝也绝不敢睁着眼睛说瞎话的。因为,官僚集团很容易找到相关证据的。
  
  当然了,皇宫里没有大量的白银,并不证明皇宫里没有大量的财富。因为,就是用最简单的常识去推论,我们也可以知道,皇宫里肯定有无数的珍宝。
  
  从冠冕堂皇的理论去说,皇帝应该把皇宫里的珍宝都拿出来拯救帝国。因为,如果帝国灭亡了,皇宫里的珍宝都会成为敌人的战利品。但是,我们实在无法想象,有一个皇帝会这样做事。
  
  更主要的是,大家在劝皇帝拿私人财产拯救帝国时,也绝不会劝皇帝,把皇宫里的珍宝拿出来变卖。因为,这种建议是带有革命性质的。说得简单点,如果为了充实国库,皇帝都拿出皇宫里的珍宝变卖白银;权贵也好、大臣也好,他们应该如何办呢?皇帝为了充实国库,自己在家里,带头砸锅卖铁换钱;这种事得到大家认可,皇帝明天到谁家砸锅卖铁,谁也没有理由拒绝了。总而言之,为了国家、民族,大家只能舍小家成就大家了。
  
  所以呢,且不说皇帝本人就不想这样做,就算皇帝想这样做,也会惹得大家非议之声四起,因为,一个皇帝装穷装到这个份上,你也太能装了吧?
  
  因为,皇宫里的白银,多的数也数不清,你随便拉出几十马车、几百马车(一马车拉十万两白银;三五十马车,就可以拉个三五百万两白银;如果拉出三五百马车,就可以拉出三五千万两白银),不就什么事也有了吗?现在大家让你出点银子,你竟然拿出皇宫的珍宝变卖,你这是做给谁看?少你妈的装穷吧!
  
  问题是,皇宫的现银子,就正常的推论,能有几百万两,也是非常了不起了。这自然不是一个小数字,但是,它相对于整个帝国的运行而言,并不是什么大数目,至少指望这笔银子挽救帝国,那纯粹就是异想天开的事。
  
  因为,帝国的财政缺口,是每年近千万两白银(甚至远远超过了千万两白银)的缺口。而皇帝一年的合法收入,也就一百多万两白银,结余就更不用说了。换而言之,这个财政缺口,绝不是皇帝的私房钱可能堵住的。
  
  皇帝的私房钱,之所以后来会被传得神乎其神,是因为这是官僚集团用于堵皇帝嘴的一种最佳策略。如果把相关的账目,整得太明白了,就无法达到这种效果了。
  
  换而言之,君子喻义、小人喻利;身为皇帝,你天天拿钱来烦我们,这就是你不对了。当然了,如果你喜欢说钱,咱们就说说你的私房钱。
  
  问题是,皇帝怎么能说不钱呢?最起码而言,军队天天欠饷,这个问题总得解决吧!现在帝国乱成一锅粥了,军队如果突然停止了运转,帝国当时就有灭亡的危险。在这种背景下,不加税,还能怎么办?
  
  当然了,官员们已成了习惯性的回答,那就是请皇帝拿出一部分私房钱来应应急。皇帝一听官员这种话,当时就没话了。因为,有一个事实,是谁也无法否定的,那就是皇宫里肯定堆着数不尽的金银财宝;因为二三百年的积累,皇宫里的珍宝自然多的去了。如果皇帝说皇宫里没钱,谁信呢?
  
  崇祯一直拒绝拿私房钱,主要原因大约是,皇帝也是挣工资的。年薪多少呢?大约是一百多万两白银。从理论上,皇宫的开销只能支配这笔钱。说得通俗点,皇帝想花钱,只能花自己的工资,绝不能从国库随便支出。
  
  把国库与皇帝的私人库房分开,主要是为了约束皇帝。一切是显然的,如果皇帝没有自己的私人库房,而是从国库支取自己所需要的白银,那皇帝就很难养成自律的习惯,而且政府也很难约束皇帝的挥霍。
  
  皇帝有自己的私人库房,其实就意味着,政府一年拨给皇帝的开销是固定的,所以皇帝必须得学会有计划的花钱;否则,一味大手大脚,到了年底就可能没钱花了。在这种背景下,皇帝如果会过日子(节省,或是能搞外快),就会积攒出一些私房钱的。
  
  因为,国库并没有给皇帝私人消费买单的义务,所以皇帝如果想从国库提钱,政府官员可以明正言顺的拒绝他。这也就是三大殿失火后,万历皇帝想重建三大殿,必须得想办法私自筹钱,却不能随便从国库提钱的主要原因。当然了,万历皇帝虽然没有因此从国库拿钱,却因为滥用权力私自筹钱(收矿税),也让外界各种压力折腾得快精神崩溃了。
  
  从理论上,皇帝的权力是无限的。但是,在现实的运作中,显然不是这样的。
  
  虽然,皇帝一门心思的捞外快,一门心思的从国库提钱,官员们并无法阻止。问题是,皇帝这样做,会损伤自己的形象,也会损伤自己的权力。
  
  因为,皇帝从国库提钱,或是滥用权力捞外快;本身就证明他昏晕,更主要的是,这会成为官员们推脱责任的借口。
  
  如果皇帝从国库提钱,那皇帝督促官员工作时,官员就有了逃避责任的好理由。因为官员会说,因为皇帝从国库提走一大笔钱,所以政府的相关工作,都因为缺钱而无法展开。进入中央国库的银子,一年也就是四百万两白银,皇帝一下就抽走几十万两白银,中央财政能不发生危机吗?
  
  如果皇帝滥用权力捞外快,也会发生这样的结果,因为官员的工作没有完成时,自然会说,因为皇帝滥用权力捞外快,影响了政府的正常经济秩序。比如,万历用十多年时间,收了五百多万两白银的矿税;但是据官员所说,它对国家造成的经济损失,那少说也有五六千万两白银,往多了说,那就是五六亿两白银了。既然皇帝滥用权力对国家造成了这样巨大的损失,那官员以后再出现了失职行为,皇帝还怎么追究?因为,皇帝滥收费,让帝国直接、间接损失达到了几亿两白银,帝国财政机器能正常运行吗?
  
  我们可以想象,皇帝通常不会把自己置于这样被动的位置;这就好像一个高层管理者,绝不会轻易把自己置于这种被动位置一样。
  
  我们觉得,许多皇帝通常不会顾忌这种事的。问题是,一个皇帝只要有着正常的智商,就绝对会顾忌这种事的。因为,这会让他在的名誉受损,更会让他在后面的管理上,陷入绝对的被动。
  
  所以,在实际操作上,皇帝并没有无限的权力。因为现实的利益博弈,是无数人共同参与的。从理论上,皇帝的权力是无限的,但是在现实的运作中,会有许多力量约束皇帝的行为。
  
  而崇祯希望自己会成为一个优秀的皇帝。所以,他在钱财方面,应该是非常自律的。换而言之,崇祯皇帝从来也没有伸手拿过国库的钱,更没有想办法捞过外快。从这层意义上,崇祯已作的已够好了。
  
  在这种背景下,崇祯皇帝的意思,那是非常明显的。因为,皇宫内有很多钱,那是不假。但是,那都是皇帝的合法收入。而且皇帝的合法收入,表面上很多。但是,考虑到皇宫内开销也很大,一年也未必有多少结余。想用这笔钱解决帝国的财政危机,本身就是不现实的。
  
  [注]无何,武生李琎请括江南富户,报名输官,行首实籍没之法.士升恶之,拟旨下刑部提问,帝不许,同官温体仁遂改轻拟.士升曰:"此乱本也,当以去就争之.《明史、钱士升传》
  
  作者:探索求真
  
  崇祯皇帝状况可能还没有先生想的那么好吧
  
  彭孙贻在《平寇志》中说“(大顺军)其所得金,大约侯门十之三,宦寺十之三,百官十之二,商贾十之二,共七千万两。宫中久已如洗,怀宗减膳、布衣,酒扈器具之金银者尽充军饷,内帑无数万之藏。贼淫刑所得,扬言获之大内,识者恨之。”
  
  谈迁《国榷》说:“所掠输共七千万。大约勋戚、宦寺十之三,百官、商贾十之二。先帝减膳撤悬,布衣蔬食,铜锡器具尽归军输,城破之日,内帑无数万金。贼淫掠既富,扬言皆得之大内,识者恨之。
  
  毛奇龄在《后鉴录》中也说:“(大顺军)进拷索银七千万两,侯家什三,阉人什四,官什二,估商什一,余宫中内帑金银器具以及鼎耳门环钿丝装嵌,剔剥殆遍,不及十万。贼声言得自内帑,恶拷索名也。
  
  从这些记载可以看出李自成确实从北京城内掠得7千多万两的白银,但这些白银全部是出于拷掠富商、勋戚、官僚、宦官而来,大概比例是侯门贵族30%,宦官太监30%,所有的官员大臣20%,商人20%,加起来正好是百分之百,没有一点是出于皇宫内帑的,或者至少可以说内帑在其中占据的比例少到可以忽略不计!那皇宫内帑中金银的绝对数量有多少呢,一致的说法是内帑无数万之藏!崇祯皇帝自己省吃减用,吃的少,穿的差,甚至把皇宫里“酒扈器具之金银者”都拿去变卖充作军饷,实际上,根据其他资料,崇祯变卖的不仅仅是那些酒扈器具,还包括皇宫内储存的人参等物品,如李清《三垣笔记》中记载“上忧国用不足,发万历中所储辽参出外贸易,予时市其中者,上有征也,色坚而味永,与他参迥异。……闻此番贸参,获可数万金”
  
  连皇宫里过去收藏的人参都拿出来变卖供给国家使用了,算是卖得了几万两的银子。当皇帝或者当国家首脑能穷到这样的地步,把日常生活用品拿出来变卖补贴国用,看来皇帝是真没钱了!
  
  至于内库3700万两或3700万锭,锭皆五百两白银应该出自《明季北略》“贼拘银匠数百人,凡所掠金银,俱倾成大砖,以骡马骆驼驮往陕西。旧有镇库金,积年不用者,三千七百万锭,锭皆五百两,镌有永乐字,每驮二锭,不用包裹。”。这种记载的荒谬性是一目了然的。如果真是“三千七百万锭,锭皆五百两”,那就是180亿两,不知道现在全世界的白银加起来有没有这么多?实际上这条记载本身就被《明季北略》的作者所否定,在该资料的同一条目中,《明季北略》作者明确指出:‘果有如此多金(指三千七百万锭),(则)须骡马一千八百五十万(头)方可载之,即循环交负,亦非计月可毕,则知斯言未可信也。’明明是被原作者否定了的假材料只是由于郭沫若等学者为了政治目的大势传播的结果。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