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排毒饮食,养肝护肝】为先! 排毒饮食 1、排毒饮食第一名:动物血 动物血有鸡、鸭、鹅、猪血等,以猪血为佳。我国传统医学认为,猪血有利肠通便、清除肠垢之功效。现代医学证实,猪血中的血浆蛋白经过人体胃酸和消化液中的酶分解后,能产生一种解毒和润肠的物质,可与入侵肠道的粉尘、有害金属发生化学反应,使其成为不易被人体吸收的废物而排泄掉,有除尘、清肠、通便的作用,做成汤喝,能清除体内污染。 2、排毒饮食第二名:鲜果汁和鲜菜汁 鲜果汁和不经煮炒的鲜菜汁是人体内的“清洁剂”,能解除体内堆积的毒素和废物。当一定量的鲜果汁或鲜菜汁进入人体消化系统后,便会使血液呈碱性,将积聚在细胞中的毒素溶解,再经过排泄系统排出体外。 3、排毒饮食第三名:绿豆汤 绿豆性寒凉,可清热解毒祛火,是我国广大地区夏秋天的饮用佳品,常饮用则能帮助排泄体内的毒素,促进机体正常代谢。绿豆在中医学中是常常用来解多种食物或药物中毒的一味中药,在日常饮食中应多吃些绿豆汤、绿豆粥、绿豆芽。 4、排毒饮食第四名:菌类食物 菌类食物特别是黑木耳,有清洁血液和解毒的功能。蘑菇能帮助排泄体内毒素,促进机体的正常代谢。 5、排毒饮食第五名:海藻类食物 海藻类食物有海带、紫菜等,由于其成分中的胶质能促使体内放射物质随同大便排出体外,故可减少放射性疾病的发生。 6、排毒饮食第六名:茶叶 茶叶的解毒作用,早在《神农本草经》中就有记载。现代医学认为,茶叶具有加快体内有毒物质排泄的作用,这与其所含茶多酚、多糖和维生素C的综合作用是分不开的。 7、排毒饮食第七名:无花果 无花果为水果中之佳品,富含有机酸和多种酶,具有开胃养律、健脾止泻、润肠助胃、消化滋养、消肿止痛,除肠虫等功效,可用来医治消化不良、便秘、咽喉肿痛、干咳无痰及慢性痢疾、痔疮等病。近年来世界各国医学研究发现,它至少对胃癌、肝癌、肠癌、食道癌、膀胱癌等13种癌病有明显的疗效,消除或缩小率达55%,在日本用它治疗冠心病也获得显著效果。特别是它所含的超氧化物歧化酶可以防止人体衰老,让人延年益寿。食用鲜果能使肠道各种有害物质被吸附,然后排出,净化肠道,促进有益菌类的增殖,起到抑制血糖上升、维持正常胆固醇含量、迅速排出有毒物质等作用。 8、排毒饮食第八名:胡萝卜 胡萝卜也是有效的解毒食物。不仅含有丰富的胡萝卜素,食后能增加人体维生素A,而且含有大量的果胶,这种物质与汞结合,能有效地降低血液中汞离子的浓度,加速体内汞离子的排除。 养肝护肝法则 【多饮水】 初春寒冷干燥易缺水,多喝水可补充体液,增强血液循环,促进新陈代谢,多喝水还有利于消化吸收和排除废物,减少代谢产物和毒素对肝脏的损害。 【少饮酒】 初春时节,寒气较盛,少量饮酒有利于通经、活血、化淤和肝脏阳气之升发。但不能贪杯过量,因为肝脏代谢酒精的能力是有限的,多饮必伤肝!其他时间禁酒,包括菠萝啤也不要喝。 【注意饮食】 饮食清淡、高蛋白、少油腻、低糖食物,尽量少吃辛辣食品,多吃新鲜蔬菜、水果;不暴饮暴食或饥饱不匀。多吃一些富含维生素A的食物,如:胡萝卜、金针菜、动物肝脏、青蒜、空心菜等;多吃一些富含维生素B1的食物:如豆芽、豌豆、花生、全麦等;多供给菠菜,圆白菜,菜花,花生油等富含维生素K的食物。 参考: 1、大豆及豆制品含有丰富的蛋白质、钙、铁、磷、维生素B、中等量脂肪及少量碳水化合物对肝脏修复非常有益。 2、海鲜类,例如白带鱼、黄鱼、银鱼、及甲壳类如牡蛎、蟹等,能增强免疫功能,修复破坏的组织细胞、不受病毒侵犯。但烹调要得当否则会食物中毒,蒸煮应在100度加热半小时以上。若对海鲜过敏则忌食,可多食香菇、银耳、海带、紫菜等。 3、西瓜有清热解毒、除烦止渴、利尿降压之用,富含大量糖、维生素及蛋白酶等。蛋白酶可把不溶性蛋白质转化为可溶性蛋白质。 4、含钾丰富的食物:海带、米糠及麦麸、杏仁果、澄、葡萄干、香蕉、李子、瓜子。 5、可食动物的肝、瘦肉、鱼虾、鸡鸭、蛋类等高蛋白、适量脂肪的饮食。 6、新鲜的蔬菜、水果及金针菜、大枣、芝麻、山楂等。 7、绿茶对肝脏有好处,有抗凝、防止血小板黏附聚集,减轻白细胞下降和活血化瘀作用。但饮茶应适时适量,清晨可泡一杯不宜太浓,每天茶水总量不超过1000~1500毫升。在饭前一小时暂停以免茶水冲淡胃酸,防碍食物吸收。 【心情舒畅】 由于肝喜疏恶郁,故生气发怒易导致肝脏气血淤滞不畅而成疾。首先要学会制怒,尽力做到心平气和、乐观开朗,使肝火熄灭。 【适量运动】 在春季开展适合时令的户外活动,如散步、踏青、打球、打太极拳等,既能使人体气血通畅,促进吐故纳新,强身健体,又可怡情养肝,达到护肝保健的目的。 【服饰宽松】 宽松衣带,披散头发,形体得以舒展,气血不致淤积。肝血顺畅,身体必然强健。 【按时休息】 每天八小时睡眠,按时休息,不熬夜。 俗话说:“一年之计在于春。”春季是体质投资的最佳时节。人体内的五脏与四季相应,肝气旺于春季,所以只有保持肝脏旺盛的生理机制,才能适应自然界生机勃发的变化。那么,春天怎么来养肝呢? 春季养肝以食为先。要注意全面营养,宜多吃富含蛋白质、维生素的食物,少食动物脂肪性食物。按时就餐,消化功能差时采取少食多餐的方法,保证营养的摄入。 鸡肝味甘而温,补血养肝,较其他动物肝脏补肝的作用更强,且可温胃,为食补养肝之佳品。具体用法是:取新鲜鸡肝3只,大米100克,煮成粥服食。可治中老年人肝血不足、食欲不佳、眼睛干涩或流眼泪等症。 鸭血性平,营养丰富,可养肝血且辅治贫血,是保肝最佳食品之一。具体用法是:取鸭血100克,鲫鱼100克,白米100克,同煮成粥服食,可养肝血。 醋味酸而入肝,具有平肝散瘀、解表抑菌等作用。具体用法是:每日可食醋40毫升,加温水冲淡后饮服。也可用食醋泡鸡蛋或黄豆食用,对中老年人肝阳偏亢的高血压患者疗效颇佳。 菠菜具有滋阴抑燥、舒肝养血等作用,如做汤加上动物血,对肝气不舒有辅助治疗作用。 初春时节,寒气较盛,肝阳难以开发,如能少量饮些酒,则可利用其活血的作用,使肝中阳气升发。 如何一眼看出肝是否健康 舌头看肝最简单 正常舌头呈淡红色。如果在舌头两边出现了比淡红还深的红,说明肝热,或者有肝火。 按压五个穴位就能养肝? 1、阳陵泉是上阳胆经的合穴,肝胆相照,因此用手点按这个穴位,有利于肝胆的疏泄功能,疏肝利胆,行气止痛。 ![]() 2、角孙穴、风池穴和太阳穴等3大穴位是头上的“撒气穴”。按压这些穴位能起到明目醒脑、舒缓疲劳、焦虑的养生保健作用,可治疗头痛,眩晕等病症。有些人在按摩完角孙穴后会打嗝,说明按摩养生起到了一定的作用,这个穴位对于着急生气后两肋胀痛、乳房胀痛的人更有益。 ![]() 3、膻中穴和肩井穴是胸肩部的2个“撒气穴”。前者(位于两乳之间)有宁心神、除闷的养生作用。按摩时用大拇指腹稍用力揉压穴位,每次揉压5秒,休息3秒。生气时往下捋100下,可以顺气,对岔气也有很好的养生作用。 用拳头敲打肩井穴可缓解颈疲劳、使大脑供血充足、治疗头痛。按摩肩井穴位还可以改善乳房胀痛、乳腺增生、乳腺炎。 ![]() 4、太冲穴和足三里是下肢的2个“撒气穴”。按摩太冲穴对爱发火和忧郁的人都有舒缓作用,尤其对高血压、头痛、乳房胀痛、月经不调等患者具有良好的治疗养生功效。如果配合着按摩足三里,在舒肝理气的同时,还对便秘、腹泻和胃病等疾病有所改善。 ![]() 5、 行间穴和大敦穴是脚上的2个“撒气穴”。“行间穴”在大脚趾和二脚趾缝上。它是一个火穴,肝属木,木生火,如果您肝火太旺,就泻其心火。而“行间穴”就是一个泻心火的穴位。春天肝火盛,会导致牙痛、腮帮子肿、口腔溃疡、鼻出血、舌尖长泡等症,这表明火已经从肝经进入到心经,多揉“行间穴”,就可以把心火从这里散出去了。 大敦穴是肝经的第一个穴位,它在大脚趾内侧的趾甲缝旁边。“敦”是厚的意思,“大敦”就是特别厚。大敦穴又是一 个井穴,“井”是源头的意思。在脚拇趾趾甲边际最靠第二趾之外有“大敦”穴。“大敦穴”可以按摩,也可以艾炙,能达到清肝明目之功效,可使您头脑清晰,神清气爽。 ![]()
黄芪可以补脾养肝,当归可以补血、养血而且活血,二者一配伍,气血双补。 鲤鱼是凉性的,吃了不会上火。
补脾养肝药膳
当归黄芪鲤鱼汤 黄芪30克 黄色入脾 味偏甘、甜 补脾就养肝 补气升阳 提高机体免疫
当归15克 味偏辛 滋阴补血养血活血润肠 先泡30~60分钟 60分钟为宜 姜片10克
味辛 辛甘相配 葱段 适量最少三大片 去腥温胃散寒 鲤鱼 凉性 制作步骤:
|
|